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27681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吴良村

    单位:吴良村(浙江省中医院 杭州 310006)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101 癌痛是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WHO已将癌痛的有效治疗作为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在推广“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中,中医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一阶梯(非吗啡类药物)治疗的内容,首先中药有升高痛阈,减低机体对不良刺激反应程度的作用,其次可以改变精神内环境来延缓及减轻疼痛的发生。发挥作用的病理生理基础可能与改善组织缺氧有关。癌痛的中医药治疗的前景是广阔的,应当努力挖掘。

    1 理论探讨

    对痛症的认识最早见于《内经》,首先为经络气血壅滞,郁结,寒凝不通而痛;筋脉拘急收引,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不通而痛;或局部因外伤跌仆、挤压、组织损伤肿胀不通则痛。“寒入经而稽迟,泣润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率然而痛…”“诸痛疮痒,皆属于心”,强调五脏神特别是心神在痛症中的决定因素,痛觉发生在脏腑经络功能的代偿活动中,在心神调节下达到新的协调平衡,否则发生痛觉。“心者…其充在脉”“心主身之血脉”,机体经络的机能活动的基本形式向心运动,经络成为心在机体各部的自然延伸,心的精气通过心神的传感,由经络输送到全身,如经络功能活动障碍,牵及脏腑活动紊乱、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经络,则可发生疼痛。“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七情活动正常与否直接影响脏腑机能,气机升降,阴液物质基础的流动敷布,阴阳的平衡,内外环境的协调,都有重要作用,即属精神物质的七情是痛症发生发展的基础。
, 百拇医药
    在《内经》“痛则不通”的理论下,《伤寒论》则以六经为纲,深入分析了各种痛症的病理机制及其治疗方法,如三阳表热实之痛症,便用汗下和解法,三阴虚寒或虚实兼挟之症,用略参宣通之法,这些对临床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 临床研究

    2.1 中药外治法 其特点是止痛迅速,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中药外治通过施药于外(皮肤、孔窍、俞穴)而力远于内。施药于外可使药物先在局部(多是疼痛处)组织内形成较高的浓度,将邪毒捉而出之或攻而散之,局部气血得以疏通,痛症缓解。力达于内,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经络的传输药物到达病所,以发挥疏通经络,解毒祛瘀,调和气血的整体治疗效应。研究表明药物对体表某一部位的刺激,可通过反馈机理将刺激信息传入体内相应的部位,起到生理调节或治疗效应。

    2.1.1 药物贴敷疗法 根据患者疼痛部位的不同,又有局部(疼痛处)敷药、穴位敷药和脐部敷药的不同:①局部疼痛处敷药是治疗癌痛最常选用的治疗途径。如鲜金剪刀30g加少量食盐捣烂如泥,外敷于头部疼痛处,治疗脑部肿瘤疼痛。鲜蒲公英适量,捣碎如泥取汁直接外敷于疼痛处等。②腧穴敷药,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之处,也是疾病在体表的反映部位,通过经穴—内脏相关的途径,用以治疗多种内脏癌痛。脐部又名神阙,总理人体诸经百脉,联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脐部敷药后,其药气迅速透入里通过经络的传输到病所,以调节气血阴阳,驱毒外出,理气止痛。
, 百拇医药
    2.1.2 药物涂擦法 将中药煎成汤液或配制成液体涂擦在特定部位上的止痛的方法。如硇砂120g,冰片5g泡高粱酒内7天,涂擦疼痛处治疗骨肉瘤痛。

    2.1.3 中药气雾吸入法 是将所选中药煎成汤剂后让患者用鼻吸入其药气而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此法对于脑部及鼻腔恶性肿痛的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2.1.4 中药口 畜鼻法 将所选的中药制成粉末,口 畜入鼻内以止痛的方法,多用于鼻咽癌痛和脑瘤痛。

    2.1.5 中药薰洗法 把所选中药煎汤乘热在患部薰蒸、淋洗和浸浴的方法,可用于膀胱癌痛、外阴癌痛及子宫癌痛。

    2.1.6 中药注射止痛法 如高乌甲素注射液、徐长卿注射液、泰癌注射液(乌头针)等。每次2ml,肌肉注射。

    3 中药内服法
, 百拇医药
    3.1 单方验方 散在民间的治疗癌痛的单方验方较多,疗效高低不一,可根据病情试用。

    3.2 辨证论治 根据病人不同的临床表现,通过望闻问切,遵循“不通则痛”的古训而遣方用药,不一定用止痛中药,因凡气血阴阳失衡都可能发生疼痛,维持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是防治癌痛的根本。

    3.3 辨虚实 癌痛病人往往虚中夹实,治疗时按气、血、阴和阳虚的不同,选用适当的药物。气虚多用黄芪、党参(或人参)、白术、山药、甘草;血虚多用川芎、当归、阿胶、熟地;阴虚多用沙参、天冬、女贞子;阳虚多用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肉苁蓉等。实证则按气滞、血瘀、痰饮和热毒分别施治。

    3.4 应用规律

    3.4.1 把握标本同治的原则 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属标,其病因反映了病痛的本质,为本,辨证求因,选择相应的药物治其本,并实现标本兼治。据外邪致痛、气滞疼痛、血瘀疼痛、虚性疼痛等类型,辨证选用针对性的止痛药。
, 百拇医药
    3.4.2 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 疼痛一症升为主要矛盾,务以止痛为主,暂且应用强有力的止痛药物,以图急则治其标。《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3.4.3 痛症治疗重在调气和血 痛因虽多主要与气血失调有关,不外乎气滞、血瘀、血虚、或兼而有之,相互影响,故不可忽视调气、治血、和血、止痛药物,如佛手12g,川芎12g,延胡索30g,乳香6g,没药10g,白芍15g,当归10g,全蝎5g,蜈蚣3条等。

    3.4.4 根据疼痛之不同部位选药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位总是与一定的经络、脏腑相联系,故临床上当疼痛固定在某一部位时,可在辨证论治同时,根据疼痛部位与所属脏腑、经络的关系,选择适合于病情并能作用于特定部位的止痛药,使药力直达病所,增强疗效。

    4 针刺治疗

    包括了体针、耳针、电针、激光、磁疗等多种以针灸经穴理论为指导的方法,虽手段不同,然异曲同工,其控制癌痛无成瘾性,应用方便,对身体无损害,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镇痛方法。■

    作者简介:吴良村 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师

    收稿日期:1999-10-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