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天津中医药》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51517
两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33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天津中医药》 2000年第1期
     作者:胡占盈

    单位:胡占盈(300122 天津市民族医院)

    关键词:

    天津中医000120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4-5392(2000)01-0031-01

    现将1995年至1998年间33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别选用石氏针刺治疗和西医对症治疗的针疗组与对症组各168例的治疗效果,观察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治疗对象:根据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和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分类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将1995年至1998年4月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均行体检:血、尿常规、血脂分析、心电图检查及颅CT检查。其中颅CT检查筛选椎基底动脉系栓塞缺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为中型、伴发疾病积分相似、既往病史积分相近者,然后再决定患者分入针疗组或对症组。
, 百拇医药
    在针疗组中不乏有早期经西医用消栓溶栓药物治疗后而无效者。入选前须具备停止用药后1月以上,方可进入针疗组,以增加两组疗效的可比系数。

    所观察的336例患者中,男186例,女150例;发病7~30天者148例,30~60天者165例,60天~2年者23例,平均45.8天;年龄46~50岁12人,51~60岁105例,61~70岁172例,71~76岁47例,平均64.3岁。

    1.2治疗方法:将33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统计学随机原则分组,每组各168人。

    针疗组:按石氏针刺疗法操作,每日针刺2次,10天为1疗程,休息10天后,继续施治5个疗程,历时3个月。治疗过程中,如患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须给予短时药物处理。

    对症组:对症处理施扩血管消栓溶栓药物,以静脉滴注为主,每疗程15天,休息15天后,再行第2疗程,共3个疗程,历时3个月。两组记录共为原始资料。
, 百拇医药
    1.3疗效判断: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积分统一判定标准。临床疗效评定的依据:1)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变化(功能改变)。2)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的转变提高(评定时的病残程度)。

    分别计算达到下列效果的倒数作统计学处理(X2,P值)。

    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

    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1分以上;

    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21分;

    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不足8分。

    2 结果

    2.1疗效:分别计算两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研究组标准。两组疗效比较见附表。
, 百拇医药
    附表 两种疗法治疗脑卒中疗效比较(%) 疗效

    针疗组

    对症组

    例数

    构成%

    例数

    构成%

    基本痊愈

    3

    1.79

    1

    0.59

    显著进步
, 百拇医药
    62

    36.9

    42

    25

    进步

    64

    38.09

    56

    33.33

    无变化

    39

    23.22

    69
, http://www.100md.com
    41.08

    合计

    168

    100

    168

    100

    2.2疗效观察:针疗组与对症组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

    2.3副作用:

    2.3.1石氏针刺疗法其特点之一是高强度的针刺提插泻法操作,可能会损伤局部循环的动脉支,出现皮下血肿。在168例中有12例皮下血肿。当出针时,须及时压迫穴位即可避免。对血肿,一般按压、冷敷3~5天后可自行消失,无须特殊处理。

    2.3.2针刺人中穴,进针稍慢,患者便有剧痛感,因而产生畏针现象而影响疗效。须注意手法,宜快速敏捷并及时协调医患共同意识。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研究康复效果,应重视康复的速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从针疗组中有显著进步的65例患者分析,其中在发病60天以内者占58.2%,年龄在平均年龄以下者占65.08%。提示对缺血性中风,用石氏针刺醒脑开窍法治疗,对发病60天以内康复速度快;年龄在64.3岁以下康复效果明显。

    3.2目前研究对象仍以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为主,石氏针刺治疗方法与西医对症治疗方法比较相对简便易行,临床可重复性强,经济费用有限,患者能够承受,故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3.3缺血性中风病位在脑髓,系神经系统;病变在气血瘀阻;疾病表现在中经络、中脏腑,即肢体瘫痪或意识障碍;治则宜标本兼顾、醒脑开窍。从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分析,醒脑开窍具有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改善血液的浓、粘、聚、凝状态,改善脑电活动,调节脑组织供血,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机理,改变了由于西医自身的局限性对这一类疾病的治疗基本上仍处于对症治疗的局面,开拓了治疗中风病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收稿日期:1999-11-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