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37155
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周俊明 林庆光 赵新建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528000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手术

    广东医学000128

    【摘要】 目的 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发病 关系及施行后路手术的必要性。方法 对108例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 性颈椎管狭窄患者施行后路单开门减压椎板扩大成形术。结果 88 例(81.5%)获得优良疗效,随访1~3 a[平均(23.10±4.20)个月]均未出 现并发症。结论 脊髓型 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出现是由于狭窄的椎管对脊髓和血管直接压迫、慢性摩擦和 炎症增生引起,施行后路手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减压效果。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近几年才得到较深刻认识的概念。研 究证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和脊髓型颈椎病关系密切,致病原因亦较复杂。本文拟通 过对本院1992~1998年共108例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行后路单开 门减压椎板扩大成形术的疗效分析,讨论施行后路手术的必要性。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76例,女3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2岁,平 均48.9岁。

    1.2 病程、症状、体检特点 本组108例中,病程最长10.5 a ,最短7 d,平均8.5个月。临床症状较复杂,归纳为如下特点:绝大部分 无明显诱因,9例自诉有轻微外伤史,表现为四肢麻木乏力,双下肢沉重感、发僵,行走不 稳 ,枕、颈、肩部痛,双手不灵活,难以实现精细动作,排尿、大便困难或尿失禁等。体检均 呈典型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征象,四肢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膝反射、肱二头肌腱反射、肱 三头肌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四肢及躯干温痛觉减退。神经系统检查Hoffman征阳性 ,Babinski征阳性。

    1.3 影像学资料 全部108例均在X线侧位片中准确测得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b/a值(下文叙述)均0.75,平均0.69。均有不同程度颈椎退行性改 变。 MRI检查 81例分别在脊髓前方、后方或前后方均有明显压 迫切迹,有轻微压迫16例,余11例未见脊髓受压征象。
, 百拇医药
    1.4 术前评分 按40分评分标准[1],108例中, 12分8例,19分4例,20~25分8例,26~29分88 例。

    1.5 手术方法 本组108例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椎 板扩大成形术,减压节段均为第3至第7颈椎(以下用C3~C7表示)。 方法[2]:取俯卧位,屈颈,颈后正中切口,分离软组织到达C3 ~C7椎 板部,于C3~C7椎间关节内缘,将一侧椎板作为开门之活页侧(常为右侧),挖 槽,其骨槽宽约5 ~6 mm成“V”形,另一侧亦于椎间关节内缘,将一侧椎板作C3~C7椎板贯通 切 开(常为左侧),然后向右侧将C3~C7椎板全部牵起,分别用10号丝线将已咬 去2 cm的残余棘突组织和椎板固定于右侧椎旁肌腹侧,依次作其他常规操作。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根据患者术后病情改善情况将结果分为优、良、一般和差四个 等级[3]。术前症状如疼痛、无力等完全缓解者为优;症状改善且工作 和生活不受限 制者为良;症状部分改善、工作和生活部分受限者为一般;症状无改善者为差。本组108例 中,优80例,良8例,优良率为81.5%,术后评分40分80例,34分8例,30分8例 ,28分4例,随访1~3 a[平均(23.10±4.20)个月]均未出 现并发症。108例均未施行二次手术。

    3 讨论

    3.1 脊髓型颈椎病和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和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而造成脊髓 、神经根、椎动脉或交感神经损害而引发的症状和体征。颈椎病目前普遍认为可分为脊髓型 、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较复杂,各种分型之间其症状有交叉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脊髓损害而引发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脊髓感觉和运动传导功能障 碍。
, 百拇医药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近几年才得到较深刻认识的概念。颈椎管中矢径是指颈椎后缘中点到颈 椎结合部的距离,正常中国人的中矢径C3~C7平均 为16.00 mm。颈椎管中矢径通常在X线侧位片上测得,但受X线投射条件、片把 距离、放大率等因素影响,所测得的颈椎管中矢径和实际值有差异,且中矢径和身高、年龄 、肩宽等个体差异有着显著关系,国内蔡钦林等用比值法较客观地反映了颈椎管的状况。方 法为在X线侧位片上测出颈椎管中矢径大小,用b表示;椎体中矢径(颈椎前缘中点 到后缘中点的距离),用a表示,计算出b和a的比值,若b/a<0.75,且颈椎骨、关节结构 正常,称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表达了颈椎管发 育过于狭小,但其结构并无异常,因此它反映了颈椎管的状况,而非病态。这和先天性颈椎 畸形、软骨发育不全等先天性疾病有本质区别。

    3.2 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特点 颈椎管内的脊 髓在整个发育过程适应了相对狭窄的骨 性颈椎管,并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这种稳定。因此,发育性颈椎管狭 窄的人群中并 非都会引发脊髓型颈椎病。应当指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人群中,由于颈椎内椎管矢径过 小,颈椎管内脊髓的活动空间,即储备空间减少甚至消失,轻微的颈椎间盘膨出、颈椎体后 缘的增生、骨刺形成或韧带增厚,直接压迫脊髓和脊髓血管,以颈椎病的临床形式发病。本 组108例中,在MRI,CT检查中,有明确颈椎间盘膨出,椎体后 缘骨赘增生共81例,占75%,未明确观察到压迫或仅轻微压迫的27例,占25%,揭示了脊髓 型颈椎病好发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人群,而且脊髓未明确受压情况下亦可 能发病。其发病概率>50%[4]。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作为脊髓型颈椎病发病因素引 起广泛重视。颈椎间盘膨出等突出物,一方面对脊髓的直接压迫产生症状,另一方面,由于 脊髓在狭窄的颈椎管内,可供脊髓前后移动的储备空间减少甚至消失,在颈椎作伸、屈和侧 屈活动中,突出物和硬膜囊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炎性肿胀、增生,同时压迫脊髓前动脉,影 响脊髓血运,使症状加重。在外伤(外力)作用时,由于颈椎管内脊髓的储备空间消失,外 力可通过骨性通道直接传递到脊髓而产生较无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椎管内脊髓更大的损害。 根据力的传导作用原理,来自前方突出物对脊髓压迫同样出现在后方椎板结合部对脊髓压迫 ,MRI片中,颈髓硬膜囊受压后前后均匀变窄可证明,临床上症状出现部位并非和受压节段完全吻合亦可证明。前路手术可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压迫物而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并未改 善 。本组108例全部施行后路手术,术后症状基本缓解为优,大部分缓解为良,其中优88例, 良8例,优良率88.9%。近期随访中,65例术前MRI脊髓前方有明显受压征患者再行MRI检查 证实突出物大部分缩小或消失,5例基本不变。原因是后路 减压后,颈椎管矢径扩大5~15 mm,脊髓后移,突出物和硬膜囊之间摩擦力量和频 率减少甚至消失,炎性肿胀渗出消退吸收所致。5例无变化突出物MRI信号为 骨性增生。可见后路手术能较彻底消除突出物对脊髓前方压迫。
, 百拇医药
    3.3 对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施行后路手术的 评价和结论 一直以来,不少术者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时习惯仅从 突出物对脊髓压迫角度考虑而选用前路手术,而忽视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和脊髓型颈椎病发病 关系,本组分析表明,后路手术能获得较彻底减压效果,应为首选方法,对难以吸收且仍导 致症状的前方突出物可考虑Ⅱ期前路手术。

    参考文献

    1,孙 宁, 陈琪福.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 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 412

    2,赵定麟,主编. 脊柱外科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300~30 4

    3,叶晓健, 胡玉华, 李家顺,等. 颈前路经皮椎间盘摘除术在早期颈椎 病中的应用.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13(2):66

    4,李世民, 党耕町,主编. 临床骨科学.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18

    (收稿日期:1999-05-0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