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53520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癫痫
http://www.100md.com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张卫清 唐吉友 迟兆富(审校)

    单位:250012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000131 迟兆富审校

    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与谷氨酸受体结合,在癫痫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谷氨酸受体的研究表明,谷氨酸受体存在两种类型[1]: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n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iGluRs)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mGluRs )。前者包括NMDA 、AMPA和KA受体,直接与离子通道相连,中介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后者是一个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家族,通过胞内各种信使物质的变化介导多种反应[2],如神经发育、神经元死亡、突触可塑性、空间学习能力等。由于iGluRs发现较早,谷氨酸的突触后兴奋机理得到广泛认可。随着对mGluRs的研究,谷氨酸的突触前机理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受到普遍关注。现就mGluRs的分型、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机理进行综述。
, http://www.100md.com
    1 mGluRs的分型

    1991年,从大鼠小脑cDNA库中克隆出第一个mGluRs 分子基因mGluR1a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到目前已克隆出8种,分别命名为mGluR1~mGluR8。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信号转导机理及药理学特性,将mGluRs分成三组[3],第1组包括mGluR1和mGluR5,第2组包括mGluR2和mGluR3,第3组包括mGluR4、mGluR6、mGluR7和mGluR8。 同一组内mGluR的氨基酸约有70%的序列同源,不同组之间只有约45%的序列同源。有关人的mGluRs,除mGluR6外,其他几种mGluRs均已克隆出来,但人的克隆受体与体内自然表达受体之间的关系还未确定。
, http://www.100md.com
    2 mGluRs 的生理和药理学作用

    mGluRs 广泛存在于各种神经元、胶质细胞及神经纤维上。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既存在突触前受体、也存在突触后受体。突触前效应既可表现为突触前抑制,又可表现为突触前增强。突触后效应既可为兴奋效应,又可为抑制效应[4,5]。同时,mGluRs对iGluRs 有调节作用,可以加强或抑制iGluRs介导的效应[6]。有实验表明,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的产生均有mGluRs的参与,所以mGluRs与突触可塑性有关[7]。药理学研究表明[2],在所有能激活mGluRs的兴奋性氨基酸中,有几种也可作用于iGluRs。如使君子酸(QA)、鹅膏蕈氨酸(ibotenate,Ibo)和谷氨酸。但是,作为iGluRs 的强激动剂NMDA、AMPA和KA,对所有克隆的mGluRs没有作用。QA对于1组mGluRs的激动作用最强,苯甘氨酸的许多衍生物是1组mGluRs的特异性强的拮抗剂,如4C3HPG(4-Carboxy-3-hydroxyphenylg-lycine)。对2组 mGluRs的激动作用最强的激动剂是DCG-IV[2s,1'R,2'R,3'R-2-(2,3-Dicarboxyclyclopropyl)glycine],QA的激动作用很弱。一些苯甘氨酸的衍生物如4C3HPG也是2组受体的激动剂。3组受体的高亲和力特异性激动剂是L-AP4(L-amino-4-phosphonobutyrate)。激动1组受体[1],可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兴奋磷脂酶C、磷脂酶D和磷脂酶A2;增加磷酸肌醇转换率;促使细胞内钙库释放;可以抑制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和K+通道,但在某些部位仅激活K+通道。激动2组、3组受体[1],均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降低细胞内cAMP浓度,并且抑制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但是二者的作用强度有差异。实验表明[8],2组受体强烈抑制 forskolin对cAMP产物的激活作用,而3组受体的抑制作用不超过50%。
, http://www.100md.com
    3 mGluRs参于癫痫发作及机理

    许多实验表明,1组mGluRs的活动主要表现为兴奋性神经毒性,与癫痫的启动、传播、维持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有关。海马内高剂量注射或体循环给予1组受体激动剂1s,3R-ACPD ( 1s,3R- aminocyclopentane-1,3-dicarboxylic acid )可以致鼠惊厥发作及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丢失。这种损伤作用可被NMDA受体拮抗剂减轻[9,10]。在鼠海马切片,1组受体激动剂DHPG(S-3,5-dihydroxyphenylglycine) 可以加强印防已毒素(picrotoxin)诱发的癫痫样放电,使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加。随后放电持续时间(burst duration,BD)渐进性延长,由原来的250 ms~520 ms, 延长为1 s~5 s。此效应在激动剂撤除后仍持续存在。提示1组受体参与癫痫发作,并引起神经元放电持续时间延长。为什么短暂的1组受体激活可以引发较持久的癫痫活动及长时程自动电位的改变呢?进一步实验表明,蛋白合成抑制剂可以显著抑制DHPG引发的BD延长效应[11]。因此说明,1组受体的活动诱发了一种蛋白合成过程,这是1组受体参与癫痫活动维持的基础。有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过程涉及到蛋白合成,而神经元环路的可塑性可以成为癫痫反复发作的病因。所以推论,1组受体与癫痫敏感性形成有关。1组受体拮抗剂4C3HPG下丘微量注射,可以抑制听源性癫痫易感鼠的发作[12],从而进一步证实,1组受体与癫痫发作密切相关。1组受体参与癫痫发作的可能机理有:(1)激活磷脂酶C,促使磷酸肌醇水解,细胞内钙库释放。胞浆内高钙,在突触后可导致兴奋性毒性损害;在突触前加速谷氨酸释放,引发癫痫活动。(2)1组受体可以调节iGluRs的活动,增加NMDA的毒性作用。(3)蛋白合成机理。(4)一氧化氮合成增加可能也与之有关。
, http://www.100md.com
    4 mGluRs参与抗癫痫发作及其机理

    2组、3组受体激动后,有抗癫痫发作作用。电生理实验表明[13],2组、3组受体激动剂可以使诱发阵发性去极化飘移(PDS)的阈值升高,使PDS的电位幅度、持续时间减小;使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s)的峰值下降。在鼠电点燃模型[14],2类受体激动剂1s、3s-ACPD可显著提高癫痫发作阈值,有效抑制癫痫发作程度。其作用机理与抑制神经元去极化导致的谷氨酸释放有关。实验还比较了1s、3s-ACPD 与 NMDA 受体拮抗剂D-CPPene对点燃过程的抑制作用,发现此二药效力相同。杏仁核局部注射3组受体激动剂L-AP4[15],可显著提高鼠癫痫大发作阈值,显著抑制发作程度。这一效应可被3组受体拮抗剂抑制。实验还表明,L-AP4可以抑制突触前谷氨酸释放及阻断突触前Ca2+通道,说明3组受体的抗癫痫作用与之有关。Tang等报道[12],下丘注射2组受体激动剂1s、3s-ACPD或3组受体激动剂L-丝氨酸正磷酸盐(L-Serine-O-Phosphate)均能有效抑制听源性癫痫易感鼠的惊厥发作。有关2组、3组受体抗癫痫发作的机理,认为与降低细胞内cAMP浓度,抑制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有关。激动突触前受体,减少谷氨酸释放;激动突触后受体,通过cAMP途径减轻神经毒性。
, 百拇医药
    然而,有许多实验表明,2、3组受体的药理效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3,12,14]。在低剂量时,随激动剂剂量的增加,抗惊厥作用逐渐加强;达到某一剂量浓度时,抗惊厥作用最强,随后随着剂量的加大,抗惊厥作用反而减弱;加大到某一高剂量浓度时,反而有致惊厥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激动剂专一性不够强,在mGluRs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各亚型受体协同作用的结果。

    5 小结

    多年来,人们试图开发通过调节iGluRs的药物来保护神经元,拮抗癫痫发作。然而临床实验表明,iGluRs拮抗剂的抗癫痫作用不大,但却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从而限制了此类药物的应用[1]。mGluRs的研究,为治疗癫痫开辟了新的前景。总的说来,1组受体拮抗剂,2组、3组受体激动剂均有抗癫痫作用。但在体内各亚型共存的情况下,选择何种激动剂或拮抗剂?何种剂量才能产生最佳抗癫痫作用?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无疑,开发高选择性的mGluRs激动剂和拮抗剂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 mGluRs,以便为临床服务。
, 百拇医药
    参 考 文 献

    1,Löscher W.Prog Neurobiol,1998,54:721

    2,Pin JP,Duvoisin R.Neuropharmacology,1995,34:1

    3,Attwell PJE,Koumentaki A, Croucher MJ, et al.Brain Res,1998,787:286

    4,Takahashi T, Forsythe ID,Tsujimoto T,et al.Science, 1996,274:594

    5,Herrero I,Miras-Protugal T,Sanchez-Prieto J.Nature,1992,360:163
, 百拇医药
    6,Glaum SR, Miller RJ.J Neurophysiol,1993,70:2669

    7,Shigemoto R,Abe T,Nomura S,et al.Neuron,1994,12:1245

    8,Tanabe Y, Nomura A,Masu M,et al.J Neurosci,1993,13:1372

    9,Sacaan AI, Schoepp DD.Neurosci Lett,1992,139: 77

    10,Mcdonald JW, Fix Ax,Tizzano JP,et al.J Neurosci,1993,13:4445

    11,Merlin LR, Bergold PJ, Wong PK,et al.J Neurophysiol,1998,80:989
, http://www.100md.com
    12,Tang E, Yip PK, Chapman AG,et al.Eur J Pharmacol,1997,327:109

    13,Burke JP, Hablitz JJ.Neurosci Lett,1994,174:29

    14,Attwell PJ, Kaura S, Sigala G.Brain Res,1995,698:155

    15,Abdul-Ghani AS, Attwell PJ,Singh Kent N,et al.Brain Res,1997,755:202

    收稿1999-03-29 修回1999-09-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