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52638
试论中医自然疗法的理论依据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12期
     作者:王茹燕

    单位: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安徽合肥 230038

    关键词:中医自然疗法;理论依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1201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1999)12-0064-03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绿色科学”的研究,而中医自然疗法正是绿色科学在医学上的最好体现。其治疗疾病是以调动整个机体的自身调节功能为主,注重提高人体自身抗病康复能力和自然防卫功能,最独特的优点就是药物取之于自然、疗法(如针灸、推拿、气功等)适应人体自然特点。中医自然疗法虽然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其所发挥的长处和优势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被一些医药发达的西方国家所承认和采纳。下面就以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对其作一探析。
, 百拇医药
    1 整体观念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可表述为:“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强调对人体的整体状态进行观察和调控,探求人体的某些深层规律。某种意义上,其根本特性和现代系统论十分相似。人作为迄今已知的最高级、最复杂的系统,其系统质的存在形式和具体内容是非常复杂的。如人的意识现象和精神活动、社会属性和社会行为,对环境因素的适应、利用、改造以及人身整体水平的各种生命活动等都是高级水平的系统质。而中医自然疗法治疗疾病的过程正是对人体整体状态进行调理的过程,针灸的“行气”、气功的“入静”、“调气”和“调神”,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方剂的君臣佐使和七情和合的相互作用等都是从整体水平上形成特有功效来调理人的系统质。如炙甘草汤治疗心率失常便是一例。从单味分析看,作为主要药物的炙甘草、生地等并无特异的抗心律失常之功效,而复方却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可见其治疗作用是取复方系统质的功能属性,而非其单味药物之性能。临床上常用的“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内病外治”、“滋水涵木”、“培土生金”等治法也均是整体观念这一思想的具体应用。近年来西方医学也开始注意人的整体性,逐步建立起整体观念,这对癌症、疑难杂症的治疗无疑具有启发意义。癌症的发生与细胞的生长有关,而细胞的生长又受到整体环境的制约,从整体环境的改变来研究癌症发病机理,从改变病变状态下的整体环境入手研究癌症的治疗,很可能是治疗癌症最为简单而又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 百拇医药
    2 治病求本

    疾病是一个正邪斗争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内部的矛盾往往错综复杂,疾病处于“动”态过程,临床表现有真有假,出现的症状常常是零碎、不完整,且缺乏系统性,这就要求医者必须善于在动静变化中正确审时度势,准确掌握病机,明辨真假寒热,分清标本虚实,这样才能利于立法、选方、遣药,达到治病求本之目的。

    中医自然疗法对脾肾十分重视,对其功能有特殊的认识,被称为先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一切精微物质都依靠脾之供给,故称“后天之本”;肾主藏精,内寓元阴元阳,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巳的整个生命活动,故称“先天之本”。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人体自然防卫系统的功能。临床上,无论外感或内伤以及其他疾病的治疗,都非常强调顾护脾胃,用药中病即止,千万不可过剂,以免损伤脾胃。对于大病或慢性痼疾,脾胃之气的盛衰往往关系到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例如《伤寒论》中之“除中”即为胃气垂绝的反常表现,虽能食亦预后不良。至于肾气的盛衰,则关系到人身的各个脏腑,如肾阴阳失调时,就会导致其他脏的阴阳失调;反之,其他脏的疾病,日久也必然累及于肾,耗伤肾中精气,即所谓“穷必及肾”。若属大病或久病,如果肾气衰败,则预后不良。因此,不论治病、养生都必须要固其先后天之本。
, 百拇医药
    3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一个根本观点,其内容的主要之点是:“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等。“天人相应”观的立足点很高,眼界很宽,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科学知识,在《内经》时代就已确立为一项原理性内容。中医自然疗法正是在“天人相应”这一重要学术思想的指导下,治疗上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因时制宜”就是指要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并给合病机来考虑临床用药原则。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患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李东垣提出的“夏不用青龙,冬不用白虎”也鉴于此。目前,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问题的突出,与之相关的大病、新病发病率迅速上升,“天人相应”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作为现代医学的新分支——环境医学、气象医学、时间医学和心理医学等纷纷兴起,逐步建立起与中医学相一致的“天人相应”观,并由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认为许多疾病不是由细菌、病毒和理化因素所引起的,而是源于有害的社会、心理因素。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结合五行和藏象学说,构成“形神合一”的整体观。认为一个健康的机体是形、神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结果。张景岳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并根据五行相克原理产生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五志相胜”疗法,即所谓以情调情、以情胜情的疗法。如《儒门事亲》中记载道:“张子和治一富家妇,因思虑过度两年不得寐,无药可疗。脉之两手俱缓,此脾受邪也,脾主思故也。乃以怒激之,多取其助,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妇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如是其脉得平。”心理治病是中医自然疗法的独特之处,在探讨心理因素与疾病关系时,强调注重增强个体社会心理的适应和承受能力,运用劝说开导、破疑解惑、顺情从欲,习以平惊、澄心静志、以意导引等方法改变病人的各种焦虑心理状态,调整异常情志变化,以收到比针药更快更好的效果。
, 百拇医药
    4 重防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关于“治未病”的思想和实践,中医学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如《金匮要略》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难经.十四难》曰:“损其肝者缓其中”,所谓“缓中”即是以甘味补脾,以防肝病乘脾。又如温热病,胃阴耗伤的病人,病情进一步发展,多伤及肾阴,据此叶天士提出了“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疗原则,在甘寒养阴的方药中,加入咸寒滋肾的药物,以防肾阴耗伤。故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可见中医自然疗法很早就重视疾病的预防,并强调人在未病之先,就应注意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按万物生长收藏的规律进行养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在练气功时,就应注意在春夏季节宜练静功,并行“搅海吞津法”或“存冰雪法”以滋阴养阳,使肝气不致内衰,心气不致内洞。在秋冬季节宜练动功,行“闭气发热法”或“存思火热法”以阳养阴,使肺气不致焦满,肾气不致沉。另外,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名、利、世俗等影响,故不少养生家根据中医学“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为危”;“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的理论,强调形神共养,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如流传下来的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养生法,虽以活动四肢、锻炼形体为主,但在练形的同时也不忘调养神息,即所谓“以意领气,以气运身”,通过调神,意气相随,使内在气血充沛,脏腑活动正常,从而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 http://www.100md.com
    5 辨证食疗

    中医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大量的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应用意义。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食疗正是在这种以阴阳平衡为核心的整体观学说指导下,采用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的方法,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失调现象复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损其有余”,主要是针对阴或阳偏盛有余的病证而言。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食疗以“热者寒之”为法,选用芦根粥、石膏粥等方清泻其阳;阴寒内盛的寒实证,食疗则以“寒者热之”为法,选用椒面粥、干姜粥等方温散其阴。而“补其不足”,主要运用于阴或阳偏衰不足的病证。如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食疗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选用二冬膏、玉竹粥等方滋阴以制阳;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食疗则“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选用鹿角胶粥、附片炖狗肉等方补阳以制阴。如此药食同源,药借食味,食借药力,两者互补,相得益彰,乃是中医自然疗法的一大特色。辨证食疗是中医食疗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它以所辨的“证”为前提和依据,按不同“证”的需要分别配制不同的膳食,是中医辨证施治在食疗中的具体应用。临床上由于同一种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而不同的病又会表现出相同的证。故辨证食疗又相应地有“同病异食”和“异病同食”两种不同的方法。以痢疾病为例,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的体质不同,或疾病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故所表现的证不同。属脾胃湿热者,应食马齿饮、马齿粥清热利湿;属寒湿困脾者,应食姜蒜红糖汤、藿香菖蒲粥温化寒湿;属脾胃虚弱者,应食白术猪肚粥、益脾饼益气健脾。值得注意的是辨证食疗与因人、因时、因地食疗密切相关,在明辨“证”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季节气候、地理环境、个人体质、年龄性别等不同状况,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组方施膳,才能达到辨证食疗的目的。
, http://www.100md.com
    6 辨质治疗

    《灵枢.卫气失常》曰:“人之肥瘦、大小、寒温,有老壮少小。”在临床辨证中,掌握人体的各种体质特征,对于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如《灵枢.五变》:“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一定程度上个体体质结构决定了疾病发生的易感性和趋向性,如临床上常见的肥人多痰湿,善病中风;瘦人多火,易得痨嗽;老年人因肾气衰,故多病痰饮咳喘等等。中医学还认识到,体质因素不仅在疾病的发生上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决定着疾病的性质和病理过程。如《医宗金鉴》说:“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临床上同样感受寒邪,有的人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太阳表证,有的人一开始就呈现不发热,但恶寒、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沉细的三阴证,原因就在于前者平素体质尚强,正气御邪于肌表,而后者则阳气素虚,正不胜邪,以致邪陷三阴。同样,感受温邪之后,若其人阳热素盛,邪热极易化燥伤阴,内传营血,很快出现高热、神昏、抽搐、发斑、舌降等证候。反之,若平素阳热不旺,其病变过程就会迥然不同。另一方面,即使是不同的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往往出现相同或类似的病理机转和临床类型,如高血压和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两种疾病,但有些患者由于平素都是阴虚体质,故均可出现眩晕、耳鸣、舌红少津、脉弦细等阴亏肝风内动之证。上述例子归结起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疾病的性质和病变过程往往取决于患病机体的体质特征。因此,体质与“证”关系密切,“证”常随体质为转移,体质是产生“证”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所谓“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中医特有的体质学说为依据的,是临床辨证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医诊疗疾病的特点所在。在治病和养生中,中医自然疗法重视个体差异和个体病质,强调“因人制宜”进行“辨质治疗”。高血压和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由于病人都是阴虚体质,表现的临床证侯、病机基本相同,因此治法也大体一致,均可用滋阴息风法获效。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因患者的体质不同所表现的临床类型有别,所以治法也有差异,有的宜清热化痰,有的宜养阴润肺,有的宜温补脾肾。慢性支气管炎的冬病夏治法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体质,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对瘀血证体质也可以通过服用活血化瘀药物,将瘀血消除,使体质调整到相对和调状态,以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症、动脉硬化症、心肌梗塞症以及脑卒中等与血瘀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因此,中医自然疗法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体质,这是现代医学所不具备的特色。

    7 结束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中医自然疗法治疗疾病是调整整个人体状态的治疗过程,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发挥的作用不仅融入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医药发达国家的承认和采纳,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中医自然疗法要向更高层次发展,还必须加强其理论研究力度,拓宽临床应用范围,使之成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新学科。

    作者简介:王茹燕(1963-)女,安徽中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 1999—06—21 修回日期 1999—09—1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