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36291
广州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刘薇薇 黄浩楷 林霞芳

    单位:刘薇薇(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 广州 510623);黄浩楷(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 广州 510623);林霞芳(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 广州 510623)

    关键词:职业中毒;毒物;防治对策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000123 摘 要:对广州市1974~1997年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数量、原因、特点、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分类号:R1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21X(2000)01-0045-02

    Analysis of Acute Occupational Poisoning in Guangzhou City
, 百拇医药
    LIU Wei-wei,HUANG Hao-kai,LIN Xia-fang

    根据广州地区1974~1988年及1989~1997年急性职业中毒的调查资料,我们对其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采用的1974~1988年资料来自广州市防疫站,1989~1997的资料由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提供,两部分资料分别统计。

    2 结果与讨论

    2.1 急性职业中毒发病的基本情况

    2.1.1 中毒发生情况 广州市从1974~1997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67起,中毒人数732人,死亡40人,平均每年发生中毒7.0起,中毒人数30.5人,死亡1.7人。
, 百拇医药
    2.1.2 行业分布 广州市急性中毒以化工、运输行业发生最多,1988年之前排第3至第5位的是郊区农村,其次是轻工和冶金行业。1989年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其中毒已列第3位,建筑业和机电业有上升趋势,较1974~1988年期间分别上升2.2%和4%。中毒人数也是运输和化工行业最多,分别占23.4%和20.0%。从死亡人数分析,1974~1988年以运输、轻工行业死亡人数最多,各占12.5%,其次是煤矿行业(小煤窑)占10.0%,近10年这些小煤窑已较少开采。1989~1997年以乡镇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占40%。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邮电业的迅猛发展,露天挖坑埋电缆,经常发生在坑道内因缺氧窒息中毒死亡的事故,其死亡人数居第2位,占20%。

    2.1.3 中毒毒物种类 引起中毒的毒物以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为主,其次是苯、二甲苯、苯胺等,农药中毒也不容忽视。从引起中毒死亡的毒物分析,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致死的人数占死亡人数的比例最高(45.0%),其次是矿坑采挖、船舶装卸、喷漆及建筑桩孔作业因缺O2和高浓度CO2中毒致死(占35.0%),缺O2致死占36.8%(14/38),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致死的占6.4%(18/283),前者是后者的5.8倍,因此增加作业场所的通风排毒设备,遵守操作规程是减少中毒发生的关键。此外,有机化合物中毒致死1989~1997年占5.4%(3/56),1974~1988年的占1.6%(2/125),前者较后者高3.8%,应引起重视。
, http://www.100md.com
    广州市急性中毒的程度以轻度中毒为主,1989~1997年期间除轻度中毒外,还以吸入反应为主,这可能与国家健全了职业病诊断标准有关。

    2.2 急性中毒原因

    根据广州市1974~1997年急性中毒现场劳动卫生调查分析,因生产运输过程化学品滴漏致中毒占31.1%;其次,违章操作占21.9%,没有个人防护或个人防护用具使用不当致中毒占8.3%,缺乏安全教育及个人防护知识的占5.1%。

    1987年广州市某水上运输公司装运硫酸二甲酯等货物至香港,在清除货物后因装硫酸二甲酯的铁桶泄漏,致使液体溢出导致5人急性中毒,其中1人死亡。据调查在这批人中毒之前,已先后导致二批共16人中毒。

    近年因油漆作业接触有机溶剂引起急性中毒事故频频发生。1992年10月某县一公司在天河区某单位蓄水池涂“堵漏灵”时,因水池深,通风口小,苯含量高,30分钟出现3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1993年11月、1994年6月又发生两起相似的事故,造成4人中毒,2人死亡。
, http://www.100md.com
    有些工厂对工人上岗前职业卫生教育不够,工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1993年12月广州某铸造厂1名工人,向冲天炉内加焦炭时,因加焦炭过多而自行跳入冲天炉内捡回多加的焦炭,在捡到第21块后因吸入过量的CO,造成重度中毒死亡。

    2.3 控制急性中毒的对策

    2.3.1 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工厂新建、改建要坚持“三同时”,对新工艺、新产品的生产严格进行经常性的卫生监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2.3.2 建立和加强急性中毒抢救网络的建设,成立广州市化学中毒控制中心(PCC),努力降低病死率。广州市急性中毒事故近年有上升趋势,新的化学物质日趋复杂,大型群体中毒事故不断增多,因此需要有一个急性中毒抢救中心为技术后盾指导抢救工作,提高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3.3 加强急性中毒事故报告制度。部分单位及人员法规观念薄弱,对中毒事故严重性缺乏认识,往往事故发生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后,迟迟不逐级报告。此外,还存在严重的漏报现象,掩盖了急性中毒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为此,要坚持职业病报告制度。

    2.3.4 建立和健全工人上岗前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教育。要培训工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救和互救的知识和能力。

    作者简介:刘薇薇(1949—),女,广东三水人,副主任医师。

    收稿日期:1999-01-08

    修稿日期:1999-04-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