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21948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http://www.100md.com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薛原 叶德富 朱月永 康日辉 杨芳

    单位:薛原(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内科,福州 350005); 叶德富(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内科,福州 350005); 朱月永(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内科,福州 350005); 康日辉(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内科,福州 350005); 杨芳(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内科,福州 350005)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肿瘤坏死因子;血清学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000119

    中图分类号:R593.22; R7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35(2000)01-0056-02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笔者观察21例RA患者血清TNFα水平,并与退行性关节炎(OA)、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TNFα水平做一比较,同时对RA综合治疗患者血清TNFα水平变化做初步观察。
, http://www.100md.com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对照组 14例均为女性健康献血员,年龄29.4±5.2岁(22~38岁)。

    1.1.2 类风湿性关节炎组 21例,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40.2±8.7岁(20~62岁)。

    9例次采用RA的综合治疗,包括一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NSA1DS)或/和小剂量激素,二种慢作用药物(金诺芬、氨甲喋呤、柳氮磺胺吡啶、青霉胺和氯喹);有1例同时进行2次血浆置换术。治疗时间6~68周,平均22周。

    1.1.3 关节炎对照组 OA 9例,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52.3±12.6岁(38~67岁);AS 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18.1±4.3岁(14~27岁)。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专科门诊及住院病人,除外合并感染及其他疾病。
, 百拇医药
    1.2 检测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盒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公司提供。1995年起第1次就诊时或疗程结束后采血,24 h内分离血清,-20℃保存,集中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RA、OA和AS患者及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比较(附表)

    附表 三组患者及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 分 组

    n

    TNFα(ng/L)

    对照组

    14

, 百拇医药     109.07±9.07

    退行性关节炎

    9

    324.33±167.39*

    强直性脊柱炎

    8

    420.00±293.81*

    类风湿性关节炎

    21

    3122.95±2721.53*△#

    与对照组比较,*:P<0.01; 与退行性关节炎比较,△:P=0.001;与强直性脊柱炎相比,#:P<0.01.2.2 9例RA患者采用综合治疗,血清TNFα水平由治疗前的2768.44±2048.47 ng/L降至治疗后的1293.00±1065.50 ng/L,差异有显著性(P<0.01)。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笔者观察到RA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TNFα。Maini报道[1]关节炎滑膜的组化提示TNF α存在于滑膜的衬细胞层,特别是与分布在血管翳与软骨的连接处,TNFα的受体亦有类似的分布。TNF α在关节内有自分泌和旁分泌活性的潜能,TNFα能刺激人滑膜细胞产生胶原酶和前列腺素E2(PGE2),金属蛋白酶(MMP,可分解软骨基质)、NO等细胞损伤物,使软骨和骨溶解破坏吸收。局部产生的大量TNFα可释放进入血循环,可见TNFα参与了RA关节的关节滑膜炎发病机理。笔者还观察到RA患者血清TNFα水平大大高于OA和AS患者。

    本组9例次的RA患者采用综合治疗,血清TNFα水平在治疗后,随同期关节炎活动指数的改善而显著下降,提示RA综合治疗成效可体现在细胞因子水平升降上;血清TNF α水平的测定可用于临床疾病活动指标判断依据之一。笔者观察一例男性患者,49岁,确诊RA,入院时血清TNFα为7606.01 ng/L,经过2次血浆置换术后降至3899.22 ng/L,采用综合治疗,1年后又降至1332.15 ng/L,同期关节肿痛明显好转,增高的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也随之下降。
, 百拇医药
    鉴于TNF 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持续存在,以及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国外有人应用CA2-抗TNFα人鼠单抗治疗RA[2],应用于临床,治疗后病人血清MMP-1和MMP-2的水平下降,与C反应蛋白等下降一致[3],MRI动态观察软骨组织再吸收下降[4],为RA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基金项目: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94224)

    作者简介:薛 原,男,1965年7月生,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Maini BN,Brennun FM,Williams R,et al.TNF-alpha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prospects of anti-TNF therapy[J].Clin Exp Rheumatol,1993;11(Suppl):173
, http://www.100md.com
    [2]Elliott MJ,Maini RN,Feldmann M,et al.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chimer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J].Arthritis Rheum,1993;36:1681

    [3]Brennan FM,Brown KA,Green PA,et al.Reduction of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following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CA2) therapy[J].Br J Rheumatol,1997;36(6):643

    [4]Kalden ND,Grebmeier J,Antoni C,et al.NMR monitoring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receiving anti-TNF-alpha monoclonal antibody therapy[J].Rheumatol Int,1997;16(6):249

    收稿日期:1999-08-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