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18228
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超声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2000年第1期
     作者:杨红琳 蒋晓光 田艾军

    单位: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长沙 410008

    关键词:肌瘤,子宫;超声检查;诊断显像

    湖南医学000144 【中图分类号】 R737.33;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421(2000)01-0070-01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本院1995~1998年收治子宫肌瘤638例,其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10例。本文通过对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超声图像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超声诊断的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发病年龄平均43(34~50)岁。临床症状:月经变化8例,其中经量增多8例,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4例;近期痛经3例,下腹胀痛5例,其中剧痛3例;合并急性阑尾炎1例,发热,白细胞增高4例。妇科检查:子宫变形、增大,瘤体质硬,压痛。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采用SSD-650型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5 MHz,受检者适当充盈膀胱后,经腹壁对子宫及宫旁进行纵切面,横切面和其它多切面观察,准确显示图像后,冻结图像,测量大小,必要时即时摄片记录图像。

    2 结果

    本组10例术后病理确诊为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病例中,超声诊断为变性7例,占70%,其中肌壁间肌瘤5例,粘膜下1例,浆膜下1例,声像图表现为肌瘤边界清,形态规则,有包膜,内以实质低回声为主,可见强光团、光点(7例),夹有不规则小液暗区(6例);内部回声强弱不一,分布不均,后方回声无改变,瘤体直径大于5 cm,最大为13 cm×11.5 cm×10 cm。有3例仅诊断为子宫肌瘤(占30%),其瘤体直径4~5 cm,超声显示为实质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其中1例为宫腔下段及宫颈管内的粘膜下肌瘤。

    3 讨论
, 百拇医药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是一种特殊的变性,又称子宫平滑肌渐进性坏死,多发生于妊娠期和产后[1]。但近来报道表明[2]:非孕期亦不应忽视子宫肌瘤红色变性

    的发生。其发生机理尚不清楚,目前有人认为[3]可能是瘤体大,肌瘤生长迅速,压迫假包膜内静脉或由于其它原因使静脉回流受阻,肌瘤发生缺血、梗死、瘀血、栓塞,进而发生水肿与渗血,最后导致薄壁的小动脉血管破裂出血及红细胞溶解。亦有人认为[4]红色变性是发生在透明变性的基础上,原发透明变性的肌瘤发生出血梗死所致。从本组病例可见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发生在瘤体较大(直径≥5 cm)的病例中,其声像图表现与肌瘤发生红色变性的范围有关,有梗死则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光点;缺血、坏死液化时表现为无回声,病检红色变性范围大小与声像图改变范围大小成正比。目前对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诊断主要依据较典型的临床特点和术后病理确诊。鉴于超声声像图仅仅是肌瘤组织物理界面和声学性质的反映,不具备确定病理性质的功能,若结合下腹痛、发热等临床表现,肌瘤瘤体直径≥5 cm,瘤体内均质回声有动态改变,超声检查对诊断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仍有较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 http://www.100md.com
    本组超声诊断仅为子宫肌瘤,未提示变性的病例中,病理检查均为局灶性红色变性,而超声表现则仅表现为肿块内部回声欠均匀,多由于病灶细小弥漫,无界面声阻差,未能被检出,说明变性的病程不同其声像图有不同的表现,若结合阴道B超,利用其探头频率高、离子宫近、干扰少的特点,可使<5 cm的肌瘤(特别是粘膜下肌瘤)的内部回声显示更加清晰而利于诊断。

    【作者简介】 杨红琳(1962~),女,湖南通道县人,医师,医学学士,主要从事临床超声诊断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龚新环.子宫病变的超声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6,12(2):118

    [2] 周 洁.子宫肌瘤红色变性10例报[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4,24(2):95

    [3] 刘家骝主编.妇科病理诊断[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149

    [4] 张凤英,井 水.子宫肌瘤红色变性10例[J].哈尔滨医药,1998,18(1):37

    【收稿日期】 1999-11-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