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47520
赖氨匹林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1999年第12期
     作者:王娟娟 王岸新

    单位:

    王娟娟 东北电力中心医院,辽宁沈阳110015;王岸新 沈阳中捷友谊厂职工医院,辽宁沈阳110043)

    关键词:

    探讨赖氨匹林对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探讨赖氨匹林对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并与呱替啶比较,以期寻找一种适合癌症第二,第三级止痛治疗的非阿片类药物。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按WHO“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进行第二,第三级药物治疗的患者30例(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0~73岁,体重42~68kg,其中食管癌7例,胃癌8例,肾癌2例,肝癌6例,结肠癌7例,对照组30例(B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2岁,食管癌8例,胃癌7例,肾癌3例,肝癌5例。将0.9g赖氨匹林和50mg哌替啶分别溶解稀释成3mg的无色水溶液,待患者主诉疼痛时,随机取药肌注,专人观察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副作用,以给药起效后至患者主诉疼痛,需再次给药的时间作为镇痛持续时间,用视觉模似标尺评分法(VAS)进行效果评定。

    2 结果

    见表1和表2。从表1可看出A组起效时间明显晚于B组,但A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从表2可看出,给药后5min、10min、15min、20min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30min以后,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

    表1 A、B两组起效与持续时间比较(15例xx1.gif (881 bytes)±s)

    组别

    起效时间(min)

    持续时间(min)

    A

    18.2±6.1*

    316.2±96.1*

    B

    6.3±2.2

    175.2±61.5

    *与B组比较,P<0.05

    表2 A、B两组镇痛效果(VAS评分)(15例,xx1.gif (881 bytes)±s)

    组别

    给药前

    给药时间(min)

    给药后5

    10

    15

    20

    30

    A

    9.2±0.5

    9.2±0.6

    8.8±1.2

    7.4±0.8

    5.2±2.90

    2.2±2.1

    B

    9.1±0.4

    7.6±1.2

    6.2±1.1

    5.4±2.6

    4.1±2.2

    1.9±1.1

    与B组比较,P<0.05

    3 讨论

    赖氨匹林作为乙酰水杨酸与赖氨酸的复合盐,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镇痛药,由于其水溶性大,可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乙酰水杨酸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阻断全身组织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降低神经末梢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而起作用。同时也减弱了缓激肽的致痛效应。当肿瘤生长仅侵犯浆膜、骨髓、肌筋膜、关节囊时,该处的神经末梢被前列腺素致敏,疼痛有时可单用解热镇痛药控制,本实验把赖氨匹林试用于癌症病人,并与作为三级止痛药的哌替啶比较,除了起效较慢外,具有镇痛时间长,且无药物成瘾性,依赖性及呼吸抑制之虑。

    通过本实验研究比较,赖氨匹林能有效用于癌痛病人的二、三级止痛,具有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少的优点。

    [收稿日期]1999-08-1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