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18217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QTc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2000年第1期
     作者:邹桂和

    单位:湖南省永州市人民医院二院 永州 425000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

    湖南医学000111【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421(2000)01-0025-02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由于局部心肌的供血中断,致心脏电生理改变,QTc离散度(QTcd)增加。而QTcd的改变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1]。本文旨在观察溶栓治疗对AMI时QTcd的影响及其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AMI共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60±5)岁,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2]。其中经溶栓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均符合溶栓条件[2,3],并按照“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溶栓[3],同时予吸氧、镇静、镇痛、扩冠、护心等常规治疗[2],溶栓后均有冠脉再通指征[3]。②对照组:予上述常规治疗[2],而不予溶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入院时,入院后24 h及出院时心电图QTcd及心律失常情况。同时,溶栓组另分析溶栓后2 h心电图。上述结果均排除药物及电解质影响。

    1.4 QTcd的计算

    1.4.1 T波终点的判定 T波下降支最陡峭处的切线与基线相交点;当T波下降支较直时,取T波回到基线的那一点;存在明显的U波时,取T波与U波之

    间的谷底;当U波与T波部分融合时作T波下降支的延长线,取延长线与基线的交点[1,4]
, 百拇医药
    1.4.2 QTcd的计算 用经过心率校正的QT间期即QTc进行计算:QTcd=QTc max-QTc min

    2 结果

    2.1 溶栓治疗对QTcd的影响 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QTcd的变化比较(x±s,ms) 组别

    时间

    QTc max

    QTc min

    QTcd

    治疗组

    入院时

    473.0±17.5
, 百拇医药
    390.4±19.3

    82.5±12.6

    溶栓后2 h

    438.5±28.3

    378.5±29.1

    60.0±11.7

    入院后24 h

    440.1±31.3

    378.6±27.5

    61.5±26.0

    出院时

    400.5±18.5
, 百拇医药
    361.4±16.3

    39.1±14.5

    对照组

    入院时

    470.0±18.6

    388.1±20.1

    80.9±16.5

    入院后24 h

    475.6±26.1

    390.1±23.9

    85.5±24.8

    出院时
, http://www.100md.com
    405.1±21.6

    356.6±19.7

    48.5±18.5

    入院时两组QTc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422,P>0.05);入院后24 h及出院时两组QTc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3.659,2.190,P分别<0.001和<0.05)。

    2.2 溶栓治疗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60例患者入院时有室性心律失常者19例(治疗组10例,对照组9例),QTcd为(88.5±16.7)ms;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1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21例),QTcd为(78.2±13.5)ms,两者QTc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548,P<0.05)。60例患者中QTcd>80 ms者40例,其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16例(40%);QTcd<80 ms者20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3例(15%)。两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85,P<0.05)。治疗组溶栓后QTcd降低,10例室性心律失常消失,而对照组9例室性心律失常未消失,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 百拇医药
    3 讨论

    QTcd反映心肌复极的非同步性。AMI时心肌缺血坏死,心脏复极的不同步性增加,表现在QTcd增加,且缺血区或梗死区的相应导联QT值最大,而非缺血区或非梗死区QT值最小,本文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4,5]。成功地溶栓后恢复心肌再灌注、减少了梗死面积,从而增加了心肌复极的同步性,使QTcd降低。

    正常人QTcd<50 ms[6]。在AMI时QTcd增加,且如前所述,QT最大值与最小值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存在易导致折返或触发活动的发生,即出现心律失常。成功地溶栓后QTcd降低,心肌复极更加同步,QT值的区域性差异降低,减少了折返及触发的可能,最终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本组结果显示,有室性心律失常者QTcd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而在不同的QTcd时,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溶栓前有心律失常者溶栓后QTcd降低,心律失常亦消失,而对照组心律失常不消失,说明QTcd与心律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溶栓对心律失常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此与文献报道一致[5,7,8]
, 百拇医药
    本文结果提示:AMI时QTcd增加且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成功地溶栓可降低QTcd,同时减少了心律失常的发生。观察AMI患者的QTcd的变化,对防治心律失常,防止心性猝死及预测其预后有帮助,它是临床上一个简单实用的指标。【作者简介】 邹桂和(1965~),男,湖南永州市人,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的诊治。

    【参 考 文 献】

    [1] 方 全,吴 宁.QT离散度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315

    [2] 陈灏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见:陈灏珠主编.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7-276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8
, 百拇医药
    [4] 张 洁.QT离散度[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7,24(1):3

    [5] 贾三庆,惠永明,李田昌,等.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相关血管再灌注对QTc离散度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5):374

    [6] 刘 艳,郭映春,马 奕,等.QT离散度的方法学及其正常参考值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266

    [7] 李为民,富 路,黄永麟,等.健康人和急性心肌梗塞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255

    [8] 杨顺裕,康巧真.急性心肌梗塞33例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6,12(2):109

    [9] 牛惠云,黄石生.QT离散度的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预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3):202

    【收稿日期】 1999-08-0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