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2673
何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周秉文

    单位:周秉文(青岛大学医学院附院骨科 266003)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000221

    【编者按】 根据读者来信、作者来稿和编委审稿,部分同道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尚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特请周秉文教授就此问题撰文《何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供读者参阅。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406X(2000)-02-0105-01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突出物位于椎间管(孔)及椎间管以外,主要累及同节段神经根,产生相应临床表现的病征。提高对此症的认识,对避免漏、误诊极为重要。

    1944年Lindblom及1954年Harris和Macnab分别在解剖标本上发现椎间盘突出可以超过椎弓根外侧缘。常见的椎间盘突出位于椎管内,按横向定位分为中央型、中间型(旁中央型)及(后)外侧型;少数位于椎间孔(管)内或孔(管)外的突出,曾称之为超外侧(far lateral)、椎间孔内(intraforaminal)或椎间孔后(postforaminal)型突出,以区别于椎管内者。Wailtse称之为远外侧型突出,Jackson称之为椎间孔及椎间孔外型,Abdullah(1974)、Postachini(1979)、Kurobane等将累及同节段神经根的椎间孔及孔外突出命名为极外侧型(extreme lateral),以区别于椎管内累及下节段神经根的后外侧或外侧突出。由于极外侧型的名称简单、定义明确,故此名已为学者普遍接受。

    本症的发病率各家统计不一。Kurobane等在1572例常规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发现11例,为0.7%,而梅藤千秋的105例中则有16例,为15.2%。一般认为Abdullah的1400例中发现9.9%较符合实际。国内大宗病历统计尚少。

    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原发于椎间孔或椎间孔外,但多数可能为椎管内突出的游离型转移而来。

    本症好发于40~60岁,平均约50岁左右。Abdullah 138例中,平均53岁。病变间隙以L4/5多见,L3/4及L5/S1次之。因多是破裂型突出,主要侵及神经根及感觉神经节。还有人认为是椎弓根及横突基部有一纤维,横跨刚出椎间管外口的神经根,使之固定不易移动所致。故腿痛多较腰痛重,休息及安静时亦痛。常因疼痛而步行困难,84%有间歇性跛行。有人统计其突出水平于高位者多,即使同水平突出,其受侵神经高一个节段,故高位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特多。Abdullah统计小腿前内侧痛者75%,股神经牵拉征阳性者35.8%。

    当患者具有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特别是L4神经根单独受累时,应高度疑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在CT检查时应特别注意椎体下1/3水平的检查。清楚高质量的CT片可显示椎间孔内外的脂肪影被高密度的椎间盘影所取代,确诊率为91%~97%。由于通常的扫描平面较低,张凤山等强调CT扫描范围应包括椎间孔区,以免遗漏。临床遇到双节段神经根受累时,勿满足于椎管内突出而遗漏极外侧型者,对低位突出病例读片时应与椎间孔内神经节、椎间孔内神经纤维瘤及转移瘤相区别。

    收稿日期:2000-02-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