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52654
“思伤脾”与“脑肠肽”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张燕梅

    单位:张燕梅(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院中医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关键词:思伤脾;脑肠肽;CRF;5-HT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000103 中图分类号:R2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00)01-0070-02

    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灵枢.本神》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中医学把人体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变化,即喜、怒、忧、思、恐称之为五志,并分属于五脏,脾在志为思。就是说,正常的思虑、思考是建立在脾气旺盛,气血生化之源充足基础上的。而且,正常的思虑、思考不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当思虑、思考太过,才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最主要的是影响脾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或气结,使脾主运化、升清的功能失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头晕目眩等临床病理表现,即“思伤脾”。
, http://www.100md.com
    思虑、思考,是大脑思维活动的一部分,是脑的功能。中医学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思出于心;而脾应之”,认识到大脑与胃肠道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内在联系。“思伤脾”理论直接揭示了这种联系。近代胃肠生理学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也开始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对胃的分泌和运动有影响。1833年William Beaumonut在观察带瘘管病人的研究报告中率先提到“凡是压仰或者干扰神经系统的恐惧、愤怒都可引起胃分泌的抑制和明显延缓胃的消化和排空[1]”。1897年美国的消化生理学家W.B.Cannon在一次胃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中观察到情绪对胃运动的影响,首先提出大脑与胃运动联系的概念[2]。本世纪初Cannon叙述过一只雄猫当发怒时,其胃的运动就停止,当安静后胃的运动又恢复[3]。说明大脑与胃运动功能的重要联系。到了1931年美国的Von Euler 和Gaddum在实验中意外地发现,在脑和小肠提取物中都含有一种活性相同的物质,它能刺激兔离体空肠平滑肌收缩,并命名为P物质。这是第一次在脑和肠同时发现的生物活性肽。近20年来,至少发现有20种胃肠多肽也同时存在于大脑组织中,人们把这种胃肠和神经系统双重分布的肽类称之为“脑肠肽”。
, 百拇医药
    Dockray[4]指出,肽在脑和胃肠道内双重分布的现象,从比较生物学的研究来看,早在无脊椎动物的原索动物(protochordate styela)体内就已存在,在胃上皮细胞和神经节中就含有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等。同时,Pearsa[5]提出,胃肠道的肽类分泌细胞和脑内的肽类神经元在胚胎发生上是共同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说明这是一种在动物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特征,它的存在反映了胃肠系统和神经系统在起源、发生上的内在联系,正是这种联系和在脑内存在高浓度脑肠肽的事实,可以看出脑肠肽不仅在外周广泛调节着胃肠道的各种功能,而且在中枢也参与对胃肠道生理活动的调节。更重要的是,它表明在体内、内分泌和神经两个调节系统,可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合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而起作用[6]。最近15年研究发现,胃肠运动除了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进行调节外,还有种类繁多的脑肠肽从中枢和外周调节着胃的运动功能。来自脑干的单胺能神经元有大量的轴突末梢集中投射到控制着胃肠运动的初级交感和副交感中枢,而且某些肽类与一些单胺类物质同时并存于同一神经元中,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活动调节的复杂性。
, http://www.100md.com
    “思伤脾”完全符合“脑肠肽”理论,认为过度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精神过于集中就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出现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而致不思饮食,纳食减少,即中枢脑肠肽对胃肠分泌和运动的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是一种中枢脑肠肽物质,对胃肠运动起着抑制作用。曾有人给狗侧脑室注射CRF发现,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和降低大鼠的摄食[7]。最近,Y.Tache研究了CRF对清醒大鼠流体食物胃排空的中枢作用,发现脑池内注射CRF(63~210pmol)可以减少胃排空的37~80%[8],并有剂量依赖关系。他们进一步实验证明,脑内CRF还能抑制由TRH类似物RX77368和2脱氧葡萄糖所兴奋的胃收缩活动。H.J.Lenz不久前再次证实了清醒大鼠侧脑室注入CRF可明显抑制胃的排空和延缓小肠的转运[9],故称CRF为强力厌食剂。

    过度思虑、思考,是一种不良、持续的紧张刺激,有时还会出现情绪的抑郁。曾有证据表明,持续紧张刺激会引起脑中5-HT增加,5-HT可引起CRF释放[10],因而导致食欲减退、胃肠消化功能减退;情绪抑郁时可抑制食欲,同时也可减弱或消除胃酸的分泌[11]
, 百拇医药
    这些结果表明,神经中枢是通过某些递质或肽类物质抑制机体的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这些也正是“思伤脾”理论的客观、可靠的依据。

    作者简介:张燕梅(1959-),女(汉族),山西省新绛县人,内蒙古医学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中药与胃肠激素研究。

    参考文献

    [1]Semba,J. and Fuili,K.Effects of central neurous regulation of motility of alimentary canals in dogs. in Integrative Control Functions of the Brain. Vol.1. 1978,267.

    [2]Cannon,W.B. The movement of the stomach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Rontgen rays. Am. J. Physiol,1988,1.360.
, 百拇医药
    [3]Cannon,W B. The movement of the intestine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Rontgen rays. Am. J. Physiol,1902,6:251.

    [4]Dockray, G. J.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of the gut hormones.Fed. Proc,1979,38:2295.

    [5]Pearse,A.G.E.et al. Embryology of the 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 and its reiationship to the common peptides. Fed. Proc,1979,38:2288.

    [6]朱文玉.神经与胃肠道肽类的关系.生理科学进展,1980,11:259.
, 百拇医药
    [7]Vale,W.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41-residue ovine hypothalamic peptide that stimulates secretion of corticotropin and beta endorphin. Science,1981,213:1394.

    [8]Tache, et 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ction of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to inhibit gastric emptying in rats.Am. J. Physiol,1987,253:241.

    [9]周吕.胃肠运动与脑肠肽.胃肠生理学.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25.

    [10]周吕.食欲中枢与摄食的中枢调控.胃肠生理学.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87.

    [11]Knoturek. SJ. Scientific of Gastroenterology (Duthie HL,et al,eds) Churchill Livingstone,1979.133.

    收稿日期:1999-06-29

    修回日期:1999-08-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