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30857
益气活血通窍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8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2000年第1期
     作者:郑成荣

    单位:郑成荣(广东省潮阳市中医院,潮阳市棉城中华路25号 515100)

    关键词:@益气活血通窍汤;治疗应用;头痛;中药疗法;气虚血瘀型;中药疗法;@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新中医000111摘 要: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窍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80例,总有效率95%。认为本病正气亏虚,因虚致瘀,因瘀致痛。治以益气活血,祛瘀升清。气旺血行,血行瘀通,通则不痛。

    笔者近10年来运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窍汤治疗内伤气虚血瘀型头痛,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0例,男26例,女54例;年龄30~40岁18例,41~60岁50例,61岁以上12例;病程2~6个月者18例,7个月~1年者24例,1年以上者38例。
, http://www.100md.com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①疼痛部位在额颞、前额、巅顶或后枕,反复发作,病程超2个月以上者。②头痛隐隐,刺痛时作,痛有定处,遇劳加重,神疲乏力,头昏目眩,面色苍白。③舌质淡或淡黯、或有瘀斑瘀点、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细或细涩。④经神经系统检查及理化、CT、MRI等检查除外脑内器质性病变、高血压或全身性疾病所致头痛者。

    2 治疗方法

    以自拟益气活血通窍汤治疗。处方:生晒参、赤芍各15 g,黄芪30 g,川芎、三七各6 g,红花5 g,丹参20 g,葛根10 g,甘草4 g。口干者加石斛10 g,口苦者加黄芩10 g,夜寐欠佳者加柏子仁、酸枣仁各12 g。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7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判断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 百拇医药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18例,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或发作次数或疼痛持续时间减少2/3以上)31例,有效(头痛及伴随症状减轻,或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或头痛持续时间缩短不足2/3)27例,无效(头痛症状无减轻或加重)4例。总有效率为95%。

    4 病案举例

    林某,女,44岁,1996年6月初诊。头额部针刺样疼痛反复发作1年,过度劳累后则发作且刺痛加重,伴神疲乏力,头昏目眩,时有口干,夜寐欠佳,面色苍白,语气低沉,舌淡黯、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涩。查体温、血压、脉搏、血液生化、脑血流图、脑CT等均正常。诊断为头痛,证属气虚血瘀型。予益气活血通窍汤加石斛、柏子仁、酸枣仁各10 g。服药3剂后头额部刺痛明显缓解,经1疗程治疗,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后予八珍汤加减巩固治疗半个月,随访2年余头痛无复发。

    5 讨论
, 百拇医药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其发病机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本文介绍病例为气虚血瘀头痛。其发作为时较久,久病必虚,久病必瘀,其病理机制为正气亏虚,脉络瘀阻,气虚瘀滞,因瘀致痛,即气虚为本,血瘀为标。自拟益气活血通窍汤有补气行血通瘀之功,其止痛效果明显,方中生晒参、黄芪为补气主药,大补元气气帅血行,有助瘀血去,络脉通;丹参在《本草纲目》中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的记载,具补血活血功效,与川芎、三七、红花、赤芍、当归尾合用,为补气血及活血化瘀止痛之佳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芎、三七、红花、赤芍均有调节中枢神经作用;葛根所含葛根酮可改善心脑血液循环,对头部、颈项疼痛有效,又其气轻扬升散,与补气药合用能升清补气运血;甘草和中益气。诸药相配相用,药专力宏,气旺血行,血行瘀通,通则不痛,共奏益气活血,升清通窍止痛之功效,故收良效。本组治疗结果表明益气活血通窍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确有应手取效之功。■

    修改日期:1999-04-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