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铁道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2518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http://www.100md.com 《铁道医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黄达生 孙宏亮

    单位:(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 放射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影像学

    铁道医学000140 [摘要]目的 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动脉造影征象,评价介入治疗对ANFH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9例病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80例病髋疼痛减轻或消失,70例病髋功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介入疗法是治疗ANFH 的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R681.8; R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912(2000)01-0046-02

    近年来,介入灌注疗法[1]作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在各地陆续开展。我院自1996年6月~1997年12月采用此法治疗89例,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介绍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78例,女11例;年龄24~70岁,平均41.2岁;病程1个月~14年,平均2年3个月。病因:服用激素[2, 3]39髋,酗酒22髋,外伤26髋,无明显病因2髋。根据Ficat分期标准[4],Ⅰ期23髋,Ⅱ期32髋,Ⅲ期24髋,Ⅳ期10髋。

    1.2 仪器 所用设备为Philips BH3000型双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Angiomat 6000 型高压注射器,F5~6Cobra导管。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Seldinger穿刺法,由对侧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把导管送至对侧髂外动脉中,以6 ml.s-1流速、3帧.s-1摄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优维显或欧乃派克15 ml,观察血管走行及股骨头内造影剂滞留情况。再将导管超选择插入已经确认的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中,缓慢灌注尿激酶50万U和克拉瑞啶200 mg,灌注时间为20~30 min,然后再血管造影,观察股骨头血供恢复情况。术后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及复方丹参20 ml,疗程1周。1个月后所有患者再次重复上述治疗。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2.1 造影观察 动脉期:治疗前旋股内、外动脉狭窄、细小,向股骨头区分支少且短小,多数达不到股骨头区域,部分可见到局部血管分支阻断;治疗后旋股内 、外

    动脉管径增粗,分支增多、延长,达到股骨头区域。应用数字减影机内置血管自动分析程序(AVA)测量发现,治疗后旋股内动脉管径增粗10%~50%,血流量增20%~110%(如图1、2所示)。实质期:依据造影剂在股骨头内滞留的染色浓淡可见3种形态。(1)股骨头无造影剂滞留;(2)股骨头内局限性染色较淡,静脉期消失;(3)股骨头内局限性染色较深,持续至静脉期也不消失。静脉期:部分病例股骨头囊变区或塌陷区造影剂染色,髋部静脉回流良好。

    图1 治疗前左髋关节动脉造影
, http://www.100md.com
    图2 治疗后左髋关节动脉造影

    2.2 治疗前后血管变化 注药前后分别于旋股内动脉分出后2~3 cm的同一位置测量血管内径的变化,注药前血管内径为(1.565±0.125)mm,注药后血管内径为(1.848±0.256)mm,平均增加0.283 mm(18.1%);相应的血管截面积治疗前为(1.924±0.013)mm2,治疗后(2.682±0.052)mm2,增加值为0.758 mm2(39.5%),注药前后管径及血管截面积的变化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17.45,P<0.01)。

    2.3 临床表现 治疗后疼痛消失39髋,明显减轻25髋,减轻16髋,无改善9髋,总有效率89%。 以马在山[5]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评定标准来评价,功能正常者27髋,一级者22髋,二级者25髋,三级者10髋,四级者5髋。70髋功能提高一级以上,占84.3%;14髋功能无明显变化,占15.75%。
, 百拇医药
    2.4 复查 术后6个月53例病髋经CT、X线片复查,其中11例Ⅰ期病髋病变稳定,骨结构无异常,多数无不适感;多数Ⅱ、Ⅲ期病髋股骨头囊变区略有缩小,边缘模糊,密度不均。1年后53例追踪观察,Ⅱ、Ⅲ期病髋囊变区仍存在,但有部分缩小,病髋由于新骨生长,密度浓淡不均,死骨基本吸收。5例Ⅱ期病髋出现新的关节面塌陷而导致股骨头变形。

    3 讨 论

    国内外学者对ANFH进行了大量研究[6],迄今为止尚无突破性进展,表现在:(1)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7];(2)人类对ANFH的动物模型建立仍未获成功;(3)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评价仍存在较大争议;(4)病因不明,使治疗缺少根据。本组介入治疗后的血管造影显示,股骨头供血动脉确有增多和增粗改变,通过减影摄片及内置血管自动分析程序测量,治疗后的血流量增加 20%~110%(P<0.01),由此可以证明,介入疗法对于改善股骨头供血肯定是有效的。
, http://www.100md.com
    DSA检查显示,ANFH Ⅰ期股骨头实质期无染色,Ⅱ、Ⅲ期呈现局限性染色,说明染色反映的是坏死区修复再生现象,主要是毛细血管的再生与重建。但染色的浓淡不与病变严重程度成正比,Ⅱ、Ⅲ期出现染色反映病变发展至囊变时才开始修复,也反映出股骨头内微循环淤滞、静脉回流不畅。当股骨头内坏死骨较大时,只在坏死骨周围有染色。Ⅳ期病变较重者反而无染色。

    经过介入治疗,股骨头血供得到改善,囊变区死骨逐渐吸收,新骨开始生长,此修复期要持续1 年以上。这段时间内,股骨头持重能力较治疗前差,如不注意,会使股骨头关节面出现新的塌陷性骨折,所以,我们认为Ⅱ、Ⅲ期ANFH患者介入治疗后,要多卧床,少走路,下地行走必须扶拐,避免持重和劳累。患者可按照马在山的功能锻炼法进行床上锻炼[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原因虽然仍不十分清楚,但国内外学者多认为,股骨头区的血供不足导致了发病。介入治疗也是以此为依据,选用不同药物来增加股骨头区的血供,达到治疗目的。因此,治疗前后病侧动脉管径的改变情况就成为衡量治疗效果的有力指标。我院应用尿激酶、克拉瑞啶、复方丹参等药物治疗后,病侧旋股内动脉的管径平均增加20%,管腔截面积平均增加40%,大大改善了病侧股骨头区的血供情况,达到了治疗目的。
, http://www.100md.com
    虽然89例患者患髋的疼痛及功能受限症状有较明显改善,但缺少再次血管造影检查,故中远期股骨头区供血动脉的情况尚无法了解。

    作者简介:黄达生(1946年生),男,江苏泰兴人,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李喜东,褚建国,范力军,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附152例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11):753-6.

    [2] 李喜东,范力军,李国力,等. 介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32(1):32-5.

    [3] 王坤正,毛履真,胡长根,等.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94,32(9):515-7.
, 百拇医药
    [4] Ficat R P. Idiopathic bone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J Bone Joint Surg Br. 1985,67(1):3-9.

    [5] 马在山.马氏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61-3,112-3.

    [6] 任安,张雪哲.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简况[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7,31(3),199-202.

    [7] 周谋望,秦建中,刘志雄,等. 降脂药物防治激素所致股骨头细胞损害的实验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 1996, 76(1):13-6.

    收稿日期:1999-08-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