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14078
腹腔镜下粘连带治疗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
     作者:王炳元 傅宝玉 任旭

    单位:王炳元(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沈阳 110001);傅宝玉(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沈阳 110001);任旭(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沈阳 110001)

    关键词:粘连;腹腔镜;电凝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000233 作者应用滑石粉建立动物腹腔粘连带模型,并在腹腔镜直视下行粘连带一次性电凝切断,分别于3周、6周,经腹腔镜观察和解剖证实粘连带已切断,其断端形成颜痕,且无新的粘连[1]。本文将腹腔镜下粘连带电凝切断的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1995年6月~1998年6月因腹痛原因待查而入院的病人中有23例行常规腹腔镜检查,其中11例腹盆腔有不同程度的粘连而行电凝一次性切断。其病因分别为结核性腹膜炎4例,肝硬化肝周围炎4例,剖宫产术后、阑尾炎术后和淋菌性腹膜炎各1例。粘连的范围呈全腹性的2例,限于肝周4例,脐下粘连5例。粘连带最宽达2.1 cm,多数在0.1~0.2 cm。结核性腹膜炎及肝硬化肝周围炎者多呈细小的幕状粘连。

    1.2 腹腔镜下粘连带电凝切断程序 腹腔镜操作程序同既往报道[1,2]。连接各导线及电凝板,取脐左约3 cm处用利多卡因局麻至腹膜。切开皮肤,刺入直径为3 mm由套管穿刺针,拔出针芯,送入单极或双极电凝器,自粘连带边缘逐渐向对侧移动凝断,输出功率60 W。观察10~20 min,残端无出血及渗血时再排净腹腔气体,缝合包扎。

    2 讨论

    粘连带切除后临床症状改善最明显的是疼痛缓解,尤其不伴有腹水的干性粘连患者,一般均在3 d之内。腹痛缓解时间与粘连带宽窄有关,与数量多少关系不大。

    与动物实验最大的不同是病人电凝过程中的疼痛问题。动物是在全麻下行粘连带切除,不会出现疼痛反应。病人是在局麻下进行,对于0.1 cm以下的粘连带切除病人可以接受,但超过0.1 cm以上者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我们根据不同部位的粘连采取不同的追加麻醉的方法,即中下腹部的粘连可在腹腔镜直视下体表定位,由皮肤进针至壁层腹膜粘连处注药麻醉;脏器周围的粘连可用细长针头(如心包穿刺针)通过电凝器插孔从腹腔内进针至壁层腹膜粘连处注药麻醉;对特别粗大的粘连带(如直径达2.1 cm的粘连带)在用一种方法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内外两种麻醉方法并用顺利地依次凝断。一种或两种并用麻醉病人均无不良反应。

    目前硬式的、无电视监测系统的腹腔镜已趋于淘汰。但有些完全可以用于明确诊断或粘连带的切除,我们所用的即为80年代初期德国Wolf 2141型硬式腹腔镜,在内科范围内应用于不明原因疼痛的诊断及粘连带的切除完全适用。

    参考文献

    1,傅宝玉,王炳元.腹腔镜下粘连带治疗动物实验部分.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2,21(2):143~144

    2,刘春荣.150例腹腔镜检查结果分析.实用内科杂志,1988,8(5):251

    (1998-12-22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