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07995
中国始皇帝——赢政的心理动力学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2000年第2期
     作者:施琪嘉

    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精神科教研室 430030 武汉

    关键词:秦始皇;秦朝;心理动力学

    德国医学000223 【摘要】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为中国首次统一后的帝国,由中国始皇帝赢政-秦始皇所建立。它建都于今天的陕西。在宰相李斯的帮助下,秦始皇建立了苛刻的秦法,将大权集于一身,改革度、量、衡,统一文字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对秦始皇的行为作出解释。

    【Abstract】 The Qin (Ch'in) dynasty, which ruled from 221 to 206 BC, established the first centralized imperial administration in China,the young Qin king adopted the title Shi Huangdi (Shih Huang-ti, First Emperor) of the Qin dynasty. The Qin state center in present-day Shaanxi (Shenxi). With the help of his chief minister, Li Si (d.208 BC), he set about applying to the whole empire the centralized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at had been a source of Qin strength. Qin rule brought a new uniformity to weights and measures and coinage, standardiz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s. Qin Shihuang had tried to enforce uniformity of thought by proscription of philosophic debate. He played a unneglected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In this context we try to give Qishihuang another understanding way by the view of psychodynamics.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Qin Shihuang Qin Dynasty Psychodynamics

    秦始皇赢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1],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而把古时的皇与帝合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不过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过于苛刻,称秦朝为暴秦,秦始皇实施的政策为暴政。相书曰“蜂鼻长目,鹘膺豺声”,“长目,隆鼻者”阴鸷,加上其“狼音豺声”更能显其刻薄少恩的特点,但任何人的性格形成及其成年的行为模式都不是偶然的。本文将从赢政的重要生活史出发,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讨论秦始皇的性格形成原因及其历史行为根源。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1.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中国,创建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皇帝权高至上,独断一切,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

, 百拇医药     2.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

    3.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暴虐行为

    1.焚书坑儒。

    2.严刑苛法。

    3.无休止地征用全国的人力和财力,北征匈奴、南征岭南、修筑长城、开凿弛道、广造宫殿、大修陵墓。

    秦始皇的身世

    1. 秦国的情况 秦国原是处于西方偏僻地区的一个小国,商鞅变法后特别是西收巴蜀后,秦国之富有,已经远超过山东各国。秦国强调以武立国,秦孝公是现代秦国的开创者,后来几世s秦王的开疆辟地,日益富强,都可说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 http://www.100md.com
    2. 秦始皇之父的背景 史书记载,秦始皇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即公元前259年壬寅)正月。其时始皇之父子楚(异人)作为人质居于赵国,异人为秦昭襄王的儿子赢柱与妃夏姬之子。他有如下的背景:

    他是王孙,不是公子,他祖父秦昭王在位,父亲安国君只是太子,这中间隔了一层,他祖父根本想不起他这个人;安国君有成群的姬妾和儿女,异人的亲生母亲夏姬甚不得宠,经年都见不到安国君一面,所以他不但是庶出孽孙,而且是个不受喜爱的孽子,祖父和父亲心中压根就没有他这个人。

    3. 大商人吕不韦其人 阳翟人,以贩卖海盐起家,生意遍布天下,货殖范围除在齐国的盐田铁矿外,还兼营巴蜀和楚国的木料、药材,以及赵、魏的大宗粮食生意,控制着赵国粮食市场和大批田地,在中原的赵、齐等国靠货殖强国,商人地位十分重要,吕与赵王的私交很不一般。

    吕不韦现在准备作另一项庞大的投资。他想到在异人出质时,昭襄王还在位,孝文王赢柱为太子有爱妃为华阳夫人,膝下无子。吕怂恿异人取悦华阳夫人,认为嫡嗣,他愿作投资,即在赵国让异人广结宾客,并同时表达自己思念华阳夫人的意向,然后吕西行诣秦,替异人活动。在此前,两人达成协议,一旦计果得成,他日当与共秦国。吕到达秦国后,通过白夫人撺掇华阳夫人:“夫人无子,亟宜择贤过继,若待至色衰爱弛,尚且无嗣承立,悔何可及?今异人出质赵国,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乘此机会,立异人为嫡嗣,请令归国,是异人必感德不忘,夫人亦终身有靠,一举两得,莫如此策”。 华阳夫人大为感动,令人转告太子,破符为约,立异人为嗣子[2]
, 百拇医药
    吕不韦的下一步是设计让异人爱上自己的一个歌妓,当异人请求要与她结婚时,吕言明要扶该歌姬为正,若生男孩,则要立其为嫡嗣。子楚答应此条件后得以与其成婚,史称玉夫人,8个月后玉夫人生下赢政。(《吕不韦传》:“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悦之,……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赢政在赵国长到4岁时,秦国攻打赵国他们所居地邯郸,吕不韦买通监守他们的人使赢柱逃回了秦国。回国不到6年,秦昭襄死,赢柱即位,这才将赢政母子接回。赢柱1年后死亡,子楚即位,历史称其为秦庄襄王,他在位3年,这时秦国的政权实际为“秦吕”两人所控制。尊华阳王后为太后,生母为夏太后,楚玉夫人为王后,立赢政为太子。

    秦始皇家谱图

    秦王卒,谥号庄襄王,时为庄襄王三年五月丙午。嫡长子赢政立,尊王后为楚玉太后,封王弟成为长安君,暂不赴封地,在夏太后宫中抚养。
, 百拇医药
    4. 赢政之母玉姬 自庄襄王去世后,本为歌姬出生、年轻守寡的楚玉王太后就不肯放过吕不韦,这时赢政的亲生母亲年纪不过30岁,与自由出入宫殿的吕不韦私通只不过是旧情复燃,吕不韦对其强烈的性的欲望深感不支,一方面是年龄不饶人,另一方面,也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对赢政的影响,吕于是从自己侍从中找到一个替身(),以太监身份送给太后,后者如鱼得水,与生了2个儿子[1]

    赢政在13岁时即位为秦王,人称赢政。按规定,需及加冠(满20岁)方能正式加冕,在此前8年间国家大权由吕不韦一手把持。

    心理动力学分析

    赢政刚愎的性格形成与未解决的娥底浦斯情结有关 梅朗莉*克莱认为,娥底浦斯情结的产生早于性蕾期。就赢政的童年经历来看,是符合此点的。我们不能断定生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孩子就没有创伤,事实上赢政4岁前的经历就充满了创伤:虽然其父亲异人有成为公子的可能,在赵国首都邯郸的生活也不成问题,但“人在异乡为异客”,赢政自小作为人质的儿子,还背上了不清白的血统,自然倍受他人的白眼,儿时的玩伴经常以“杂种”而耻笑之。而给予他世间地位权势的父亲庄襄王,看他的时候一定不会有好脸色。事实上因为他的出生变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异人有意延迟将其母子接回咸阳,并善待与以前齐国歌姬所生的儿子成。其4~10岁与母亲独自生活在赵国的邯郸度过,可以想象母亲作为其多么重要的客体!父亲的不在也导致了赢政对母亲的在娥底浦斯期各种需求的满足,他没有父亲这个竞争对象,母亲当时贵为秦国公子的夫人,也比较收敛,尚能竭其所好满足赢政,但在这种未松解母子共生的二元关系中,通过玩伴时常的嘲笑、母亲经常教导他如何学做一个公子、不能给父亲丢脸、强化父亲的形象、加上自己的想象使得赢政在幻想中发展了其娥底浦斯情结。我们知道,娥底浦斯的欲望与阉割恐惧和负疚感的发生有关,对男孩而言来自于父亲的娥底浦斯性阉割恐惧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阻碍,由于早期的无能(断乳、控制大便)使得赢政对其母亲所产生的敌视在母亲对父亲的认同强化教导下激活,所有的屈辱加以父亲冷漠的眼光、儿时玩伴的话语重新浮现,这决定了赢政今后对母亲的敌视程度,给对母亲的正性关系蒙上了阴影(我们将在其以后的行为中看到这一敌视的后果)。这时自我是弱小的,超我愈残酷,父亲的阉割感就愈可怕,基于逃避来自生殖器的冲动,自虐固着就越持久,换句话说,赢政发展了带自虐性的过严的超我,以至与在其今后的颁政中也表现为明显的肛门特点[3]
, http://www.100md.com
    1. 工作狂:日工作时间长、文牍阅读量大。

    2. 严刑法: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就养成了以法制国的习惯,后世谓秦尚法律,似有法治国规模,不知秦以刑杀为法,从此秦人不能有为,动罹法网,赭衣满道,黑狱丛冤。

    3. 自以为是、固执、不容人:赢政首次出外巡游时,路上屡遭气候阻碍,及至湘山祠,听得 “湘君系尧女舜妻,舜崩苍梧,二妻从葬,故后人立祠致祭,号为湘君。”不禁大怒道:“皇帝出巡,百神开道,甚么湘君,敢来惊朕?理应伐木赭山,聊泄朕忿。”地方官吏遂使三千人刑徒把山上所有树木一律砍倒,并放火烧得满山皆赤[2]

    赢政的认同与反向形成 赢政在其40岁(在位二十六年)时征服六国,实现了“四海一”的宏愿,我们可以设想,赢政的征服欲来源于其过强的攻击性,笔者认为,这种攻击性的锲而不舍可分为两个原因:其一为在前生殖期的母性化(想生小孩和具有母性的器官),在受到嘲弄和想变得更好的决心伴随下发展而来,具有很强的反社会性、自虐性[4],受背后隐含的恐惧和无知所影响,但也是其刻苦工作的升华动力;另一原因可能为对仲父吕不韦的认同,在他小时侯与吕不韦的接触是很多的,也隐约地明白吕与母亲的暧昧关系。吕从经商发家,但从不拘泥于小本经营,在其经商时就立志建立天下性的商业王国,从其设计投资异人的计划到其今后辅政无不显示出其放眼天下的谋略。我想既然异人对赢政不给好脸色看,吕也心知肚明赢政为己所亲生,断不会给赢政假以颜色,这样,赢政很容易将吕幻想为其“假想父亲”(以后吕也真的自称为“仲父”),以取悦母亲,其认同的背后仍是阉割恐惧和想占有母亲所引起的负疚感,此感觉欲强,认同的作用力就欲显久而欲坚,尽管认同的实质是“反向形成”,即对父亲的仇视。我们会在赢政以后对待母亲和吕的态度上证明,这种反向形成所蓄积的能量在时机成熟时就会得以释放(多数人则没有赢政这样的运气,他们今后则发展为神经症)[6]
, 百拇医药
    赢政的青春期 弗洛依德将人类性的发育确定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随着在娥底浦斯期的结束而完成;第二阶段则开始于青春期。在青少年期躯体的性成熟使精神结构变得不稳定。退行过程重新出现,口欲期、肛欲期及娥底浦斯期未解决的冲突再现,但这同时也为解决未决的冲突提供了再次解决的机会。如前所述,赢政在儿童期遗留了未解决的娥底浦斯情结:过强的带自虐性的超我来源于自己爱母亲但又不得不认同母亲与吕不韦的关系,不回国,则要忍受冷嘲热讽;回国则要失去独享母亲的地位,将有更多的限制,将不得不认同自己即将作为秦国公子回国接受庄襄公的冷眼的身份(他必须与同父异母的成搞好关系,因为成深得庄襄王的宠爱)。在潜意识中,他将这一切冲突的来源归咎于母亲与吕这两个重要客体。种种事实唤醒了以往的记忆,其一为赢政在13岁因庄襄王去世而即位,这意味着他有了俯视一切的地位,他不再是那样孱弱,任人议论的“异乡客”了,他可以用“肛欲期”的“不”来表达意见了(一种退行),然而,真正大权在握的是吕不韦,他目前只能签签字,即他的“不”在其“仲父”那儿受到了阻力;其二为13岁正值另一种自恋形式——手淫发生的年龄,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满足自己对心目中想占有母亲的需求,遗憾的是,他受到了事实的残酷打击:母亲先是与吕不韦旧情复发,继而与身份为太监的长期私通,自己在此阶段的社会身份因此受到了极大屈辱,自己对母亲的幻想再次破裂。从此赢政对女性只视之为生理发泄对象,从不留宿。当其20岁正式加冠后,立即着手对和吕不韦进行了清理。按齐国谏客茅焦所言: “陛下今日行同狂悖,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言之太甚。幽禁母后,残戮谏士,夏桀商纣,尚不至此……”,对其仲父吕不韦则写封信道:“君与秦究有何功,得封国河南,食十万户?君与秦究属何亲,得号仲父?今可率领家属速徙蜀中,毋得逗留!”吕不韦得书览毕,知道自己好日子已经到尽头,遂自尽。史书曰因谋反而遭戳,曰吕不韦被逐止河南后因拜访的达官过多,恐其谋反故谴其赴蜀。实则赢政在给吕的信中已经表达得十分明白——拒绝承认其真正的身份(长期以来屈辱的象征),这些举措就是弑父的翻版——娥底浦斯情结的实现!真真的是“一朝权在手,便把情(结)来解”,连弑杀成的举动也应推及其对父皇早年疏远态度的报复。赢政同时远迁母亲,曰:非黄泉不得见。对母亲和父亲的敌意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囊扑二弟”,就是毁灭母体器官的原始幻想的实现。
, 百拇医药
    赢政孺子可教 中国的心理治疗大师首推齐国人茅焦。当赢政做出上述举动后,秦众大臣多怪秦王背母忘恩,于是上疏直谏,请秦王迎还太后。秦王政阅谏书后怒上加怒,竟命处谏官死刑,并榜示朝堂,敢谏者死。总计直谏被杀者达二十七人。齐客茅焦,在上述形式下仍伏阙请谏曰:“臣闻生不讳死,存不讳亡,讳死未必得生,讳亡未必终存,死生存亡的至理,为明主所乐闻,陛下今亦愿闻否?”秦王政听了,还道他别有至论,不关母事,因即改容相答道:“容卿道来。”焦正色朗声道:“陛下今日行同狂悖,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言之太甚。幽禁母后,残戮谏士,夏桀商纣,尚不至此,若使天下得闻此事,必且瓦解,无复响秦,秦国必亡,陛下必危。臣不忍缄默无言,与国同尽,情愿先就鼎镬,视死如归!”说着,便解去外衣,赴镬就烹。一席话让赢政下座揽焦,当面谢过。迎母,与太后同辇还都,再为母子如初[2]

    事情的转机有着如下的原因:

    1. 在中国早期内化的超我中有着儒家的五种关系的规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5]。首推忠孝,现在自己为君,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而自己弑父谴母,违背了“孝”,何以服人?何以让别人遵守君臣之约,所以焦茅在开始接近了“局部治疗”的核心——哪壶不开提哪壶,别人只提将母亲接回,而他则将赢政的所作所为尽数指出(正视),毫不留情,我们知道局部治疗的重点就是从关系着手的。
, http://www.100md.com
    2. 焦茅掌握了局面:他先从“生死”的话题着手(秦始皇当时正热衷于炼丹以长寿),有了讲话的机会,再提及 “关系”,这能使赢政迅速地产生移情。他知道赢政具备对紧张局面的承受能力,于是他用“夏桀商纣”和“秦国必亡”为契机营造一种能正视和解释的氛围,赢政是很聪明的,是个有改变的动机的“病人”,这说明如果不是早年的经历和青春期所受的打击,其性格本可以更加健全的。

    赢政的焚书坑儒行为本人不想从动力学角度来探讨,而更愿意从器质性角度来解释。赢政卒于前210年,时年49岁,在其死亡的前几年,身患糖尿病、前列腺炎,最后主要死因为肝脏疾病(因为他长期服用所谓长生不老的“丹”丸,很多丹丸成分不明,有很强的毒性)。坑儒的起源为疑心太重,所以我怀疑当时赢政的脑部已经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幻觉、多疑、狂躁、固执的表现,至于中国的儒生是否就做得妥当,那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第2版).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4.35-49.
, 百拇医药
    2,蔡东藩.历史通俗演义-前汉演义(上册).台湾:会文堂书局,1935.5-57.

    3,张传开,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180-183.

    4,Klein M.Frühstadien des Ödipuskonfliktes (1927).Frühstadien des

    Ödipuskomplexes.Frankfurt am Main:Geist und psyche Fischer Verlag, 1996.7-21.

    5,Gan XP.Die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Primus Verlag, 1997.

    6,Brenner C.Grundzüge der Psychoanalyse.Psychologie Fischer,1997.

    (1999-09-20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