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09328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视网膜电图测定与术后视力对比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胡群英 罗光伟 苏小波

    单位:胡群英(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广州 510120);罗光伟(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苏小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广州 510120)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视网膜电图;视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000211摘 要 目的 探讨视网膜电图(ERG)在预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了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将术前ERG、光定位、辨色力等检查结果与术后视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与ERG的a、b波振幅及辨色力之间存在有显著性正相关,与ERGa、b波潜伏期之间存在有显著性负相关;术后视力与光定位检查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 ERG在白内障患者的视网膜功能判断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可根据术前ERG预测患者术后视力。
, 百拇医药
    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往使用的术前光定位与辨色力检查已不能满足当今眼科临床需要。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具有客观性的优点,为了解屈光间质混浊患者视网膜及视路功能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为了探讨视网膜电图(ERG)在评估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对40例(43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术前ERG测定与术后视力的对比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1997年1月~1998年12月在我院眼科住 院患者,共40例,43眼,其中男16例,17眼;女24例,26眼;年龄60~90岁(平均72.43±1 1.25岁)。术前视力:眼前手动~0.1,所有患者均无外伤史,有影响术后视力并发症者 不包括在内。

    1.2 ERG测定 采用重庆医用设备厂医用电子分厂生产 的VETS-ⅢB型视觉电生理检查诊断系统,在手术前1~2 d进行ERG测定。检查条件:闪光强 度:4档;闪光频率:1 Hz;通频带:0.1~85 Hz;扫描时间:250 ms。检查眼用1%托品酰 胺滴眼液充分散瞳,暗适应30 min后滴以1%地卡因进行结膜囊表面麻醉。记录电极采用角 膜接触镜式记录电极,滴以10%甲基纤维素后安装记录电极,参考电极为Ag-AgCl皮肤电极 ,置于前额正中,地电极连于耳垂。记录暗适应白色闪光ERG,按常规方法测量ERGa、b波振 幅及潜伏期。
, http://www.100md.com
    1.3 手术方法 在瑞士产LeicaM651型手术显微镜下, 依常规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所需人工晶体度数按回归方程计算。 术后1 w~3个月内测定术后视力。本组患者术后视力范围:0.01~0.9,平均:0.423± 0.220。

    2 结 果

    2.1 术后视力与光定位及辨色力 所有患者术前按常规均进行光定位及辨色力测定。通过与术后视力的相关分析研究显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与辨色力之间存在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相关 系数r=0.430 2。术后视力与光定位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相关系数 r=0.352 8。

    2.2 术后视力与ERG 通过术后视力与ERG的相关分析研究显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与ERGa、b波振幅之间 存在有显著性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451 8和0.527 3。术后 视力与E RGa、b波潜伏期之间存在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21 6和- 0.542 8。若以ERGa、b波振幅作自变量X1和X3以a、b波潜伏期作自变量X2和X4, 与 术后视力(Y)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3.309-0.002X1-0.077X2+0.001 8X3-0.026 0X4
, http://www.100md.com
    3 讨 论

    ERG是给眼睛以图形或闪光刺激,在眼角膜端记录到的一组视网膜电反应。记录ERG时所采用 的光适应状态及刺激光波长,可以影响ERG形态及所反映的视网膜功能状态。暗适应白色闪 光ERG是记录ERG最常用的方法,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类疾病、视网膜血液循环性疾病、视网 膜脱离、中毒性及外伤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视网膜功能判定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认为,暗适应白色ERGa波与视网膜光感受器活动有关,可以反映外层视网膜功能;b 波与内核层的muller细胞活动有关,可以反映内层视网膜功能,a、b波结合分析则可反映整 个视网膜的功能状态。

    ERG在眼科临床的另一个应用领域就是可用于屈光间质混浊患者的视网膜功能判断。结合超 声波等其他检查,可对屈光间质混浊下的视网膜功能和结构做出较为客观的判断,为临床诊 断、治疗和术后视功能的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白内障对ERG影响不大,成熟期白内障对光 线的吸收只有0.5个对数单位,若白内障患者出现轻度异常的ERG反应,在增加闪光强度后 可以变得正常〔1,2〕。Cruz和Shamshinova等人研究证明,尽管全视野ERG在黄斑功 能的测定上作用不大,但可以测定视网膜的整体功能,ERG正常的患者其术后视力的恢复会 好于ERG异常的患者。ERG异常的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底检查均可见有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1,2〕。本研究结果显示,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与ERGa、b波振幅及潜伏期之间有显著 性相关,即a、b波振幅愈大、潜伏期愈短,获得较好视力的可能性也越大,并且可以根据回 归方程推算出术后视力大小。
, http://www.100md.com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白内障患者的辨色力与术后视力有相关性,而光定位测定与术后视力好 坏无关。这主要与辨色力有助于判定黄斑功能,而光定位主要与测定周边视网膜功能有关 〔3〕。通过相关系数比较可见,在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方面,ERG较光定位检查有效 。

    ERG明显异常时,则明确提示眼底视网膜功能异常,对术后视力的恢复有影响。我们认为, 只要ERG不是重度异常或熄灭型改变,白内障手术还是有助于患者视力的进步及视野改善, 并且 有利于眼底病变的进一步治疗。ERG正常的患者,在排除了手术并发症对视力影响的可能性 之后,术后恢复较好视力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弱视患者的ERG大多正常〔4〕,而且视 神经病变及视网膜限局性病变如黄斑病变等往往在ERG上不能反映出来,对于术前ERG正常的 白内障患者,可通过询问病史的方法加以排除白内障患者同时患有这些疾病的可能性,增加 预测术后视力的准确性。

    目前各个单位所使用的电生理检查仪器不尽相同,在各种刺激参数的选择上也存在差异,在 预测屈光间质混浊患者术后视力时,应建立起自己单位的正常值及回归方程,这样才能较准 确地预测患者术后视力。有研究显示,提高闪光频率记录稳态ERG或记录明适应ERG反应,可 以提高ERG测定黄斑功能的敏感性及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的有效性〔5〕。对此我们将 作进一步研究。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胡群英,女,46岁,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白内障与术后视功能

    参考文献

    1,Cruz RD,Adachi-Usami E.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electroretinogram before cataract surgery.Jpn J Ophthalmol,1989;33(4):451

    2,Shamhinova AM,Iakovlev AA.Assessment of retinal function in cataract by electroretinography.Vestn Oftalmol,1991;107(1):35

    3,李凤鸣.眼科全书(中篇).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639

    4,Galloway NR.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ing of eyes with opaque media.Eye,1988;2(6):615

    5,罗光伟.视觉电生理检测在黄斑部疾病中的应用.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3):211

    收稿日期:1999-05-14

    修回日期:1999-11-1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