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47584
预防创伤性马蹄足畸形牵引支架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1999年第12期
     作者:崔海文 崔树科 王立新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6000

    关键词:创伤;马蹄足畸形;预防性支架

    现代康复/991232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创伤性马蹄足畸形的方法。方法:观察近5年来收治类似患者9例,5例按常规治疗,4例应用自行设计的牵引支架治疗。结果:常规治疗5例均有不同程度足下垂畸形,牵引支架治疗无1例发生足下垂畸形。结论:该牵引支架可有效预防创伤性马蹄足畸形。

    [中图分类号]R68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496(1999)12-1477-02
, 百拇医药
    小腿、踝部严重的损伤,在修复中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肌肉纤维化、肌力不均衡、关节囊挛缩等因素常导致足不同程度的马蹄畸形。我院自1993年12月~1998年1月共收治小腿重度肌肉挫灭伤9例。发生马蹄足畸形5例,这些畸形虽可通过肌腱延长和三关节楔形截骨来矫正,但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再次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为了防止畸形的发生,我院自行设计了胫骨结节—跖骨头牵引固定架,来预防畸形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3年12月~1998年1月共收治小腿严重创伤9例,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9~45岁,平均年龄28.6岁;9例中8例为小腿中下部损伤,1例膝至踝部皮肤脱套伤;7例皮肤撕脱或潜行剥脱超过小腿总面积1/2,软组织1/3~2/3离断,其余肌肉重度挫伤,仅肌腱、神经血管相连,伴有挫伤或部分栓塞,胫腓骨粉碎或多段骨折,1例胫骨上段骨折合并胫前动脉挫伤栓塞,胫前肌坏死,1例踝关节周围大面积皮肤撕脱伤,软组织缺损,内外踝开放骨折。按Gustilo分类均属ⅢA、ⅢB型[1]。Ⅰ型、Ⅱ型软组织损伤较轻,及ⅢC型损伤需截肢或血管修复者均未统计在内。1997年1月前的5例患者术后应用石膏托固定,后4例患者应用牵引固定治疗。
, 百拇医药
    1.2 牵引固定架设计本牵引架两端各为两片带孔可调牵引弓组成,中间为滑动螺杆,根据足部宽窄适当调节牵引弓,螺栓固定。依小腿长度及踝关节角度调节牵引滑动螺杆,螺帽固定之。使用简捷方便,如图1所示。

    图1 牵引固定架

    1.3 方法 4例病人均在腰麻或局麻下进行,软组织修复后用直径2.0mm克氏针,先行胫骨结节牵引,1例因膝下皮肤有撕脱行股骨髁上牵引,跖骨头牵引选直径2.0mm克氏针,进针点在足内侧第1跖骨头下方0.5~1cm处,目测保持牵引针与足底及胫骨结节牵引针平行。手摇钻钻入。出针点一般在第5跖骨头处。根据足部宽窄,安装牵引弓后,用手掌托于足底使踝关节处于中立位,调节螺杆长度螺帽固定。4例病人无1例发生足趾动脉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每日用75%酒精点滴针眼数次,无1例发生针道感染。

, 百拇医药     牵引固定时间为4~6周,目的是肉芽组织充填替代伤部组织,创面愈合后即可拔出牵引,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

    2 结果

    石膏固定治疗的5例患者均留有不同程度的足下垂畸形,步态跛形,影响行走。牵引治疗的4例患者随访最长1.5年,最短半年,无1例发生足下垂畸形,3例踝关节活动正常或接近正常。1例踝关节活动受限,但无畸形,步态基本正常,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3 讨论

    小腿及足部的严重损伤,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足跖屈肌力较背侧为强、肌力不均衡、足重力作用、疼痛等因素,难以避免足长期处于下垂位。骨筋膜室综合征,这些损伤可导致缺血性肌炎发生,局部主要病理表现是肌肉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坏死组织逐渐为纤维组织所代替,并可侵袭和绞窄残留的尚有生命力的肌肉和神经,产生特有肢体畸形和麻痹[2]。Ellis对366例成人胫骨骨折愈后观察1~6年[3]。结论是,胫骨骨折之后并发缺血性挛缩可导致足马蹄内翻畸形。
, 百拇医药
    为了防止畸形的发生,以往常用石膏固定,开窗的管型石膏往往因开窗范围大,石膏易断裂;腿部的严重肿胀,往往需把石膏拆除或松解,减退了外固定的作用;石膏内如有压迫,不易观察,而且更换敷料时需拆开石膏,足的中立位则难以维持,反复的过程亦是足逐渐下垂的过程,最终导致足下垂固定畸形的发生。为此,我们设计胫骨结节—跖骨头牵引固定,防止了畸形的发生。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这些损伤术后往往渗出多,换药次数多,应用牵引后无需石膏托固定,局部通气改善,引流更加通畅。渗出液不易聚集,减少了感染的发生。特别利于局部护理和换药操作。踝关节为一持重关节,周围韧带多而无强大肌肉,活动度不如其它持重关节,但稳定性极为重要,若无畸形或疼痛,仍可步行及从事各种劳动[4]。应用这种牵引,虽不能避免踝关节的僵直,但在治疗过程中,使踝关节始终处于中立位,创面的修复,纤维组织增生加固了踝关节的稳定性。拆除牵引后由于踝关节处于中立位,更加利于功能锻炼。即使有部分活动度丧失,也益于足部功能最大发挥。这种牵引固定可靠,并可随时调节踝关节角度,且不影响膝、跖、趾关节的活动。有利于这些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牵引固定后,由于创伤肌力失衡,足趾常处于跖屈位,为了防止足趾屈曲畸形的发生,应经常主动、被动进行活动,利于后期功能的康复。
, http://www.100md.com
    我们设计应用这种牵引预防性治疗小腿严重创伤引起足下垂畸形,国内未见报道。疗效可靠,操作简便易行,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作用。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望同道们共同进一步探讨、改进。

    作者简介:崔海文(1964-),山西省长治市人,学士学位,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蒋协远.胫骨干开放骨折的现代治疗及文献复习[J].创伤骨科学报,1997,3.187

    [2]过邦辅,杨庆铭,张言凤,等.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1991,1091

    [3]过邦辅,杨庆铭,张言凤,等.下肢创伤性紊乱,见: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1991,1092

    [4]毛宾尧.小腿及足部手术,见:足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625

    [收稿日期]1999-07-08[修回日期]1999-10-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