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9595
邵金阶治疗血证的经验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邵迎新 邵智谦

    单位: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 436600

    关键词:血证病;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邵金阶▲

    湖北中医杂志000203 邵金阶主任医师,悬壶四十载,学验俱丰。现将家父以益气清热化瘀汤为基本方治疗血证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吐血、黑便(上消化道出血)

    林某,男,38岁,1994年7月5日初诊。患者胃脘部无规律、间断性疼痛5年余。一周前因饮酒过量,夜间突发胃脘剧痛、恶心呕吐,呕吐物残渣夹有咖啡色水样物。某医院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一周,疼痛减轻,仍恶心呕吐,时或吐出咖啡色水样物,转诊中医。

    症见面黄无华,神疲乏力,心慌气短,口唇、眼睑苍白,胃脘胀痛,纳呆厌食,大便色黑,舌淡胖、边有齿痕,脉细。血红蛋白70g/L,大便潜血强阳性。证属脾气亏虚,固摄无权,胃失和降,络伤出血。治拟益气摄血、和胃化瘀。方用益气清热化瘀汤(黄芪30g,当归8g,党参、炒蒲黄、丹皮、大黄炭各10g,仙鹤草、旱莲草各20g,三七6g),加白芍30g,代赭石20g,法半夏10g。服药4剂。二诊:呕吐止,大便转黄。减代赭石,加白芍15g,麦芽30g,白术10g。服6剂,精神转佳,饮食正常,大便潜血阴性。继以归脾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调治20天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 http://www.100md.com
    按:《景岳全书》曰:“动者多由于火,火盛迫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所藏。”家父用益气清热化瘀之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每收良效。自1991年~1998年,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证35例,其中治愈30例,显效3例,有效2例。(疗效评定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内科急证治疗规范》)

    2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陈某,40岁,1990年10月5日就诊。从4月开始经期无定时,经量或多或少。7月下旬以来经血一直淋漓未尽,有时出血如注。西医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治少效。刻诊:经血淋漓,血量时多时少2月余,色暗红,血量多时夹有血块,腰腹隐痛,面黄少华,头晕心悸,腰酸乏力,舌淡,脉沉细。B超提示:宫腔内有少量积血。证属气血两虚、血滞胞宫。治以益气清热化瘀汤加益母草20g,煅龙骨、煅牡蛎各20g。服药5剂后血止,腰腹疼痛消失。前方去丹皮、大黄加白芍15g,续服4剂,精神转佳。继服归脾丸两周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 百拇医药
    治疗崩漏25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50岁,出血时间最短者12天,最长者3个月。

    治疗结果(疗效评定依据同前):痊愈21例,好转3例,无效1例。

    3 体会

    血证可因多种疾病引起,其发病机理多因气血逆乱,络脉损伤,导致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于外。治则不外“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景岳全书*吐血证治》指出:“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因推火与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家父认为,大凡吐血、便血、衄血、崩漏等出血性疾患,每每出血量多,病情危急,即使因火热动血亦往往热随血去,既而出现心慌气短,面黄乏力,舌淡,脉细或芤等气虚血少证候。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不祛,新血不生,出血难止。提出治疗血证应以“气虚为本,火热、血瘀为标”,故用益气清热化瘀汤标本兼治,取得较好的效果。“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运血者是气,藏气者是血。“气无形也,血有形也,人知治血必须理气,使无形生有形;不知治气必须理血,使有形生无形”。所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而无形之气急当速固。

    益气清热化瘀汤方中,党参、黄芪甘温益气以摄血,正如张景岳《本草正》所云:“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当归和血补血,引血归经;大黄、丹皮性寒凉以清源止血;蒲黄、三七活血化瘀以推陈致新;配伍黄芪、党参,补泻兼施,动静结合,行血化瘀而不耗气,益气止血而无留瘀之弊。用仙鹤草、旱莲草,可增强养血止血之功。诸药合用,补益中气,清热止血,活血化瘀,相辅相成,标本兼顾。■

    收稿日期:1999-06-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