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12709
病毒性肝炎患者中G-6-PD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温小凤

    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内9科 广西柳州市 545001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G-6-PD;检测

    华夏医学000276

    为了解病毒性肝炎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之间的关系,现就我科338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的G-6-PD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1995年5月至1997年5月因病毒性肝炎在我科住院的患者338例,其中男249例,女89例,平均年龄为(35.9±14.9)岁,其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共242例,全部病例均因贫血待查而检测G-6-PD,其中男154例,女88例,平均年龄为(34.5±20.9)岁。
, http://www.100md.com
    1.2 检测方法 G-6-PD活性用四氮唑蓝方法测定NBT。

    2 结果

    2.1 肝炎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 见表1。

    表1 肝炎组与对照组G-6-PD检测结果 (n) 组别

    例数

    G-6-PD缺乏者(%)

    G-6-PD均值(NBT)

    肝炎组

    338

    98(28.4)

    11.7±8.6
, 百拇医药
    对照组

    242

    40(16.5)

    17.8±15.0

    P

    <0.005(χ2=11.31)

    <0.01(t=2.449)

    2.2 黄疸型肝炎与无黄疸型肝炎组检测结果 见表2。表2 病毒性肝炎黄疸组与无黄疸组检测结果 (n) 组别

    例数

    G-6-PD缺乏者(%)

    G-6-PD均值(NBT)
, 百拇医药
    黄疸组

    159

    65(40.9)

    10.4±16.1

    无黄疸组

    179

    31(17.3)

    12.9±8.0

    P

    <0.005(χ2=17)

    <0.01(t=2.594)

    由以上可知,肝炎组与对照组其G-6-PD检测均值与缺乏者例数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肝炎组中黄疸型组与无黄疸型组其G-6-PD检测均值与缺乏者例数相比较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百拇医药
    此外,肝炎组经治疗病情好转后,有40例G-6-PD有不同程度好转,其中10例轻度缺乏者恢复正常。

    3 讨论

    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一种常见病,在我国亦较常见,以南方各省较高。G-6-PD缺乏者常可因各种原因如药物、感染等引起溶血,临床上出现贫血,而在病毒性肝炎则可引起黄疸,以及黄疸加深。

    G-6-PD缺乏患者由于肝细胞的G-6-PD可能亦存在缺陷,影响细胞功能,故易遭受病毒感染[1]。加之病毒侵袭红细胞,使酶的稳定性降低,在体内破坏加速,半衰期短,故病毒性肝炎患者G-6-PD缺乏者较非肝炎患者多,并且,也随着病毒性肝炎病情好转病毒被抑制及清除,G-6-PD亦可好转,甚至恢复正常。

    近期研究表明,G-6-PD缺乏者由于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弱,膜磷脂氧化,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膜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膜氧化脂质与膜蛋白、膜脂交联,膜有序程度增加,使膜流动性降低[2]。而来自红细胞内外的氧自由基均可直接、间接损伤膜脂质和蛋白质,使膜的性能发生改变,变硬、变脆。而且严重肝病时,红细胞呈刺状,变形性减低。以上是G-6-PD缺乏者及肝炎患者易发生溶血的内在基础。溶血后使肝细胞缺血、缺氧,加重肝细胞损害,因而出现黄疸及黄疸加深。因此,病毒性肝炎患者,如G-6-PD缺乏,则出现黄疸者较多。

    因此,在临床上病毒性肝炎患者尤其是出现黄疸者,应常规检测G-6-PD,以了解是否存在该酶缺乏。

    参考文献

    1,卢桂森,刘兆活.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与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关系的初步探讨.中华血液学杂志,1982,3(2):116

    2,陈颖,田兴亚.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红细胞膜脂质的改变.中华血液学杂志,1997,18(4):197~199

    (收稿 1999-05-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