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2675
脊髓休克与脊髓震荡的区别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戴力扬

    单位:戴力扬(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成人骨科 200092)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000219 脊髓休克又称脊休克(spinal shock),1841年由Hall首先描述,系指脊髓部分或完全离断后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的暂时性完全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其特征为损伤脊髓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反射以及大小便功能的消失,但肛周感觉及肛门反射、球海绵体反射可保留。脊髓休克一般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有时可持续数月。一般认为,脊髓休克深度及持续时间与动物进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大脑愈发达的动物,脊髓休克程度愈重,持续时间亦相对较长。脊髓休克的结束以损伤平面以下反射的恢复为标志。在恢复过程中,较为原始的简单反射(如肛门反射、球海绵体反射、小腿屈肌反射等)恢复在前,较为复杂的反射恢复在后。这些反射恢复后反而变得亢进。脊髓休克常受到某些全身因素的影响,如合并感染时脊髓休克持续时间会相对延长。目前对于脊髓休克的发生机理有多种解释,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脊髓震荡(spinal concussion)的定义由Obersteiner于1879年最早提出,系指脊髓损伤后发生的一种可逆性功能紊乱。其特点为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的迅速、完全恢复。一般认为其恢复时间不超过24~48h。Obersteiner曾提出“神经元分子紊乱”学说,也有人认为脊髓震荡可能为间接暴力所导致的一种脊髓损伤。目前对其认识还相当肤浅,其原因主要在于脊髓震荡在临床上非常少见,而恢复时间又非常短暂,所以很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基本同意祝、刘二位医师的意见。临床上脊髓损伤患者尽管均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功能丧失,其蕴含的病理本质却可能不尽相同。《外科学》教材中的描述仅为脊髓震荡之定义,此类损伤在临床上少见。相比之下脊髓休克则更为常见。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脊髓震荡及脊髓休克分属于脊髓损伤不同病理阶段的可能性,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此外,由于英文中震荡与休克为同义词,教材中定义也可能系翻译习惯使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