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北京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08801
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血浆胃动素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北京医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刘剑锋 韩翠华 梁延杰 胡家露 张忠兵

    单位:刘剑锋(北京解放军307医院核医学科 邮政编码100037);韩翠华(北京解放军304医院放免科);梁延杰(北京解放军304医院放免科);胡家露(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张忠兵(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北京医学000119 胃动素主要由胃肠粘膜的m0细胞分泌,通过引发胃和小肠近端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IMMC)第Ⅲ相,诱发胃和小肠强烈收缩并向远端传播,促进胃肠排空。糖尿病胃肠病则胃肠蠕动减慢,排空延迟,目前尚未有简单易行的手段来确诊。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糖尿病和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血浆胃动素的水平,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对象和方法

, 百拇医药     一、研究对象

    1.糖尿病患者54例,按WHO标准诊断。根据有无胃肠病分:①糖尿病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10岁,病程1~14年。1型糖尿病(IDDM)2例,2型糖尿病(NIDDM)24例。②糖尿病性胃肠病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平均年龄61±10岁,病程2~16年。IDDM 4例,NIDDM 24例。胃肠症状主要为:上腹部不适18例(64%),腹胀20例(71%),便秘22例(79%),间断呕吐2例(7%),间断腹泻2例(7%),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3例(11%),两种以上症状共同出现者23例(82%),确诊糖尿病5年内出现上述症状者6例(21%),5年以上者22例(79%)。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生化、B超或胃镜检查除外胃肠、肝、胆、胰疾病。

    2.对照组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4±9岁,均为门诊健康体检者。

    二、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受试者测试前1周停服胃肠动力药,饮食标准按蛋白18%,脂肪20%,碳水化合物62%配给,继续服用降糖药物。所有测试者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置于预冷的10% Na2-EDTA 30μl加抑肽酶600KIU的试管中混匀,4℃离心,吸取血浆,SN-682型r计数器上计数CPM值,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求出各管胃动素含量。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放免中心提供,本方法非特异性结合率3%,零标准结合率31%,批内变异系数5.9%。

    三、统计学处理

    行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

    结 果

    空腹血浆胃动素(pg/ml):糖尿病组:386.03±183.33;糖尿病胃肠病组:519.94±230.75;正常对照组:255.00±84.50,尤以糖尿病性胃肠病组升高显著(P<0.01)。胃动素的波动与年龄、性别、血糖水平无关,但与糖尿病病程相关,直线相关分析显示:Y=277.91±25.8X,r=0.7414,P<0.01。
, http://www.100md.com
    讨 论

    1.糖尿病性胃肠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国内报道在30%左右,临床特点主要是胃肠张力下降,蠕动减慢,收缩力下降,排空延迟。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胃肠表现,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或加重,可有较长时间的自然缓解。一般认为糖尿病性胃肠病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有关。近年来发现,胃动素的升高与糖尿病所致的胃肠动力学改变相关,正常人胃排空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呈正相关,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者,胃排空与血浆胃动素呈负相关。Sami发现,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血浆胃动素明显升高,胃窦、十二指肠、空肠近端的IMMC第Ⅲ相都消失,这可能是由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使得胃动素通过胆碱能神经引发胃肠运动受阻。另外,糖尿病时胃动素的活性可能下降,降低了对胃肠平滑肌的直接作用。糖尿病性胃肠病血浆胃动素升高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有报道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所致的弛缓性胃扩张可刺激胃动素持续升高,给这些病人服用促进胃肠收缩的药物如胃复安等,可出现IMMC第Ⅲ相,使得胃动素水平下降。

    2.糖尿病无胃肠病合并症者,血浆胃动素的改变报道不一。我们的实验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较正常人有所增高,与年龄、性别、血糖无关,与糖尿病病程相关。血浆胃动素的升高可能预示着部分糖尿病者胃肠动力学改变,尽管病人尚未出现临床症状。■

    收稿日期:1998-04-22

    修改日期:1999-06-2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