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肝脏》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06869
酒精性肝病与胆汁淤积
http://www.100md.com 《肝脏》 2000年第1期
     作者:范建高 徐正婕

    单位:20008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关键词:

    肝脏000116 酒精性肝病患者常出现临床或组织学胆汁淤积的表现。

    一、酒精诱导胆汁淤积的机制

    酒精对胆汁分泌的影响至今尚无定论,可因摄入酒精的浓度和时间不同而分别表现为胆汁分泌增加或减少。既往认为,酒精相关性胆汁淤积可能与肝细胞肿胀、肝内胆汁基团受压或胆小管通透性增加有关。近来研究发现,酒精通过抑制肝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改变质膜的组成和流动性,从而影响跨膜离子梯度和电位差,导致肝细胞Na+依赖性胆盐摄取过程受损,进而破坏胆汁的正常分泌。

    已知微管是细胞内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胞内囊胞运动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酒精可使微管聚合减少、结构改变,其机制可能为微管蛋白与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有很强的亲和力,两者一旦结合则使微管的组成和功能受损。此外,酒精还可减少微管相关运动酶依赖性的胞内囊胞运动。通过抑制微管的功能可显著减少实验大鼠胆汁中脂质含量,但胆汁酸的分泌和胆汁流变化并不明显。

    二、酒精性肝病的胆汁酸浓度变化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初级胆汁酸(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浓度常显著升高,其原因可能为肝脏摄取胆汁酸减少,并且血清胆汁酸浓度与酒精性肝病病理学进程的相关性优于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但其与组织学胆汁淤积的相关性尚未肯定。在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胆汁酸浓度更可能与血清胆红素浓度和肝炎组织学活动指数而非组织学胆汁淤积的程度密切相关。相反,多数研究显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胆汁中次级胆汁酸(如脱氧胆酸)浓度明显下降,这可能与肠道菌群7α-脱羟酶活性降低有关。胆汁淤积时高浓度的内源性胆汁酸,尤其是鹅去氧胆酸等二羟胆酸对肝脏有毒性作用,而熊去氧胆酸则可减轻其肝毒性,并可改善患者预后。……

    收稿日期:2000-01-3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