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时珍国医国药》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30249
止汗贴工艺改进
http://www.100md.com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2期
     作者:戴文丽 仇玲凤 钱梅

    单位:戴文丽(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 226600);仇玲凤(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 226600);钱梅(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 226600)

    关键词:止汗贴;原工艺;新工艺;制备方法;稳定性;对比

    时珍国医国药000225 摘 要:介绍了止汗贴原工艺,新工艺的制备过程,观察了新工艺的稳定性。对原工艺、新工艺在使用、贮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说明新工艺止汗贴使用方便,贮藏时间长,便于携带;从而证明新工艺切实可行。

    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0)02-0128-01▲

    止汗贴是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方制备而成的软膏状圆形贴剂。它是通过皮肤给药,由体表穴位吸收药物,再通过经络的运行而达到内病外治的作用。用于儿童及成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甲亢、风湿热、败血症、结核病、产后等所致的自汗、盗汗的治疗。其外用,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被破坏,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具有药物的经穴效应及药物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止汗贴原由临床医师临时调配应用,具有不能贮存,无法携带,使用不方便等弱点。故将止汗贴工艺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止汗贴存放时间长,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且疗效无改变,得到了临床医师和病员的肯定。现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原工艺

    1.1 处方:郁金800 g,麻黄根100 g,五倍子100 g。

    1.2 辅料:蜂蜜适量,二甲亚砜适量。

    1.3 制备方法及用法:将郁金、麻黄根、五倍子粉碎成100目细粉,每次取少量细粉加蜂蜜,二甲亚砜适量至糊状,挑取适量贴于两侧乳中穴上,再覆盖上大小适宜的橡皮膏,1次/d,连续贴3 d。

    3 新工艺

    2.1 处方:郁金800 g,麻黄根100 g,五倍子100 g。

    2.2 辅料:15%聚乙烯醇04-86适量,氮酮50 ml。

    2.3 机械器具及材料:SF-200c高速粉碎机(上海中药机械厂产),无纺胶布,环氧乙烷消毒柜,乳钵。
, http://www.100md.com
    2.4 制备方法:将郁金、麻黄根、五倍子粉碎,打成100目细粉,称取细粉100 g,置于干燥洁净的乳钵内,慢慢加入15%聚乙烯醇04-86,约135 ml,加氮酮5 ml,调至粘度适宜的糊状,每次称取3.5 g,搓圆,压成厚约1.5 mm,ф3.8 cm的圆形贴膏。将边长8.0 cm正方形的无纺胶布的覆盖纸撕开,将贴膏置于中间,盖上覆盖纸。每块贴膏及时封入塑料袋内,放入环氧乙烷消毒柜内消毒。取出后,为增加其密封性能,再将贴膏装入铝箔袋内,每铝箔袋装两块贴膏。及时封口,最后装入纸盒内,放入说明书。

    2.5 稳定性观察:将止汗贴分别置室温(12~25℃)、烘箱(35~40℃),冰箱(2~10℃)贮存 1个月。结果其外观及色泽均匀性不变,粘着性、韧弹性良好,无酸败、变质、分离现象。

    2.6 使用方法:将患者左、右侧乳头、乳晕处皮肤用温水洗净,擦干,然后将本贴剂的中心分别对准左、右侧乳中穴(即乳头)粘贴牢固,平整即可。1次/d,2贴/次,3 d为1疗程。
, http://www.100md.com
    3 原工艺、现工艺贴膏对比

    见表1。

    表1 原工艺、新工艺贴膏对比 项目

    贴着情况

    含药量

    是否需

    医生贴

    可否贮藏

    可否携带

    原工艺贴膏

    易滑动

    不准确

    需要
, 百拇医药
    不可

    不可

    现工艺贴膏

    不易滑动

    准确

    无需

    可以

    可以

    4 小结

    4.1 新工艺粘性强,用量准确,使用方便,病人可自已贴,减免了临床医师的操作麻烦,使临床医师得到更多的时间为病人诊治,减少了病人往来医院的次数,节约了时间,方便了病人。

    4.2 新工艺贴剂克服了原工艺贴剂不能贮存,携带的弱点,室温贮存达5个月,无任何明显变化,且不影响疗效。
, 百拇医药
    4.3 由于新工艺贴剂中含水量较高,操作时难免无污染,久放易发生霉变,所以需要进行环氧乙烷消毒,消毒后室温贮存可达5个月无霉变。

    5 讨论

    5.1 原工艺贴剂由医生临时随机调配,病人人数不易确定,配制量不易掌握,每块贴膏含药量也不固定。多配,则易导致药物剩余,时间一长,易发生失水、干硬、霉变现象,从而浪费了药物。少配,则易导致药量不足,需要增加配制次数,不仅操作麻烦,而且耗费临床医师的时间,病人也延长了看病时间。

    5.2 由于原工艺中辅料是蜂蜜,调配做成圆薄贴,密封后,存放不足2 d,即发生失水、干硬、失去粘性,无法粘贴。故将辅料改为具有较强粘性的聚乙烯醇04-86,使用后增加了粘贴效果,且贮藏不易失水、干硬,聚乙烯醇04-86凝胶,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较高含水量,对于皮肤的水合作用以及药物的释放渗透有利。实验提示:以聚乙烯醇凝胶为载体的贴片具有较迅速、较完全的释放性能[1]
, http://www.100md.com
    5.3 新工艺贴剂中所用的氮酮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透皮吸收促渗透剂,与二甲亚砜相比,需要量低,无怪异味,对亲水性、疏水性化合物都能增强渗透作用。

    6 结论

    新工艺贴剂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各医院制剂室都可操作,其便于携带,应用方便,深得病人欢迎,说明新工艺切实可行。■

    作者简介:戴文丽(1970-),女,(汉族),江苏省海安县人,现任江苏海安县中医院中药师.

    参考文献:

    [1]林亚平,周 静,朱新宇.聚乙烯醇凝胶及其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2)∶93

    收稿日期:1999-08-12

    修稿日期:1999-09-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