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52377
伤寒病与六经辨证
http://www.100md.com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姜元安 张清苓 李致重

    单位:姜元安(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张清苓(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李致重(中国中医药学会 北京 100029)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伤寒病;杂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000102 摘 要:六经辨证是适用于多种外感热病还是伤寒病?六经辨证是否同时既适用于伤寒病又适用于杂病?涉及到如何看待《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方法及六经辨证论治体系。通过对《伤寒论》一书性质的探讨,认为《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方法及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只适用于狭义上的伤寒病。

    分类号:R222.2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and LiujingBianzheng
, 百拇医药
    Jiang Yuan'an,Zhang Qingling,Li Zhizh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ABSTRACT:Whether LiujingBianzheng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six channels) fits for many a kind of febrile diseases due to external affection,or fits for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Or,whether it fits for all diseases of internal medicine,not only those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agents? These ques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how to look at the method of LiujingBianzheng and system of LiujingBianzhenglunzhi (de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six channels) in the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Through a discussion on the essence of this classic,it was thought in the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the method and system of LiujingBianzheng fit for only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in a narrow sense.
, 百拇医药
    KEY WORDS:LiujingBianzheng;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分化为现今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关于《伤寒论》一书的性质,五版统编教材[1]谓:“《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协编教材《伤寒论讲义》[2]则谓:“《伤寒论》是主论外感伤寒,兼论内伤杂病,其所见者大,所括者广,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以上两种看法基本上能反映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其相同之处为均认为《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之专著,不但论外感病,而且论杂病。不同之处为,前者认为是涉及多种外感疾病,而后者认为只是外感伤寒病。这里要引发的问题是,《伤寒论》一书是专论外感伤寒病还是多种外感热病?是否同时兼论外感与杂病?因为这涉及到如何看待《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及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 百拇医药
    1 伤寒病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

    《伤寒杂病论》原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据此可以认为伤寒病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之一。

    那么,《伤寒杂病论》中所谓的伤寒病是什么呢?认识这一问题,要有历史的观点。《素问.热论》中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从广义的角度将各种外感热病归属于伤寒。但是这种归类方法过于笼统,不利于深刻认识外感热病。因而在《难经.五十八难》中对外感热病作了进一步的分类,谓:“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从而将伤寒病限定在一个比较明确的范围内,也就是今天所称的狭义伤寒。张仲景是在继承《素问》、《难经》等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而撰写《伤寒杂病论》的,其对伤寒病的认识必然也要受到它们的影响。
, 百拇医药
    《伤寒论》引《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凛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因此,以冬伤于寒为主而引发的外感热病过程就是《难经》所谓的狭义伤寒。而从《伤寒论》的内容看,狭义伤寒显然是其主要的研究对象。虽说文中亦间有叙及“温病”等其他外感热病,但只是作为鉴别之用。如原文第6条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指出了外感热病初期伤寒病与温病的主要区别点。

    《小品方》是当时与《伤寒论》同样广为医家习读之书。宋.林亿等在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中说:“臣曾读唐令,见其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延之《小品》。”《小品方》一书虽然早已亡佚,但在唐以前却被医家们广为抄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九》引曰:“《小品》曰: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疗之疾,天行温疫是毒病之气。而论疗者不别伤寒与时行温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小品方》中通过“考之众经”,证实了伤寒与温病“其实殊矣”。这都说明了在仲景时代,伤寒与温病的区分已经是非常明确的了。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时当然不会将伤寒与温病等其他外感热病混为一谈而仍以广义伤寒立论。因此,《伤寒杂病论》中所论述的伤寒病无疑为狭义伤寒。
, http://www.100md.com
    但是,从《伤寒杂病论》中分化出来的《伤寒论》是否仍包含杂病在内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要搞清楚王叔和为什么要整理《伤寒论》。

    2 王叔和与《伤寒论》

    宋.林亿等在校定《伤寒论.序》中言:“晋.皇甫谧《甲乙针经》云:……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这段引文并未说明王叔和在整理《伤寒论》时是否得见《伤寒杂病论》全书。但现今较为通行的说法均认为《伤寒杂病论》问世后不久,即遭兵火战乱之洗劫而散失不全,后经晋.王叔和收集并整理成册,名为《伤寒论》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认识是导致认为《伤寒论》是兼论伤寒与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认识之前,有必要先认识一下王叔和其人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
, 百拇医药
    在文献中最早提到王叔和的是皇甫谧(公元215~283年)的《甲乙经.序》:“汉有华佗、张仲景。……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马继兴先生在其所著《中医文献学基础》中认为:该序文写于公元256年,即魏.甘露元年之后,序中不将王叔和与汉时的张仲景等人并称,而列为“近代”,亦即指王氏系三国时(公元220年以后)任太医令之职。至少说明了王叔和之生平年代与张仲景(公元150~219年)相去不远。

    《太平御览.卷七二二》提及“卫讯好医术,少师仲景”,证明卫讯为张仲景弟子。而《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则说:“河东卫讯记曰:……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据《医心方.卷二十九》,王熙即王叔和)。故而可知王叔和与张仲景弟子曾有交往。因此,马继兴先生及许氏[3]都认为,作为三国之时魏太医令的王叔和完全有条件和机会亲睹《伤寒杂病论》全书。所以,王叔和并非是从经兵火战乱洗劫后散失不全的《伤寒杂病论》中收集整理了《伤寒论》。
, 百拇医药
    王叔和为什么要整理《伤寒论》?回答这一问题还必须回到伤寒病上来。从张仲景自序所言其宗族二百余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一事实,可以清楚地说明,在《伤寒杂病论》问世之前,由于对伤寒病尚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疗效明确的治疗,所以由伤寒病所致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基于这一实事,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而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中论伤寒病部分以六经辨证之法系统地把握了伤寒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方药以有效地治疗伤寒病。《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对伤寒病的认识和治疗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事实上,从张仲景时代至少一直到宋代,伤寒病都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外感热病。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曾说:“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不能钻仰。”宋.林亿等受朝廷之命而校定医书,仍认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而“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身为太医令的王叔和不能不注意到伤寒病的严重危害,也不能不注意到《伤寒杂病论》对于伤寒病的贡献。但是,在《伤寒杂病论》中,伤寒与杂病同论,而且是“先论后方”的体例,再加上论伤寒病时按三阴三阳的排列形式尚未被当时的广大医家熟知和普遍运用[4],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家们对伤寒病发病规律的系统认识和对伤寒病治疗方药的有效运用。因此,如何有效地传播张仲景针对伤寒病所确立的辨证论治体系,就成了王叔和的主要任务。《伤寒例》中说:“伤寒之病,逐日浅深, 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道出了王叔和刻意从“仲景旧论”中将伤寒病部分整理出来的良苦用心。“张经王传”功不可没。无怪乎宋.林亿等称“自仲景于今八百年,惟王叔和能学之”。
, 百拇医药
    3 伤寒病与六经辨证

    前述对《伤寒论》一书性质的论证,明确《伤寒论》是一部专门论述以外感风寒邪气为主的外感热病(狭义伤寒病)的专著,有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六经辨证方法及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六经辨证是仲景为伤寒病而确立的行之有效的辨证方法。“辨证是方法,论治是目的。从科学意义上说,任何方法都是根据其作用客体的性质特点而建立的,辨证方法也不例外”[5]。根据伤寒病由表入里,以次浅深的发病特点,六经辨证首先确立了三阴三阳作为辨证纲领。由于三阴三阳所属的脏腑经脉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以及所含阴阳气的多少不同,决定了在同一风寒邪气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病理反应并引起不同的发展变化。所以,张仲景针对伤寒病而确立了以三阳三阴为主的六经辨证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将伤寒病分别归属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不但明确了伤寒病由阳入阴,由表入里的发展变化规律,而且进一步阐明了伤寒病发病过程中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各自的发病特点,以及六经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运用六经辨证方法能够正确地判断和把握伤寒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仲景制定了一系列配伍精炼、疗效明确的方剂以治疗伤寒病过程中的各种不同证候,从而形成了理法方药兼备的一个完整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这一体系对于伤寒病的认识和治疗无疑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 http://www.100md.com
    由于六经辨证方法及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专门针对伤寒病而确立的,所以,在以伤寒病为主要外感热病的时代,医家们主要是围绕伤寒病这一中心来研究六经病证及伤寒方的临床运用,而对于六经辨证的认识并无多大歧义。如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从寒毒立说,强调阳气的重要性;许叔微《伤寒发微论》从伤寒病自表入里出发,提出“伤寒须早治,须是随病浅深,在表在里,早为治疗”;郭壅《伤寒补亡论》强调“经络为先,证脉为次”,而对伤寒病之证治加以补充;朱肱《类证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等。但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以温热邪气为主的外感热病逐渐取代了以风寒邪气为主的外感热病,医家们逐渐认识到《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方法及其辨证论治体系并不适用于温热病,因而开始研究并寻求温热病自身的辨证方法及辨证论治体系。

    与此同时,伤寒学家们则开始研究《伤寒论》在伤寒病之外的作用以期进一步弘扬仲景学术。自明代以来,以方有执为代表的医家们开始认识到《伤寒论》中的许多方剂不独可以有效地运用于伤寒病,也可以有效地运用于内伤杂病,于是便开始了有关六经实质之争。迄今为止,关于六经实质的见解,王氏等人综合各种见解,撰文认为已有41说之多[6]。但有关六经实质之争,最初则是为用《伤寒论》方剂治疗杂病寻求理论依据。方有执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用伤寒方治杂病,但他认为:“六经者,犹儒家六经之经,犹言部也。部犹今之六部之部。……天下之大,事物之众,六部尽之矣。人身之有,百骸之多,六经尽之矣。由此观之,则百病皆可得而原委。”因此,刘渡舟教授说:“方中行也认为《伤寒论》是论病之书,非为伤寒一病而设”[7]。而柯韵伯则认为:“仲景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纪,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因而柯氏明确提出“盖伤寒之外尽杂病,病不能脱六经,故立六经而分司之”。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医家们跳出三阳三阴而从各自的角度对六经实质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其实是为用《伤寒论》方剂治疗杂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氏等医家为了重新阐述六经的作用,就不得不指责王叔和之撰次仲景《伤寒论》,而开始了《伤寒论》错简之说。
, http://www.100md.com
    尽管《伤寒论》是专门论述伤寒病的。但人分男女,体有强弱,感邪虽同,发病则异,而且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所以,《伤寒论》中又不可避免地讨论了一部分杂病的内容。作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伤寒论》中的许多方剂确实也可以被用来治疗杂病,这并不是后世医家们的发明,而是仲景自己当时就已经这样做了。《金匮要略》中有41首方剂与《伤寒论》方重复(即在张仲景之时,这41首方剂就既能用来治疗伤寒病,又能用来治疗杂病),就已充分证明这一事实。但是,决不能因为《伤寒论》中涉及了部分杂病的内容,或因为其部分方剂亦可以用来治疗杂病而认为《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既可以辨伤寒,又可以辨杂病。

    事实上,同样一个方剂,用来治疗伤寒病与治疗杂病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在伤寒病中,小青龙汤是用来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而在杂病中,则用来治疗“支饮”,二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又如,在伤寒病中,小建中汤是用来治疗虚人伤寒之“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在杂病中则用来治疗“虚劳”诸证,其临床表现也是不完全相同。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如果仅仅因为《伤寒论》中的部分方剂可以用来治疗杂病而认定《伤寒论》之六经辨证也可以适用于杂病的话,那么,《伤寒论》中的方剂(如白虎汤、麻杏石甘汤等)可以用来治疗温热病,岂不也可以认为六经辨证又适用于温热病了吗?事实是,明清以来发展而形成的温热病辨证论治体系已经明确了六经辨证及其辨证论治体系并不适用于温热病。
, 百拇医药
    研究《伤寒论》六经辨证及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时,人们往往忽略了从方法学角度研究六经辨证方法的产生及特点。辨证方法的产生并将其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始于《伤寒杂病论》。从张仲景所创立的六经辨证方法及脏腑经络辨证方法来看,中医学的辨证方法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针对性,即每一种辨证方法都是针对具有不同发病学特点的疾病而设立的,如六经辨证用于伤寒病,脏腑经络辨证用于杂病。二是系统性,即每一种辨证方法都能涵盖一大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各个方面,从而确保对该病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从辨证方法入手,才能正确地理解辨证论治体系的精髓,领会辨证论治体系的适用性,才能真正认识中医的辨证论治特点而提高辨证论治的能力和水平。也只有从辨证论治体系来认识病、证、方、药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方剂在辨证论治体系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而不是唯“方证相对”而论。

    所以,学习和研究《伤寒论》,除了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伤寒病的辨证论治外,还要通过伤寒病正确理解和掌握六经辨证方法及六经辨证论治体系,这对于真正理解中医辨证论治特点和提高中医辨证论治能力与水平是极为有意义的。■
, 百拇医药
    基金项目:1999年度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姜元安,男,37岁,医学硕士,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李培生.伤寒论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

    2 聂惠民.伤寒论讲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9

    3 许亦群.王叔和整理仲景著作情况初探.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4):19~20

    4 刘渡舟,钱超尘.伤寒论临证指要.文献通考.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48~55

    5 张清苓.论《金匮要略》基本学术思想及辨病与辨证.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4):7~10

    6 王庆国,李宇航,王 震.《伤寒论》六经研究41说.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23~30

    7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

    (收稿日期:1999-06-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