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内镜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08274
腹腔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
http://www.100md.com 《中国内镜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胡明秋 宋希江 姜成文

    单位:天津市塘沽区渤海石油医院外科 300452

    关键词: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复杂性胆囊结石

    中国内镜杂志000213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乳头炎性狭窄等(简称复杂性胆囊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先行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45例,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32例、肝外胆管结石+乳头炎性狭窄9例、单纯乳头炎性狭窄4例。结果:EST和LC全部成功,无1例严重并发症下发生。讨论:腹腔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达到了治疗该类疾病的最小创伤,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最佳选择。

    分类号 R575.6+2

    我院在成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网篮取石的基础上,自1995年10月~1999年8月应用腹腔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等(简称复杂性胆囊结石)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5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42.6岁,男20例,女25例。术前B超提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34例,胆总管扩张(直径9~25mm)38例。经ERCP确诊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32例、肝外胆管结石+乳头炎性狭窄9例、单纯乳头炎性狭窄4例。

    1.2 方法

    先行ERCP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再根据结石大小和乳头狭窄的长度酌情进行大、中、小切开。如有结石,即刻行网篮取石(结石直径<15mm)或碎石网篮碎石(结石直径>15mm),取石后再行ERCP以确定最终取净。术后予禁食补液、预防感染等治疗,重点观察腹部、血尿淀粉酶等变化。如无并发症,EST术后3~5d行LC。如术后并发血淀粉酶一过性增高(仅血淀粉酶高于正常而无腹痛、呕吐者)、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加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者)、乳头切开处出血等,待症状消失后3~5d行LC。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经ERCP检查41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其中9例同时合并乳头炎性狭窄),胆总管结石37例,肝总管结石4例,结石直径5~10mm 15例,10~15mm 19例,15~25mm 7例。EST术后行单纯网篮取石36例,碎石网篮碎石5例,38例(92.7%)一次取净结石,3例EST术后自行排出。余4例合并单纯乳头炎性狭窄,仅行EST。EST术后并发一过性血淀粉酶增高15例(33.3%),经禁食补液、预防感染及抑制胰腺分泌治疗,2~3d后恢复正常;急性胰腺炎2例(4.4%),积极内科治疗1周后恢复正常。EST治疗成功率100%,未发生1例十二指肠穿孔和乳头切开处出血。LC全部成功,无1例中转剖腹和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资料报道发生率为12%~21%[1,2],而且由于胆总管反复排石或胆道感染,有时合并乳头炎性狭窄。如何应用微创外科技术安全有效地治疗该类疾病,并将其损伤降至最低限度,是内镜外科医师积极探索的目标之一。
, http://www.100md.com
    3.1 临床应用价值

    复杂性胆囊结石的治疗原则是切除病变胆囊,取净肝外胆管内结石,解除乳头狭窄。传统方法是剖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或乳头括约肌成形术,虽然手术设计合理,疗效确切,但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LC技术延伸到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并获成功,这无疑是LC的新发展,也显著降低了手术创伤和患者痛苦,但就其手术设计而言,也与传统的手术一样,存在着放置T管引流破坏了胆总管的完整性、胆汁外流影响消化道正常的生理功能等问题,而且需要熟练的腹腔镜下切开、置T管和缝合打结技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延长,易造成胆管狭窄、胆汁漏等并发症,而且无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乳头炎性狭窄患者。

    采用LC和EST+网篮取石联合治疗,不但完全符合复杂性胆囊结石的治疗原则,而且无需T管引流,保证了胆道系统的完整性和消化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达到了治疗该类疾病的最小创伤,又可同时治疗乳头炎性狭窄,应当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最佳选择。
, 百拇医药
    3.2 成功的EST是该治疗的关键

    LC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和死亡率不高于开腹胆囊切除的优点,操作易掌握。而EST自1974年Kawai等[4]报道后,尽管经过20年的应用和发展,目前也成为较为安全、疗效可靠的成熟技术,广泛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但EST成功率仅80%以上[5],而且主要的并发症如十二指肠穿孔、乳头切开处出血、胆管炎、胰腺炎等,发生率为5.9%~10.4%,死亡率为0.2%~1.3%[6],因此,EST是否成功成为该治疗的关键。本组EST成功率100%。

    合理掌握EST的切开位置和长度。EST时应使切开刀的“刀刃”位于11点~1点(安全范围)之间,最好位于12点处。在此范围以外特别是3点以后切开, 易引起十二指肠穿孔。EST的切开长度应根据结石大小和乳头狭窄的长度合理掌握,必须做到既取出胆总管结石,解除乳头狭窄,又要避免过大切开造成十二指肠穿孔或出血,而且过大切开会严重干扰乳头括约肌的正常生理功能[7]。有文献报道,由于切口过大,造成肠内容物、胰液及细菌进入胆道,长期反复造成慢性胆管炎,使胆管癌发病率增高[8]。确定切开长度的识别标志是乳头的口侧隆起,我们认为中切开即切开口侧隆起的2/3可顺利取出直径15mm以下的结石;结石直径<10mm、乳头括约肌弹性良好时,小切开即可取出结石;部分结石较大或乳头狭窄较长,可做大切开,但勿超过口侧隆起的上界。如乳头狭窄的长度超过可切开的最大限度时,不适合用EST纠正狭窄。本组行大切开5例,中切开37例,小切开3例,未发生1例十二指肠穿孔和乳头切开处出血。
, http://www.100md.com
    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是EST术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均高达50%[9],应积极预防。本组EST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15例(33.3%),急性胰腺炎2例(4.4%)。操作中应当遵循无菌原则,切开刀、网篮及导管术前消毒。造影剂选用刺激性较轻的76%泛影葡胺,配成15%~20%浓度,并加庆大霉素混合。插管操作轻柔,推进造影剂时压力轻、速度慢、量宜少,切忌造影导管在胰管内,为使胆管显影而加压推注造影剂。

    3.3 先LC后EST还是先EST后LC

    从理论上讲,应先LC后EST,以避免EST后行LC时胆囊结石再次经扩张的胆囊管排入胆总管。但EST操作有一定难度,目前普遍成功率80%以上[5],为避免LC术后行EST失败需再次手术切开胆总管取石,我们主张先EST后LC。同时LC术前行ERCP可了解肝外胆道的解剖,减少了LC术中胆管损伤。本组经ERCP证实1例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1例存在副肝管并开口于肝总管。对胆总管明显扩张的病人,更应当先行EST解除胆道梗阻后再行LC。即使LC术后再次继发胆总管结石,因乳头括约肌已切开,多能自行排出,如不能排出,再次内镜取石也比较容易。
, 百拇医药
    参 考 文 献

    1,Duensing RA,Williams RA,Collins JC,et al.Managing choledocholithiasis in the laparoscopic era.Am J Surg,1995;170:619~621

    2,Widdison AL,Longstaff AJ,Armstrong CP.Combined laparoscopic and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gallstnes and bile duct stones:A prospective study.Br J Surg,1994;81:595~598

    3,牛 军,寿楠海,胡三元,等.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形管引流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3;10:9~11

, 百拇医药     4,Kawai K,Akasaka Y,Murakami K,et al.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of the ampulla of Vater.Gastrointest Endosc,1974;20:148~150

    5,周岱云.提高我国治疗性ERCP的水平.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69~71

    6,张 啸,钱 礼.内镜下乳头切开术的近期并发症.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6;13:290~292

    7,陈樟树,高河元,张志坚,等.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前后胰胆管测压术.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6;13:259~261

    8,enichi H,Mutsuo S,Masaki E,et al.Late development of bile duct cancer sphincteroplasty:a ten to twenty-two-year follow up study.Surgery,1997;12:488~491

    9,李兆申,许国铭,钱煦岱,等.胰腺疾病患者ERCP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临床对比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6;16:75~77

    (1999-10-03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