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17413
帕金森病治疗的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年第2期
     作者:刘泉开

    单位:刘泉开(江西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关键词:帕金森病;治疗;进展

    现代诊断与治疗000201

    摘 要: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多发病之一。诊断并不困难,但治疗颇为棘手 ,易复发,难于根治。目前治疗仍以综合治疗,内、外科结合为主。治疗程序是先药物治疗 ,难以奏效者则用外科治疗,多在立体定向术的导航下,对病灶靶点进行毁损,具体方法有 多种。技术在不断改进,效果不断提高。新近的脑组织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将是21世纪 极有前途的治疗。

    分类号:R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74(2000)02-0065-03
, http://www.100md.com
    Recent Advance in The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

    LIU Quan-kai

    (Jiangxi Medical College,Nanchang 330006,China)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 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缓慢进展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患。其主要病理变化在黑质致密部(SNc) ——纹状体投射纤维系统中有明显的多巴胺能(DA)神经元变性,导致运动功能缓慢、震颤和 姿态反射丧失等症状。其真正病因仍不甚明了,近年来认为可能是综合因素与氧化应激、兴 奋性神经毒作用、环境污染、钙细胞毒作用、神经系老化、遗传因素以及免疫学异常等有关 。症状的严重程度常与DA的丧失多少成正比。此病的诊断并不困难。目前临床诊断是依赖对 患者运动功能的体检和对DA制剂的反应来确定。但新近有作者提出:PD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 断的符合率仅为75%~80%。经测定,基底节DA的消耗要到80%~90%,才会有PD的临床症状, 因而提出检测基底节区的多巴胺转运体(DAT),有可能成为PD早期甚至亚临床诊断的客观指 标,使得早期的治疗干预成为可能[1]
, http://www.100md.com
    关于PD的治疗,方法颇多。有药物,立体定向手术,组织、细胞脑内移植术,立体定向放射 治疗,基因治疗等。但都非尽善尽美,仍有一定的并发症与复发率。目前,对PD治疗程序的 选择,是先内科后外科,先药物后手术。多为综合治疗。PD的治疗虽然收到了不少的成效, 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

    1 药物治疗

    PD的药物治疗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为抗胆碱药物,第二代为左旋多巴(L-dopa ),第三代是DA的受体激动剂。有的把PD较常用的药物依次分为七类[2]:(1)抗胆 碱能药物;(2)多巴胺替代剂;(3)L-dopa和脑外多巴胺羧酶抑制剂;(4)多巴胺能受体激动 剂;(5)L-dopa增效剂;(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7)其他。

    上述药物中,临床最常用和疗效较好的还是L-dopa。它自1967年应用以来,一直长盛不衰 。原因是它易通过血脑屏障,经脱羧变成DA而被基底节中的DA能神经元所摄取储存,从而补 充了DA,达到了治疗的目的。然而它毕竟是一种替代疗法,无法减缓PD的发展进程,且长期 应用效果会衰减,可出现不良的反应。据统计,长期使用L-dopa,有1/4患者可出现幻视为 主的精神病性症状和50%~80%终将出现运动方面的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国外主张在PD早期用神经保护治疗(DATATOP)。已有功能受损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便 开始症状性治疗。原则上从小剂量L-dopa开始,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病情进展时加用多巴 胺激动剂。

    2 脑立体定向毁损术

    自1947年立体定向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它已随神经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 医学工程技术、神经生理解剖学等的进展而日新月异。对立体定向技术治疗PD的方法亦有不 少改进,但仍以传统的毁损手术为主。通过大量的手术病例,总结的经验是[3]: (1)选择正确的治疗靶点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尽管毁损的靶点有苍白球、尾状核、小脑齿状 核、丘脑腹外侧核等。不久前,仍有人主张用苍白球毁损来治疗PD,但大多数是选择丘脑腹 外侧核中间部(VIM)。事实证明,此点疗效最佳。(2)精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而近年 来十分热心使用先进的功能性成像技术——脑磁波描记器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技术。有报 道,应用磁共振——计算机联网定位法,图像信号可从高分辨率1.5T?MRI到计算机只需几 分钟,且图像信号没有任何损失、失真;在新的4.0版本Gamma计算机内,实现定位全过程 自动化,为立体定向手术提供了快、准、实的优良条件。立体定向手术已进入一个以计算机 技术为基础,以CT、MRI引导方法为代表的新阶段。(3)毁损程度适当,范围适中是提高手术 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有人认为温度在70~75℃之间,时间60s×2较为恰当。亦有 人认为6mm×6mm×9mm的毁损范围较为理想[4]。Ohye等[5,6]提出对VIM 直径2mm的准确毁损灶较恰当。因为损伤丘脑外侧核(VL)内侧或紧邻,均可招致人格改变, 发音障碍、情感障碍等。
, http://www.100md.com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PD,因其方法简单、可靠,效果不错,故一直长盛不衰,居于外科治疗 的主角。但也必须看到,术后1~2年约有60%的病人可复发;2次毁损副作用大,疗效不佳; 双侧症状病人实施两侧手术后常可致残。故亦有其遗憾和不足。

    3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BS)

    即在脑深部的靶点安置电极,行慢性刺激以治疗PD[7,8]。它是从头皮电 极和皮层电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毁损术的方法大同小异,用立体定向技术将电极植入 VIM,经体外电脉冲,使VIM产生效应。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其刺激通路是一个由丘脑-皮 质-脊髓运动支-肌肉感受器的正反馈环。深部电极可长期留植于体内,长期有效。此法适 用于症状位于一侧,长期服药无效者;双侧发作者;一侧立体定向毁损后又复发者(仅限于V IM结构完好者);由DA引起的运动障碍者;一侧毁损后对侧又有症状者。

    此法与毁损术不同的是一种刺激疗法而非破坏性手术。它是由破坏性向功能修复性目标过渡 的方法。从理论上而言,应比毁损术优越。据报道,它很少有副作用及神经生理的损伤,但 持续时间很长,且需植入电极,记录、检测刺激参数。但此法仍是很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 百拇医药
    4 立体定向神经放射治疗

    即γ-刀治疗[9,10]。用立体定向技术,以γ射线为毁损靶点的手段, 给VIM造成缓慢的破坏,达到治疗效果。自γ-刀问世以来,即对PD给予尝试。侵袭小、并 发症少、无痛苦等为其优点,但作用缓慢,不如毁损术立竿见影,且费用高昂是其不足。故 在治疗PD中并未居于主导地位。

    5 脑内移植术

    自1982年首次应用脑内移植术以来,它经历了移植物由大变小,由狂热至冷静的成 熟过程。产生移植法治疗PD的初衷,是因PD是特定区域神经元变性、丧失,导致特异性的神 经递质缺乏,因而想到用同类性质的神经元直接补充脑内缺乏的DA神经元或许是积极主动治 本扶正的办法。于是有了移植术。起初应用的移植物,尽管品种有别,但都几乎是组织块或 细胞混悬液安置或注入特定的靶点,希望它们着床安家,生长发育,分泌DA产生功能。事实 上因手术的脑损伤,血供不良而很难存活,致长期效果不佳。同时排斥反应也无法回避。故 近年有人提出微移植(Microtransplantation,Mit)方法[11,12]
, 百拇医药
    Mit是对巨移植相对而言。Mit以“无创伤”为手段,“好效果”为目的。它的最大特点是(1 )注射针头其外径以微米计算,采用了OD只有50~70μm的毛细玻璃微管,比Mat法缩小了10 倍。(2)用改良的细胞混悬液制作法精制的细胞混悬液来注射移植。(3)应用微量多点移植, 每点0.1~0.2μl,含细胞3万个,共移植54万个细胞较合适。目前仅是动物试验或个别病例 。这一方法仍是脑内注射法,避免不了免疫排异反应。为消除这一不足,有人制成“包被细 胞”来移植,企图解决跨种系细胞移植问题。但距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6 基因治疗[13~17]

    已经证明,PD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最佳模型。提出的方法有移植 基因工程细胞或直接用载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以及用特异性的促多巴胺能神经生长因子(N GF)等。前景看好。被认为可能是未来治疗PD的有效方法。

    应用基因转移技术对PD治疗的尝试始于90年代初期。最初是用基因修饰细胞作为产生DA的来 源。如在PD的动物模型中植入大鼠208F成纤维细胞,该细胞转染了重组的逆转录病毒(RV)颗 粒并携带了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结果用脱羧酶偶联法测定发现培养中的细胞有TH和L- dopa生成,而未感染RV的成纤维细胞则不能产生TH。DA合成的主要调节因素是TH,TH是DA合 成酶的限速酶,可将酪氨酸转化为L-dopa。因而可达治疗的目的。然而,这外源性基因有 一个共性,即不能稳定地、持续地、高效地表达。疗效多为暂时的。
, 百拇医药
    遗传修饰细胞移植治疗PD,除转染TH基因外,最近Lin等还发现了一种选择性作用于PD系统 的营养因子,即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它是目前发现的特异性最强的DA能神 经营养因子。PD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而神经营养因子能保护缓 解黑质DA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促进它的生长。这是针对PD病理的治本性治疗,能逆转PD 的进程,它符合生理状态,副作用少,效果好。动物实验证明此药是有效的治疗PD的药物。 国外有报道,用此药对PD治疗研究已到临床Ⅲ期。然而GDNF难于通过血脑屏障。因此,有人 正在研究通过遗传修饰在脑内产生内源性物质,激发释放DA及GDNF的细胞联合移植。或许这 是一劳永逸的工程,但为时尚远。

    朱贤立教授 审

    作者简介:刘泉开(1932-),男 。早年留学前苏联,学习神经外科。现为脑系科教授、主任医师。江西省神经外科学会主任 委员,全国委员。国家特殊津贴者。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研究方向是老年性神经外科多 发病。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王 坚.多巴胺转运体与帕金森病[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 分册,1998,25(5):249.

    [2]陈炳桓.功能性及立体定向神经外科[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 0.601.

    [3]袁树斌,顾 明,徐元昌,等.帕金森病定向术后影像学分析[J].微侵袭神 经外科杂志,1997,2(4):249.

    [4]凌至培.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立体定向[J].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1 996,9(3):46.

    [5]Ohye C,Shibozaki T,Hirato M,et al.Strategy of selective VIM thalamotomy guide by microrecording[J].Sterectact Funct Neurosury,1990,54+55:186.
, http://www.100md.com
    [6]Ohye C.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ic study in Parkinson's disease rigid vs tremor type[A].Nagatou T,Naralayashi H,Yoshida M.PD.From clinical asp ects to molecular basis[M].New York:Springer Wien,1991.179.

    [7]Siegfried J,Lippitz B.Bilateral chronic electrostimulation of ventro stesolateral pallidum:a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alleviating all PD aymptoms [J].Neurosurgery,1994,35:1126.

    [8]Lacona RP,Lonses RR,Maeda G,et al.Chronic auterios pallidal stimulat ion for PD[J].Acta Neurochir(Wien),1995,137:106.
, http://www.100md.com
    [9]Leksell DG.Steseotactic radiosugery: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J].Neurol Res,1987,9:60.

    [10]Steiner L,Lindugist C,Steiner M,et al.Radiosrugery:advances and technical standards[J].Neurosurgery,1992,19:19.

    [11]李 晶.介绍一种脑组织移植新方法——微移植[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 外科分册,1997,24(1):31.

    [12]王 群.帕金森病的脑内移植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分册,1996,23(4):193.

    [13]Kolchinsky A.One step closer to gene therapy for PD[J].Surg Neuro l,1996,45:211.
, http://www.100md.com
    [14]邱信芳,薛京伦.基因治疗研究现状和展望[J].生物工程进展,1995,1:1 8.

    [15]Suhr ST,Gage FH.Gene therapy for neurologic disease[J].Arch Neuro l,1993,50:1252.

    [16]Horellow P,et al.Gene therapy for PD[J].Mol Neurobiol,1997,15:241 .

    [17]Hefu F.Neurotrophic factor therapy for central neuvous system degen esative disease[J].J Neursobiol,1994,25:1418.

    收稿日期:1999-06-08

    修稿日期:1999-07-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