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52624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12期
     作者:许能贵 马勤耘 朱舜丽 陈全珠 焦 洁

    单位:许能贵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405;马勤耘 朱舜丽 陈全珠 焦 洁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8

    关键词:电针;局灶性脑缺血;单胺类神经递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1221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选用凝团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在局灶性缺血区(脑皮质)和非缺血区(脑干)的NE、DA和5-HT在造模致缺血60min后和电针督脉经穴“百会”、“大椎”10min后的含量变化。结果:脑缺血后在大鼠缺血区(脑皮质)出现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显著降低,以DA、5-HT下降最为明显(P<0.01),NE也有显著下降(P<0.05)。而在脑缺血加电针组,则发现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均有非常显著的回升(P<0.01)。在非缺血区(脑干),造模致脑缺血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给予电针后,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结论:电针可升高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纠正脑缺血后中枢单胺类递质的代谢紊乱,从而保护脑缺血性损害。
, http://www.100md.com
    中图分类号:R2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标号:1006-3250(1999)12-0064-03

    现已发现[1],中枢神经系统有数十种神经递质,认识比较清楚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有三种:多巴胺(Da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5-羟色胺(serotonin,5-HT)。目前对脑血管病的神经生化学研究发现,这三种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本实验选用凝闭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脑皮质(局灶性缺血后)和脑干(非缺血区)NE、DA和5-HT在造模致血60min后和电针“督脉”经穴10min后的含量变化,进一步探讨单胺类神经递质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和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选用Wistar大鼠25只,体重200g~300g,雌雄不限,由我所标准动物房提供。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n=5),缺血组(n=10)和缺血加电针组(n=10)。用10%水合氯醛溶液按400mg/kg的量进行腹腔麻醉,然后右上取侧卧位固定,沿耳眼连结中点切开皮肤,分离颞肌,暴露颞骨做一骨窗,轻抬脑,暴露大鼠中动脉,用烧红的不锈丝轻轻接触大脑中动脉,使之凝闭。缺血组为凝闭大脑中动脉后60min;对照组为假手术,只做手术暴露大脑中动脉,不予凝闭;缺血加电针组是致缺血的方法同缺血组,然后再给予电针10min。电针穴位选用督脉经“百会”、“大椎”两项。其定位参照大鼠常用的针灸穴位[2],“大椎”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间,背部正中;“百分”在顶骨正中。电针应用我所研制的PCE-A型程控电针仪,5-10次/s,疏密波、强度以大鼠轻度抖动为度,时间为10min。

    按各组的时间和要求,将大鼠断头处死,迅速取出全脑,分离各脑区(皮质部右额顶叶部分皮质,约相当于半球的前1/3部分,脑干部取全脑干),立即冷冻,然后参照何美霞等方法[3],用正丁醇、庚烷匀浆分离后提取,及用日本岛津-MPF-4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来测定NE、DA和5-HT的含量。
, http://www.100md.com
    结果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在缺血区(皮质部)都出现单胺类神经递质较假手术组的含量降低,以DA、5-HT下降最为明显(P<0.01),NE也有明显下降(P<0.05)。而在缺血加电针组中,则发现均有非常明显著电针高(P<0.01)。在非缺血区(脑干)造模后单胺类神经递质无明显变化(P>0.05),但给予电针10min后,则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见表1)。

    表1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E、DA、5-HT含量的影响(x±s),μmol/g,wt) 组 别

    n

    NE

    DA

    5-HT

    皮质
, http://www.100md.com
    脑干

    皮质

    脑干

    皮质

    脑干

    假手术对照组

    5

    0.714±0.214

    1.961±0.318

    0.849±0.191

    2.037±0.226

    0.675±0.118

, 百拇医药     1.002±0.093

    缺血组

    10

    0.518±0.085*

    1.751±0.299

    0.580±0.081**

    1.953±0.170**

    0.519±0.073**

    0.918±0.159

    缺血+电针组

    10
, 百拇医药
    0.693±0.069ΔΔ

    2.101±0.232ΔΔ

    0.776±0.126ΔΔ

    2.247±0.210ΔΔ

    0.612±0.057ΔΔ

    1.127±0.173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与缺血组比较:ΔP<0.05,ΔΔP<0.01。讨论

    脑血管疾病时,由于脑血流量的变化代谢障碍,使得在突触间联络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的含量也发生紊乱。众多的实验表明[1],在脑缺血期,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含量降低,认为含量降低的原因是受损伤的神经轴索或神经末梢突触对单胺类递质的贮存和摄取功能减弱或丧失,大量的神经递质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和脑实质中,并向血管周围弥散,故脑中的含量下降。随着脑内微量透析技术的应用,对脑缺血后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有人利用这一技术[5],发现缺血后海马细胞间液中的NE增加18倍,纹状体细胞外液中DA的含量也明显增多,从而间接地证明了对脑缺血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下降解释的合理性。
, 百拇医药
    我们的结果与多数报道相似,大鼠在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区(皮质部)的NE、DA和5-HT的含量均降低,而在非缺血区(脑干部)则含量变化不明显。给予电针刺激10min后,则发现在缺血区,可使NE、DA和5-HT非常明显地上升直至接近正常水平。表明电针可升高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纠正脑缺血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从而保护脑缺血性损害,这与我们过去的研究工作[6]电针可改善脑血流量,降低脑水肿,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相吻合。我们在实验中还发现,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非缺血区(脑干)部位NE、DA和5-HT的含量无明显改变,但电针10min后,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过去在针刺镇痛研究中有过结果相一致的类似报道[5],但在本实验中,这一结果是否有利于促进保护脑缺血性损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不管怎样,作为一种针刺治疗或调整的效应来讲,应该是有积极作用的。

    参考文献

    [1] 张昱.神经递质和脑卒中.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7,4(2):128.
, http://www.100md.com
    [2] 林文注主编.实验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86.

    [3] 何美霞,可君,李志刚.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31(1):113.

    [4] 张志坚,慕容慎行,林新霖,等.大鼠脑缺血后各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福建医学院学报,1995,29(1):7-9.

    [5] 韩济生主编.神经科学纲要.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839.

    [6] 许能贵,许冠荪,钟平,等.电针督脉经穴对急性脑缺血大鼠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影响.针刺研究,1996,21(3):20.

    (收稿日期 1999—04—12 修回日期 1999—08—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