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37157
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治疗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邓群 李德泽 王启民 何亚文

    单位:邓群(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526060);李德泽(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 科 100000);王启民(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526060);何亚文(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526060)

    关键词: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儿童外伤性

    广东医学000126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发病机理及外科治 疗。方法 总结36例经CT,MRI证实的儿童外伤性大面积梗死的临床、影像 学 、外科治疗及药物治疗。结果 36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按GOS评分:治愈4 例 ,轻残16例,中残12例,死亡4例。术后CT复查:3例2个月后恢复正常;3例4个月后,8例0 .5 a后脑梗死范围缩小;15例1 a后脑梗死范围没有改变;其余3例未复查。结论 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病情进展快且严重,死亡率、致残率较高,若及时诊断, 早期予恰当的外科治疗就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 http://www.100md.com
    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上报道不多。近年来随着CT及MRI的应用,对该病 的认识逐步有 了提高。1990年8月至1998年10月我院共收治本病36例,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结合有关 文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3例,女13例。年龄6个月至4岁,平均7.2岁。外伤 原因:坠落伤15例,车祸11例,打击伤6例,不明原因外伤4例。

    1.2 临床表现 伤后入院意识状态:深昏迷17例,浅昏迷14例 ,嗜睡5例。GCS评分均在4~8分。术前一侧瞳孔散大10例。癫痫发作9例。

    1.3 影像学表现 所有36例均作CT检查,其中8例作MRI检查。CT结果:8 例1个脑叶,4例2个脑叶,3例3个脑叶,3例整个大脑半球单纯为低CT值区域,13例在脑实质 内大片低CT值区域附近,同时伴有脑内或硬膜下血肿,5例在大片状低CT值区域附近,伴 有 混杂CT值区域。8例MRI影像显示:眼动脉栓塞3例,脉络膜前动脉栓塞2例,大脑中动脉栓塞 1例,大脑后动脉栓塞1例,大脑中动脉、后动脉同时栓塞1例。
, 百拇医药
    1.4 梗死情况 CT观察梗死出现时间:伤后立即出现4例,1 d内出现8例 ,1~3 d出现16例,4 d以上出现8例。CT显示梗死灶的范围均在4 cm以上,其中位于额叶6 例,颞叶8例,枕叶3例,顶叶1例,颞顶3例,额颞6例,颞顶枕4例,大脑半球3例,CT值8~ 20 Hu。

    1.5 治疗情况 36例经确诊为本病后,即进入监护病房,已出现脑疝的 患者直 接进入手术室,立即开通呼吸道,充分给氧。颈椎有骨折、移位者作枕颌适度牵引。有2例 作气管插管,1例作气管切开。3例行单纯颅内血肿清除术,13例行单纯去骨瓣外减压术,8 例 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外减压术,2例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外减压+颞极切除内减压术,6例行去 骨瓣外减压+小脑幕缘切开,海马、沟回复位术;4例行去骨瓣减压+梗死侧颈动脉穿刺, 推 注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50 ml,术后再静脉点滴尿激酶40万u+生理盐水500 ml。5例合并有 颈椎2,3轻度移位,术后作颅骨牵引术。术后使用200 g/L甘露醇、地塞米松及尼莫通等静 脉滴注,并辅以神经营养药,高压氧治疗和肢体、语言功能锻炼。
, 百拇医药
    2 结果

    疗效参照ADL评级[1]:治愈4例,轻残16例,中残12例,死亡4例。术后CT复查: 3例2个月后恢复正常;3例4个月后,8例0.5 a后脑梗死范围缩小;15例1 a后脑梗死范围没 有改变;3例患者未作复查。

    3 讨论

    在CT及MRI应用之前,人们往往把外伤性脑梗死误诊为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血肿等。近 年 来逐渐对本病有了新的认识。通常认为梗死灶范围超过大脑半球平面面积的2/3,或梗死灶 范围大于4cm,或位于一个脑叶或多个脑叶的称之为大面积脑梗死[2]。本组病例 均符合诊断标准。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伤后急性脑血循环障碍所致 [3]。儿童颈部肌肉发育较头颅相对迟缓,颅脑外伤同时,颈部直接或间接受伤如 猛烈转头,颈部过伸时,颈动脉血流在颈1~2的侧块、颈3的横突处受阻,压力剧增,可导 致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渗入动脉壁和颈动脉鞘。儿童因血管柔嫩脆弱,易形成夹层动脉瘤。 本组有5例经X线证实有颈椎2,3轻度移位。颈内动脉外伤性血栓形成后,可向上蔓延扩展 , 栓塞眼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等,并可延伸到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 梗死。本组8例经MRI检查得以证实。从生理上,儿童脑血管纤细,颅脑外伤后颅内血肿、脑 组织水肿等均可导致血管移位、拉长和扭伤、痉挛等,本组13例合并颅内血肿,5例合并有 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已在实验室中被证实[4]。国内有报告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在40%以上。本组19例(53%)腰穿证实有红细胞,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伤后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血液中的NE,5-HT,KCl明显增多,这些血管活性 物 质均可引起脑血管痉挛。血液流变学证实,脑损伤后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 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等均全面升高[5]。由于血液粘滞性增高,导致脑 血循环障碍。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脑损伤后脑血管的内皮细胞发生明显变性,细胞内细胞 核及线粒体破坏,形成大小不等囊泡,使血管狭窄。此外脑损伤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红细 胞ATP酶活性均下降。这些内在因素亦可以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
, 百拇医药
    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病情进展快且严重,死亡率、致死率较高,但及时诊断,早期恰 当治疗,术后恢复效果均比成人好。诊断方面:结合患者年龄,头部外伤史,尤其是合并 在颈部损伤史,体征意识上进行性加重,出现偏瘫、失语、癫痫、脑疝,在除外颅内血肿后 要考虑本病的可能。CT和MRI对本病的确诊有肯定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大面积脑梗死与脑 水 肿的鉴别。在CT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低密度灶边界清,多呈楔形或三角形,部位及范围与血 管分布有关。脑水肿的低密度灶边界模糊,周围常合并有脑挫伤。需注意的是,两者都可以 有占位的征象。在MRI上,大面积脑梗死可以清楚显示梗死的血管,而脑水肿则无血管梗死 。治疗方面:①立即开放呼吸道,保证正常的血容量及血氧饱和度。②及时纠正颈椎的错位 、骨折,适度牵引治疗。③手术方面强调及时清除颅内血肿。行去骨瓣外减压时,骨穿应尽 量靠近颅中凹底,范围也要稍大一些,而使得减压较充分,必要时甚至切除额极、颞极作内 减压术。脑梗死合并颅内血肿,在清除血肿后,是否作外减压或内减压术,要根据脑梗死 范 围及部位,是否合并脑挫裂伤,术中脑压的情况来定。本组有5例术后病情加重,CT证实 大面积脑梗死,加作去骨瓣外减压,其中2例因脑压仍高作颞极切除术。脑疝形成的患者, 须作小脑幕缘切开,海马、沟回复位,本组有7例作小脑幕切开,脑回复位术,其中4例为3 个脑叶,3例为整个大脑半球脑梗死,术后CT复查,有2例脑梗死范围缩小。梗死侧颈内动脉 穿刺,静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本组4例在去骨瓣外减压基础上行溶栓治疗 。术后CT复查,2例脑梗死范围缩小,我们认为对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栓塞者,溶栓治疗效 果较好。脑梗死后期患者还可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 颞浅 动脉贴附术等。④药物治疗方面,钙离子拮抗剂、激素、脱水剂、扩血管药物及神经营养药 物都有一定疗效。对于扩血管药物使用应慎重,本组有1例使用后继发出血性脑梗死,故建 议 最好3 d后使用,并注意病情变化。⑤其他辅助治疗:高压氧治疗,语言、肢体功能锻炼。 儿童生长发育期可塑性强,上述辅助治疗往往取得良好效果,本组5例失语患者在高压氧及语言功能训练后可以较流利讲话。预后:儿童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因其生理特点,早期 恰当地治疗效果较成年人明显好,所以在治疗方面应采取积极态度。本组有4例死亡病例 ,其中1例为大脑半球脑梗死,术后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术后并发出血性脑梗死、脑疝死亡 ,2例术后并发肺炎死亡,提示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与术后并发症关系密切,须 注意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金子满雄.急性期血肿摘除术.日独医报,1984,23(3,4):506

    2,陈建良.脑外伤与微循环障碍.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1993,4:192[ ZK)〗

    3,张剑宁,易声禹,吴声伶,等.刺激蓝斑对外伤性脑水肿发展的影响.中华神经 外伤杂志,1994,10:83

    4,刘佰运,王忠诚,吴建忠.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痉挛的发生机理研究.中华神经外 科杂志,1995,11:226

    5,张剑宁,易声禹,章 翔,等.脑损伤后血液流变学改变与丹参治疗作用.中华 神经外科杂志,1995.12:26

    (收稿日期:1999-03-2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