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时珍国医国药》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30220
叶明波主任特色经验简介
http://www.100md.com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1期
     作者:陈贵生

    单位:陈贵生(武汉市第四医院 430033)

    关键词:叶明波;中药鉴别;炮制;制剂

    时珍国医国药000188 提 要:介绍湖北省著名的中药专家叶明波主任中药师从事中药工作50余年的特色经验,即在中药经验鉴别、中药传统炮制、中药制剂诸方面的高深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医药专家的宝贵经验提供资料。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0)01-0084-01▲

    叶明波,男,汉族,1927-09出生,湖北大冶人,武汉市第四医院主任中药师,为湖北省著名的中药专家。早年随祖湖北名医叶岁松老先生学习中医,不久到刘有馀堂参药号当学徒,对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断及中药的基础知识都很精通。解放后,由于工作需要,参加筹建武汉市中医院,并担任中药房主任,开始从事专业中药工作。1973-07调武汉卫校,从事中药教学工作。1977-07调武汉市第四医院,任中药科主任至今。历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制剂专业委员会主委,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武汉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中药学会主委,全国名老中医药师带徒的第1、第2批指导老师。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刻苦学习,叶主任在中药鉴别、制剂、炮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深的理论知识。参与编写了《湖北中药鉴别手册》《中医急症》专著两部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参与指导的科研课题“黑药膏透皮吸收及制备工艺的实验研究”,被鉴定为国内首创,获省科委二等奖,纯中药制剂“抗破伤风口服液的实验研究”获武汉市科研成果三等奖。现在他虽已年逾古稀,但为振兴中药事业,培养高层的中药人才,仍不遗余力地努力工作。为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专家的宝贵经验,特将叶主任在工作中的特色经验简介如下。
, 百拇医药
    1 独到的经验鉴别方法

    叶明波主任药师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对于中药鉴别总结出一整套自己独特的方法。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矿物类中药,经过手摸、眼看、口尝,或者其他特殊方法,就能准确地鉴别出它们的真伪优劣。特别是在中药细货(贵重中药)方面,经验独到,从未出差错。有些鉴别方法还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概括,使学习者易学好记。

    1.1 海马的鉴别特征是“马头蛇尾瓦楞身”。

    1.2 蕲蛇的鉴别特征是“蛇死皆闭目,唯蕲蛇目开如生”。

    1.3 虎膝、熊膝、豹膝的区别是“虎膝扁,熊膝圆,豹膝弯弯象只船”。

    1.4 阿胶的拍打鉴别法:手持阿胶块,用力拍打桌面,阿胶脆断或成碎块,断面呈棕色,半透明,无异物者为真品。
, http://www.100md.com
    1.5 牛黄(犀黄)的经验鉴别

    1.5.1 针刺法:将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牛黄当即分裂成层状,无腥气,拔针后不带黄色,即为真品,反之为伪品。

    1.5.2 水试法:将天然犀黄粉末少许撒入沸水中,翻滚的大水泡马上消失,则为真品。

    1.6 熊胆的经验鉴别法

    1.6.1 水解法;将少许熊胆放入盛满清水的杯内,熊胆在水面盘旋并逐步溶解,呈黄色线状下沉杯底而不扩散,水不混浊,无杂质,即为真品。

    1.6.2 口尝法:取少许熊胆末放入舌上,有清凉感,嚼之不粘牙,唾液被染成黄色。

    1.6.3 染指法:将熊胆水溶液染在指上,经久不褪,习称“挂甲”。
, http://www.100md.com
    1.6.4 推灰法:取清水1碗,水面撒上草木灰,将少许熊胆仁投入其上,水面凝尘豁然分开,则为真品。

    1.7 燕窝火烧鉴别法:取燕窝少许于锡箔上,置火上烧灼,有轻微迸裂声,并溶化起泡,无烟无臭,灰烬呈白色,此为真品。

    1.8 虎骨比重测定法:虎骨因骨壁厚,断面腔小,因此比其它豹骨、熊骨、牛骨重。

    1.9 马宝的经验鉴别法:将马宝锯开,断面呈灰白色,可见涡文,并有马粪臭气者为真品。

    1.10 羚羊角光照鉴别法:将羚羊角对光透视,角内有“通天眼”和“血丝”者为真品。

    1.11 犀角的经验鉴别法:完整的犀角呈稍弯曲的圆锥形,具“天沟”“地岗”“马牙边”,镑片对光透视可见透明的芝麻点,用手挫挫具有芝麻香气。
, http://www.100md.com
    1.12 麝香的经验鉴别法

    1.12.1 手捏法:将整个麝香放入手掌中,手捏微软,皮部富有弹性,手按则凹陷,并可自行弹回,无硬块、顶指等感觉。

    1.12.2 针刺法:用特别槽针,从囊孔插入,向不同部位转动,然后抽出槽针,香仁先平槽然后渐高出槽面,伪品无此“冒槽”现象。

    1.12.3 舌试法:将少许麝香仁放入口中,钻舌,并有清凉感直达舌根,味纯,香气正,无异臭。

    1.12.4 手搓法:取麝香仁置于手掌中,手搓成团,手指轻揉即散,不粘手、染指、顶指、结块,无砂粒感。如粘手则掺有淀粉,染指则掺有染料,顶指则表示有其它杂质。

    1.12.5 水试法:将麝香少许投入沸水中,麝香微溶于水,溶液呈淡黄色,香味浓烈持久,无纤维,淀粉、沙粒、动物内脏等杂质。
, http://www.100md.com
    1.12.6 火试法:取麝香仁少许,置金属片上烧试,初时迸裂炸响,随即溶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四溢,灰烬白色或灰白色。

    1.12.7 推灰法:取清水1碗,水面撒一薄层草木灰,放入麝香仁后,草木灰不被推散。

    1.12.8 墨试法:取麝香仁少许,加入装有墨汁的砚中,墨汁立即分开。

    1.13 三七化血鉴别法:将三七粉末放入少量猪血中,猪血即化成水状,即为真品。

    1.14 天麻水蒸鉴别法:鉴别天麻时,如主要特征“蟾酥皮”“芦根蒂”“鹦哥嘴”“红小辫”“凹肚脐”等外部特征不明显,将天麻隔水蒸后,嗅之有马尿样臊味,或嚼之发脆而有粘性,并有鸡粪腥味,久煮不散者即为真品。

    2 独特的工艺操作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叶主任在制剂工艺操作方面,既保留传统工艺优良的操作方法,又在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使制备的膏丹丸散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外表美观。

    传统升丹的制备一般是将原料放在铁锅内,上面紧扣一个碗,密封,放在炉火上加热,收集升华在碗底物即得。叶主任将铁锅改用布瓦,实践证明,这样制得的升丹既纯,又提高了质量,保证药物安全有效,如龙虎丹中的煅白信石即得如此制备。

    蜡丸的制备从提壳到封口、打光、盖药丸名等工艺细致而又繁多,时间长久药物容易变性。为了使药丸保存时间长,药物有效成分稳定,外观美观,叶主任在制备工艺上加以改进,减少了刀削提壳残留膜滴、封口烫等工序,这样既缩短了工时,又使蜡丸圆滑而有美的艺术感,并且多年放置,一直完好。

    外用丹剂,特别是许多丹剂中所有的熟石膏处理,叶主任在制作上有他独特的工艺,他采用先将生石膏用人尿浸泡长时间后,取出,清洗,除去表面层,然后煅制配方。这样配制丹剂外用,对创面完全无刺激,无疼痛,而又有清凉感,并且收敛快。
, 百拇医药
    黑药膏的制备,叶主任在制备工艺上采用炼老油下丹,尽量减少铅毒,膏坨不用冷水消火毒,而将硬膏坨深埋潮湿地,日久取出,洗净后加适量动物油溶解推涂,这样制备的膏药色泽光亮,既不溶化和粘衣,对皮肤和创伤完全无刺激,又保证和提高了膏药的疗效。近年,叶主任在黑膏药的制备工艺上又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将黑药膏的制备工艺分为两部分:一是用清油炼丹,去火毒制成膏坨为黑膏药定型基质;二是将药物按其药性,有效成分,临床要求不同,选用不同溶剂提取,然后与膏坨合并,加入增溶剂,透皮吸收剂等,推涂于橡胶布上,这样制备的黑膏药疗效显著,容易携带,使用方便。

    3 高深的传统炮制工艺造诣

    叶主任长期坚持攻读历代医药学家的炮制专著,挖掘其中的宝贵精华,在实践中检验应用,并结合工作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如他改进用砂炒阿胶,炮制出的阿胶丁酥脆,内既无硬心又无糖心,并且降低了阿胶的腻滞之性,同时矫正了其不良气味。他改进蜜炙工艺,用烘法取代炙法,不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炮制品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增强临床疗效。叶主任历来重视炮制品的质量,强调炮制品的外观、形态、颜色的美观洁净,气味的纯正,并以此作为炮制品质量标准之一。

    叶明波主任药师从解放以来就离开临床从事专业中药,50余年努力学习和工作实践,使他具备了高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不使老一辈医药专家的理论经验失传,特将叶主任的特色经验加以整理,供同行参考。■

    作者简介:陈贵生(1961-),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现任武汉市第四医院主管中药师,学士学位.

    收稿日期:1999-07-12;

    修订日期:1999-10-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