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15846
肌注安热静引起过敏性休克2例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黄爱珍

    单位:黄爱珍(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人民医院,阳江 529500)

    关键词:

    广东医学院学报000168 文章编号:1005-4057(2000)01-0107-01▲

    在心脏空跳中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较接近生理的心肌保护方法。我院自1996年7月~1998年12月,在心脏跳动中进行心内直视手术5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5例,女27例,年龄5~46岁,体重8~57 kg。房间陋缺损28例,室间隔缺损17例,肺动脉瓣狭窄3例,左房粘液瘤、三尖瓣下移、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各1例。
, 百拇医药
    1.2 体外循环的方法与实施

    使用Sarns 8000型人工心肺机,鼓泡式氧合器,动脉微栓过滤器。转流前将预充液加温至32℃左右。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尽快调整好体内血容量平衡,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8~10.7 kPa之间。转流20 min后MAP仍低于5.3 kPa者用苯肾上腺素提升血压。当体外循环平衡后即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停跳液,在并行循环、心脏空跳状态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心内操作时控制鼻咽温在32~34℃之间,心内操作即将完成时开始复温,复温后根据尿量、血液稀释度应用速尿。心内操作完毕后停机,并将机余血从主动脉缓慢输入或回收从静脉输回体内。

    1.3 结果 转流时间13~72 min,平均37 min。转流中血气及电解质值均在正常范围,心跳维持良好。本组病例在心内操作完毕后均顺利停机,术毕返回ICU病房,41例不需用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11例仅需用小剂量(2~3 μ g/kg)多巴胺维持血压。术后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和神经系统等并发症。24 h内拔除气管插管。全组病人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是心脏外科最基本的手术方法。但低温给机体带来很多不利影响[1],阻断主动脉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使心脏手术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不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心肌能得到持续的氧合血灌注,几乎无缺血、缺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心脏空跳时呈高灌注、低负荷状态,心肌供血量比正常时高43%[2],其代谢耗氧量比正常时下降50%~70%[3],能维持较接近生理状态的有氧代谢、电解质及酸咸平衡。本组由于术中心脏不停跳,不需心脏复苏过程,心内操作完毕,心内排气后即可以开放腔静脉,停止体外循环,拔除心内插管,缩短心肺转流时间,使内环境紊乱减少到最低限度,获得良好的心肌和生理保护效果。

    在心脏空跳中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转流前将预充液加温至32℃左右,避免转流初期由于大量冷预充液进入体内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颤。(2)来自冠脉的回心血多,要加强心内吸引,这样势必造成血液成份破坏加重。为了减轻血液成份破坏,在心内吸引时尽量减少气血界面的接触。一旦发生血红蛋白尿应碱化尿液,加强利尿,以减轻肾脏的损害。(3)防止产生气栓。本组在转流中均采用高流量灌注,使主动脉根部形成高压区,切开的心脏与大气相通,心脏腔内压力始终低于主动脉内压力。这样心腔内血液表面上的气体就不会通过主动脉瓣口进入体内。(4)体外循环中要采用高流量灌注,以使心肌得到持续的氧合血灌注,保持心脏空跳时呈窦性心律,防止室颤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与低温心脏停跳法相比,心脏不停跳法的最大优点是手术中无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使心肌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主要缺点有:(1)术者从心脏停跳改到跳动下进行心内手术,需要有一个适应和提高操作技巧的过程。(2)不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心腔内回血多,手术野欠清晰。本法所涉及的有关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克服。■

    作者简介:丁景华,女,1963年12月出生,中专,护理师

    参考文献:

    [1]Lichenstein SV,Ashe KA,Dalati HE,et al.Warm heart surgery.J Thoracic Cardiovasc Surgery,1991,101(2):269

    [2]徐新根主编.体外循环和辅助环.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90~91

    [3]蔡用之主编.人造心脏瓣膜与瓣膜置换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3、240

    收稿日期:1999-04-01

    修稿日期:1999-10-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