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2694
基层医院椎弓根固定器手术36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李来昌 周其佳 刘亮 郭雄虎 孙月柏 纪标

    单位:李来昌(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 224400 江苏省盐城市);周其佳(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 224400 江苏省盐城市);刘亮(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 224400 江苏省盐城市);郭雄虎(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 224400 江苏省盐城市);孙月柏(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 224400 江苏省盐城市);纪标(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 224400 江苏省盐城市)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000226 中图分类号:68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06X(2000)-02-0123-01

    作者自1991年11月~1998年8月选用Dick、CD、AF、RF等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骨折并截瘫36例,经过1~7年的随访,疗效显著。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资料 本组男27例,女9例;年龄13岁~58岁。坠落伤20例,交通伤4例,砸压伤12例。5例受伤2个月后入院,31例伤后1周内入院。按Denis分类:屈曲压缩型17例,爆裂型16例,屈曲分离型1 例,骨折脱位型2例。受伤部位T10 1例,T12~L1 1例,T12 6例,L1 19例,L2 7例,L3 2例。伴有神经损伤24例, 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4例,C级9例,D级6例。

    26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0例全麻插管手术。对伤椎椎体后缘骨片压迫椎管前方者用“田氏”花刀椎管前方减压[1],后柱或二柱失稳,行后路植骨融合。

    骨折复位情况见表1。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见表2。

    表1 36例胸腰段骨折手术复位情况 测量指标

    术前
, 百拇医药
    术后

    P值

    椎体前缘高度(%)

    51.5±12.4

    88.3±1.7

    <0.01

    椎体后缘高度(%)

    89.2±3.3

    95.1±1.9

    <0.01

    椎前压缩角(度)

    24.5±7.0
, 百拇医药
    15.4±3.6

    <0.01

    后凸cobb角(度)

    25.5±6.8

    12.4±3.9

    <0.01

    表2 24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 术前Frankel分级

    例数

    术后6个月时

    随访12~24个月时

    A

    B
, 百拇医药
    C

    D

    E

    A

    B

    C

    D

    E

    A

    5

    2

    2

    1

    2
, http://www.100md.com
    2

    1

    B

    4

    2

    2

    4

    C

    9

    1

    8

    9

    D

    6
, http://www.100md.com
    6

    6

    E

    因基层医院术中无C臂机,本组3例定位错误,10枚螺钉偏离椎弓根,2例2枚椎弓根螺钉钻透椎体前缘,2例2枚螺钉与矢状面成角大于20°,1例发生硬脊膜刺破, 经处理无异常结果,1例1枚螺帽术后8个月脱落。术中无1例发生意外及死亡。所有病例无感染,切口均一期愈合出院。

    讨论 椎弓根系列螺钉有很多优点,但纵向牵开力及纠正旋转畸形有限。我们在术中让病人俯卧于“托架”上体位复位,恰当施行拔伸牵引,辅以手法整复,纵向撑开内固定器部件,充分伸展后纵韧带,植骨融合,术后X 光片复查伤椎高度恢复达到正常值的85%~95%,畸形较术前明显矫正,恢复脊柱生理列线。

    防止椎体再压缩和后弓角“丢失”的临床要点:①椎弓根进钉点尽可能一次找准,切忌盲目钻孔,禁止手钻纵向、横向摆动,手钻钻入不超过3cm,即改用直径为2.0mm克氏针尾探测骨孔,证实为骨性管道,将合适之椎弓根钉旋入,拧紧各部件。②对上位螺钉方向要适当向上倾斜5°左右,钉尖靠近上终板,下位螺钉适当向下倾斜5°左右,钉尖靠近下终板。③对后柱失稳或前、中柱损伤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者,常规取自体髂骨后路植骨融合,指导患者及时加强腰背肌功能训练,对提高脊柱承载能力,预防后弓角的丢失和椎体“再压缩”的发生与发展有很好效果。本组26例行后路融合,术后随访2年~3年8个月,后弓角无明显丢失。2例前柱压缩超过60%、椎管压迫超过50%的L1爆裂型骨折,经椎弓根钉固定器固定复位及后路植骨融合,术后半年引起椎体“蛋壳”改变[2],术后1年负重后发生后凸畸形、腰痛和左下肢麻木,做了前路植骨补充融合,随访2年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椎体无移位及变形,后弓角未加大。我们十分重视椎弓根后路内固定远期矫正度丢失的防治,前路融合、椎间融合等不失为有效的防范措施。
, 百拇医药
    对不完全脊髓损伤的治疗,关键是尽早、彻底清除脊髓及神经根管周围的致压物,行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本组19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1周内早期手术,术后6个月随访,临床显效率达100%。

    参考文献

    [1]田慧中,项泽文主编.脊柱畸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71-177.

    [2]唐天驷,陈亮.要掌握好胸腰椎脊柱骨折前路手术的适应证[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9(2):62.

    收稿日期:1999-08-27

    修回日期:2000-02-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