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4485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刘岩 龙云生

    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天津 300193

    关键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000115 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cute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是以突然视力障碍,视野象限性缺损、水平或垂直性偏盲及视盘水肿为特征的眼病。其发病较急,预后较差。我们1997年1月~1999年4月收治本病23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30只眼,其中男10例12只眼,女13例18只眼。16例为单眼发病,7例为双眼先后发病。年龄最小32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3.61岁。并发症:高血压5例,动脉硬化4例,脑梗塞2例,低血压3例,冠心病1例,糖尿病4例。
, 百拇医药
    1.2 诊断标准与病例选择条件

    诊断标准:①视力突然急剧下降,甚至失明。②典型视野缺损即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缺损、水平或垂直性偏盲。③眼底:视盘部分或全部苍白水肿,边缘不清。④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早期视盘缺血区荧光明显低于非缺血区,晚期该区因明显的荧光素渗漏而呈强荧光。

    凡具备上述诊断标准①~③纳入治疗病例。

    1.3 仪器和检查方法

    1.3.1 视力检查:用标准对数视力表。

    1.3.2 视野检测:①仪器:用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YZ-22型弧型投射视野计,背景亮度17LX,视标直径5mm,视标亮度58LX,距离330mm。②方法:患者于暗室内遮盖对侧眼,屈光不正者矫正视力后检测。嘱患眼注视视野计上的注视点,以小于每秒5°的速度由外向内移动视标,直至能认出视标为止,每30°子午线记录一次。同一患者治疗前后视野检查由1人完成。
, 百拇医药
    1.4 治疗方法

    ①葛根素注射液300mg加入5%葡萄糖液300ml,静脉滴注。患糖尿病者葛根素加生理盐水3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次为1疗程。两疗程间患者休息2天。

    ②针刺治疗 取穴:第一组为风池、太阳、睛明、球后、合谷;第二组为风池、太阳、上睛明、承泣、合谷。操作:除睛明、上睛明、球后、承泣用压针缓进法进针0.5~1寸外,余穴进针至常规深度后,行平补平泻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两组穴交替应用。

    ③西药:在发病2周内用654-2 注射液10mg、地塞米松5mg 球后注射,隔日1次,口服醋氮酰胺0.25g,每8小时1次。疗程中口服维生素Bco 1片、维生素C 0.2g、维生素E 0.1g、路丁20mg,均每日3次。

    2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2.1 视力

    治疗前后视力分布情况见表1。30只眼治疗前视力±s为0.286±0.241,治疗后±s为0.428±0.324。值0.1414,Σd4.24,Σd21.0326,t值6.335,P值<0.001。

    表1 治疗前后30只眼视力分布 时 间

    <0.05

    0.05~0.25

    0.3~0.6
, http://www.100md.com
    ≥0.8

    治疗前

    5

    13

    11

    1

    治疗后

    3

    6

    14

    7

    2.2 视野

    发病前有6只眼视力在0.1以下,未做视野统计比较。治疗前24只眼象限性缺损14只眼,水平偏盲7只眼,垂直偏盲3只眼。治疗后分别为11、5、2只眼。24只眼治疗前12个象限视野度数x —±s为34.93°±13.6°,治疗后12个象限视野度数±s为43.89°±13.82°。值8.94,Σd214.51,Σd230169.12,t值6.2,P值<0.001。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一支或数支后短睫状动脉阻塞或灌注不足,使视神经乳头及巩膜筛板前后视神经全部或部分失去血供所致〔1〕。有关文献报道其发病原因为:①血管退行性变;②血液粘稠度改变;③血压过低;④血管炎;⑤眼压升高。诊断上需与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乳头水肿、假性视神经炎、视盘血管炎相鉴别〔2〕。临床上,应尽早行视野检查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期改善视功能。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初期应用激素是必要和有效的措施,然而长期和大剂量应用激素可出现副作用并有较多禁忌症,停用激素后部分患者病情有“反跳”现象。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静滴中药葛根素并辅以针刺治疗本病,有缩短疗程,改善视功能,减少激素用量和无副作用等优点。

    葛根素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葛根除能解肌发表,升举清气外,还有解痉、行气活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糖、抗缺氧、促进细胞代谢,改善微循环障碍等作用〔3~6〕。由于葛根素在体内分布广且快,消除也快,不易积蓄,无代谢饱和现象等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7〕。据此,我们将其引申用于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 百拇医药
    睛明、上睛明、球后、承泣、太阳等穴位均位于眼区。睛明为手足太阳、足阳明之会穴,故取睛明有针一穴调多经之效。睛明、球后皆为明目之要穴。针刺以上诸穴可疏通眼区阻滞之经气而活血通络。合谷为手阳明经之原,手阳明经上行于面近眼区,刺之以通经明目。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之交会穴,针刺风池能够改善脑动脉的弹性和紧张度,调节脑血管张力,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8〕。针刺风池能够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的灌注,使血流速度增快,红细胞聚集减少,动、静脉比例好转,从而减轻脑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9〕。由于眼动脉为脑动脉的分支,因此针刺风池同样能够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视功能。

    通过本组病例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针药并举,是治疗本病较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叔仁,主编.临床眼底病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0~42
, 百拇医药
    2.陈伟奇.前段缺血性视乳头病变1例.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6(2):117~118

    3.雷载权,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上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29~337

    4.王晓青,傅 静.葛根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39~41

    5.程重高,李宏伟,徐理纳.葛根素对金黄地鼠脑微循环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1991,71(9):516~517

    6.姜秀莲,徐理纳.葛根素对小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药学学报,1989,24(4):251~254

    7.王淑君,姚崇舜,陈济民,等.葛根中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草药,1996,27(11):696~697

    8.袁晓军.针刺风池穴对脑血流的影响.中医杂志,1996,37(5):285

    9.陈邦国.针刺治疗脑血栓形成的微循环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97,16(2):13

    收稿:1999-07-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