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25046
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华西医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程雄 刘维媛 李明远

    单位:程雄(德阳市人民医院,德阳,618000); 刘维媛(攀枝花市第五人民医院,617000); 李明远(华西医科大学微生学教研室,成都,610041))

    关键词:

    华西医学000188 综述 审校

    分类号:R329.2+6;Q503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2-0179(2000)01-0120-02▲

    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是一种专门催化芳香族和杂环化合物的巯基甲基化反应的胞内酶,与临床上使用的巯基嘌呤类药物的代谢有重要关系。而巯基嘌呤类药物在临床上已使用多年,常用的药物为6-巯基嘌呤(MP)、6-硫鸟嘌呤(TG)和咪唑硫嘌呤(AT),主要用于白血病和肿瘤的化疗、器官移植受者的免疫抑制治疗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1,2〕。随着对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代谢过程的深化研究,已经发现TPMT在人群中分布的多样性,特别是发现TPMP的基因突变与酶缺陷的关系后,使本领域的研究更加活跃。本文就TPMT活性测定和突变基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百拇医药
    1 TPMT的生化特性及其多态性

    TPMT是在哺乳动物的鸟类当中发现的一种细胞内的甲基转移酶。该酶以S-腺苷-L-甲硫氨酸作为甲基供应者,催化芳香族和杂环化合物的硫原子甲基化。它最初是在鼠的肾脏和肝脏中发现的,后来发现在多数组织中都存在,如心、血细胞、胎盘、胰腺、小肠等,而且在人的这些组织及红细胞中也发现了TPMT〔3,4〕。TMPT的分子量为28kDa,由24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酶活性不依赖金属离子。人肾脏TPMT的最适pH为7.5,而人红细胞中TPMT的最适pH为6.7。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分析,人肾、肝脏中的TPMT存在两种异构体,但具有相同的分子量和催化活性。

    TPMT在巯基嘌呤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催化特性取决于MP或TG底物。用放射掺合法测定纯化的人肾脏TPMT催化甲基化反应的Km值,当底物是MP时,该值是383μm;当底物是TG时,该值是557μm〔5〕。TPMP的抑制物有L-甲硫氨酸、6-甲硫醇嘌呤、3.4-二甲基-5-羟基苯甲酸,它们对TPMT活性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
, 百拇医药
    人类红细胞内TPMT活性与肝、肾、白细胞、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的淋巴细胞的TPMT活性是呈正相关的,因而红细胞成为测定TMPT最容易得到的组织。根据Klemetsdal的报道〔6〕,不同人种红细胞的TPMP活性是有差异的。例如挪威北部莎弥人的TPMT活性就高于该地区非莎弥的白种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黑人的TPMT活性比白人低33%,但黑人和白人中高活性、中等活性的比例是一致的;新加坡华人的TPMT活性高于美国人。以上这些都显示出TMPT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多态性。

    2 TPMT活性测定

    如前所述,一则因为RBC与组织细胞中TPMT活性的相关性,二则外周血易于采集,故外周血RBC成为测定TPMT的理想标本来源。而关于RBC溶解物中TPMT活性测定的方法方面较常用的是非螯合的放射化学法〔7〕(简称放射化学法)。放射化学法测定TPMT活性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该酶的转甲基作用,以14C标记的S-甲基14C-腺苷-甲硫氨酸(14-SAM)为标记甲基的供者,在RBC溶解物中TPMT的催化下使MP接受14C标记的甲基,再以液体闪烁计数测定DPM值,最后计算TMPT活性单位(U/ml pRBC)。
, http://www.100md.com
    就具体的放射化学法操作而言,抽取外周血标本后肝素抗凝,精确量取RBC压积,并分离RBC和充分洗涤,再用冷蒸馏水低渗溶解RBC,高速离心后收集上清即为待测的RBC溶解物。在TPMT活性测定正式测验时,先向RBC溶解物中加入MP,再加入新鲜配制的14C-SAM。反应在37℃持续1小时后用碱性硼酸缓冲液终止酶促反应。用乙醇异戊酯分离有机相(含接受14C甲基的MP),测定DPM值后计算出TPMT活性单位数。本法测定的1个单位即代表1小时催化形成1nmol的甲基化硫基嘌呤。正常人外周血RBC溶解物的TPMT约为12~15U/ml pRBC。

    3 TPMT的基因突变与检测

    在TPMT缺陷的病人中发现的第一种突变(称为TPMT2)是第80位密码子改变,即发生了G238→C颠换,由此导致丙氨酸80→脯氨酸(Alu80→Pro),使TPMT活性上百倍地下降〔8〕。据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Alu80→Pro后,引起了TPMT二级结构的改变,产生了另一种折迭形式,改变了酶蛋白的稳定性,致使酶活性丧失。发现的另一种突变(称为TPMT3)是在TPMT的ORF出现了两个核苷酸的转换,即G460→A和A719→G,导致相应的氨基酸由丙氨酸154→苏氨酸和酪氨酸240→半胱氨酸〔9〕。根据研究发现,产生这种突变后可使细胞内TPMT蛋白的含量下降,可比野生型低400倍,从而导致该酶缺陷。
, 百拇医药
    而有关TPMT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建立,正是基于上述点突基础的〔8,9〕。如G460→A的突变破坏了内切酶MwoⅠ的识别位点,而719→G的突变则增加了酶Acel的切割位点,因而建立了TPMT3特异性的PCR-RFLP。对于G460→A突变是设计内含子6和外显子7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了304bp的基因DNA片段,其中包括了G460→A突变,再用MwoⅠ酶切后进行PCR-RFLP分析;而对于A719→G突变设计内含子9和外显子10的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后用Acel酶切,再做PCR-RFLP分析。通过此分析,可得到TPMT3的突变频率。据报道的对22名无关的TPMT缺陷患者的PCR-RFLP分析结果,发生TPMT3型突变的占17人,而且其中15人为G460和A719均发生突变,在另两人中,一人仅出现G460突变,而另一人仅出现A719突变。对于TPMT2型突变(G238),虽然G238突变后失去CviRⅠ的酶切位点,但由于CviRⅠ不能彻底消化野生型的DNA,因而还未建立可测出这种突变的PCR-RFLP方法,但已建立了G238突变特异性的PCR方法,即用内含子4/外显子5和内含子5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后分析。通过用此法测定,发现美国人群中TPMT2型突变的发生是比较少的。
, 百拇医药
    4 TPMT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广为使用的巯基嘌呤类药物主要有6-巯基嘌呤(MP)、6-硫鸟嘌呤(TG)和咪唑硫嘌呤(AG)。MP用于治疗急 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LL)已40多年,至今仍是ALL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药物。而AT则已成为免疫抑制治疗的三联药物之一,已广泛用于肾移植病人。近来报道还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且效果良好〔1〕。巯基嘌呤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在TPMT的催化下使硫基甲基化,二是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硫尿酸。由于造血组织中缺乏黄嘌呤氧化酶,该组织中的嘌呤类药物主要靠TPMT催化分解,因而TPMT缺陷的病人,如果使用了常规剂量的MP、AT和TG时,则会引起巯基嘌呤类药物在体内堆积,而且主要影响造血系统,轻者引起中毒和影响治疗效果,重者可致死亡。虽然测定RBC中的TPMT活性可诊断TPMT缺陷,但由于肿瘤病人和器官移植受者接受同种异体输血后,干扰了TPMT活性的检测结果。故对TPMT缺陷者最好采用基因诊断。通过建立PCR和PCR-RFLP分析法,可测定>80%的TPMT缺陷的基因,并有助于提高基因诊断水平,为将来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的制约,近邻结婚较为常见,故TPMT缺陷的发生频率可能还会高一些,因而特别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检查和研究,更好地造福于患者。■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Hollander AAM,van Saase JLCM,Kootte AMM,et al.Lancet,1995;345∶610-664.

    [2] Johsaon PJ,McFarlane IG,William SR.New Engl J Med,1995,333∶958-963.

    [3] Woodson LC,Ames MM,Selssie CD,et al.Molec Pharmacol,1983;24∶471-478.

    [4] Szumlanski CL,Honchel R,Scott MC,et al.Pharmacogen,1992;2∶148-159.

    [5] Deininger M,Szumalanski CL.Otterness DM,et al.Biochem Pharmacol,1994;48∶2135-2138.
, 百拇医药
    [6] Klemetsdal B,Straume B,Wist E,et al.Eur J Clin Pharmacol,1993;44∶147-152.

    [7] Mclood HL,Relling MV Liu Q,et al.Blood,1995;85(7)∶1897-1902.

    [8] Krynetski EY,Krynetskaia NF,Yanishevski Y,et al.Molec Pharmacol,1995;47∶1141-1147.

    [9] Tai HL,Krynetski EY,Evans WE.ISSX Pro-ceedings,1995;8∶103-106.

    收稿日期:1999-12-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