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新知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08103
耳前瘘管88例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新知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姜春秋 刘元清

    单位:姜春秋(湖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耳鼻喉科 武汉 430071); 刘元清(湖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耳鼻喉科 武汉 430071)

    关键词:

    医学新知杂志000130 耳前瘘管(Preauricular fistul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尽管一般情况下无需处理,但部分患者因反复继发感染或感染蔓延到外耳道及耳后,易误诊为急性乳突炎或其他并发症,故不可轻视。现将耳前瘘管88例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8例耳前瘘管均为我院住院手术治疗患者,其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平均18±4.5(2~47)岁,以学生(46.40%)多见。复发少者1次,多者达30次。发病部位中,耳屏间切迹15例(17.05%),耳轮脚前60例(68.18%),耳轮脚13例(14.77%);右侧41例(46.59%),左侧32例(36.36%),双侧15例(17.05%)。在88例中18例合并感染曾作过切排手术,2例有家族遗传史,1例同胞姊妹2人患瘘管,1例母子两人患瘘管。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率为局部稀薄白色分泌物52例(59.09%),局部肿痛64例(72.72%),局部脓肿30例(34.09%),瘢痕19例(21.59%)。

    2 讨论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廓形成过程中第一鳃弓和第二鳃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沟封闭不全所致,多发生在耳轮脚前。由于出生后就存在着一个狭小的盲端细管,加上青少年卫生意识和抵抗力较差,一旦瘘口进入水、污垢、病菌等极易引起感染。如果反复感染或形成瘢痕,将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爱美需求,故及时、合理的手术治疗是必要的。如本组除1例无症状要求手术外,其余87例均有反复发作和不同程度感染史,局部形成脓肿和瘢痕分别为30例(34.09%)和19例(21.59%),均经手术取得良好效果。其体会如下:①术者应根据患者局部情况,考虑好手术时机、切口的大小、方向和部位,并对预期效果应有所估计,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顺着瘘口局部皮纹做小梭形切口,并以0/3号或0号丝线缝合等;②瘘管脓肿形成期,宜顺着脓肿形成处低位经皮纹方向切排引流,以便与后期手术根治时的切口保持一致;③对瘘管与软骨粘连者,在切除软骨同时不可姑息,应彻底切除干净,缝合时注意保持耳廓形状,必要时作“Z”型缝合;④对经常感染者,应先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控制后再进行瘘管根治术为宜。本组除1例系急性炎症期手术外,其余均按此法处理,效果良好;⑤对少数局部瘢痕较重者,因手术切除后创面大而不能直接无张力缝合时,可考虑游离皮瓣移植术,以达到皮色一致的效果。

    作者简介:姜春秋,女,50岁,副主任医师;武汉,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430071)

    参考文献:

    1 宋儒耀, 方彰林. 美容整形外科. 增订版.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3. 328

    2 黄选兆主编. 耳鼻咽喉科学. 第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326

    收稿日期:1999-05-2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