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正骨》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31713
外用中药促进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愈合的现代药理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中医正骨》 2000年第2期
     作者:杨运东 冯秋珍

    单位:杨运东(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598级博士);冯秋珍(湖北中医学院)

    关键词:

    中医正骨000250 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的治疗是骨伤科的一大难题,西医西药的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不十分理想,外用中药可明显促进创面的愈合,成为中医骨伤科的一大优势。近年来,对外用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多,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1 抗菌消炎

    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常有细菌生长,据程春生等〔1〕报告50例感染性骨缺损伤口脓性分泌物培养中有细菌生长者48例,1种细菌生长者38例,2种细菌生长者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者20例,大肠杆菌生长者15例,绿脓杆菌生长者15例,变形杆菌生长者6例,链球菌生长者1例,产碱杆菌生长者1例。细菌生长是影响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细菌数每克组织超过100 000株,伤口愈合的每个阶段都要受到影响,这样的伤口植皮也不易成活。细菌作为致炎因子,必然引起炎性反应,直接损害和刺激血管,改变毛细血管或小静脉的通透性,使血浆内的一些成分渗出血管外,引起组织水肿。在严重的炎症反应时,微血管和小静脉破裂并有出血。外用中药外洗或湿热敷或药膏外用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如白头翁、夏枯草水煎洗伤口可抗绿脓杆菌;二花、连翘、蒲公英可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黄连、黄柏可抗大肠杆菌。二妙散〔2〕治疗大面积皮肤坏死后感染创面主要是由于黄柏水煎剂和醇煎剂在体内外实验中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作用原理与其抗代谢、抑制细菌呼吸、抑制RNA和蛋白质合成及细胞膜毒性有关;苍术烟薰消毒对多种病毒、细菌、支原体及致病真菌都有显著杀灭作用;生肌玉红膏和生肌玉红膜〔3〕中当归、白芷、轻粉、甘草都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故治疗创面疗效满意。现代药理研究作用证实治疗创面的生肌象皮膏〔4〕(血余15g、生龟板25g、大生地25g、当归15g、生石膏30g、生炉甘石50g、蜂蜡90g、象皮20g、香油50g)、解毒洗药〔5〕(苦参、蒲公英、黄柏、连翘、木鳖子、双花、白芷、赤芍、丹皮、生甘草等组成)、大黄油纱〔5〕、金黄膏、黄连膏、拔毒生肌散〔6〕、自制复方黄连液〔7〕都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
, http://www.100md.com
    2 改善缺血缺氧

    现代医学极重视血液循环和组织氧供在组织感染的治疗及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氧的作用就象抗生素,吸入氧气有助于对细菌的清除,吸O2可使组织PO2达40mmHg,此足以影响中性白细胞的杀菌能力。氧还是营养,可以改善术后蛋白质代谢,促进伤口愈合。成熟的成纤维细胞若无氧供应不能制造胶原,胶原离开细胞并聚集成纤维也是一需氧过程。脯氨酸和赖氨酸在细胞内转运过程中需羟化酶羟化,否则不能实现交叉联合,羟化过程则需氧。胶原排放至细胞外后的聚合也是一氧浓度依赖性的限速过程〔8〕。所以氧对伤口愈合十分重要,而活血化瘀可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氧供,促进伤口愈合〔9〕。俞杰等〔10〕在临床中观察到愈合缓慢的感染创面往往伴有创面肉芽暗红、水肿,周围肌肤甲错或创面周围红肿,这与中国传统医学“瘀不去,新不生”的观点是相吻合的,采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合生肌膏(象皮60g、当归60g、龟板30g、生甘草30g、紫草6g、血竭12g、白蜡60g、轻粉6g、麻油500ml)明显促进创面血液循环,改善缺血缺氧,促进伤口愈合。解毒洗药〔5〕利用药液温热刺激,引起皮肤和患部的血管扩张,促使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促进伤口愈合。恒温药液(水蛭、白芨、黄连、丹参等)意在浸泡伤指(趾)时,保持药温30℃,增高创面组织温度,以加强药力渗透吸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11〕。再生Ⅲ号(乳香6g、没药6g、血竭6g、儿茶12g、当归8g、红花12g、川芎10g、双花40g、连翘15g、白芷12g、芒硝30g,2000ml煎药液至1500ml,过滤备用)治疗创口不愈及骨外露,可以增加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消肿、去腐生肌,促进伤口愈合〔12〕。李秀兰等〔13〕采用改良Saba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法,研究外用中药生肌膏、玉红膏、黄连膏“偎脓长肉”促进创面愈合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外用中药可增强创面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在创面愈合中期外用中药组与对照组局部萤光物浓度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浆萤光物清除率和尿中排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外用中药不影响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对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外用中药可以提高内皮细胞的双向运输机能。内皮细胞的运输增强,致使血液中的有形和无形成分等渗到创面,调节了伤口愈合过程,进而加速创伤愈合。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证实〔8〕,促进伤口愈合的许多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明显的改善缺血缺氧的作用:川芎、丹参、丹皮、三七、延胡索等能改善心肌功能,调节心肌代谢,降低氧耗,扩张冠脉;当归、赤芍、红花、蒲黄、郁金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现代药理研究为中药促进伤口愈合找到理论根据。
, 百拇医药
    3 增强免疫功能

    伤口的正常修复与创面的抗感染力和全身的免疫功能也密切相关。细菌侵袭伤口后,机体对其产生的生理性免疫反应可分为几种情况〔14〕:①以吞噬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机体对病原菌的处理以中性多核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吞噬、裂解、消化为主。在感染过程中,致敏淋巴细胞更可以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对病原菌的趋化性和吞噬性有显著增强。②以补体吞噬抗体系联合的免疫反应:机体对内毒素为主的各种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需要通过交替途径来激活补体系统,使致病菌的外膜造成损伤,引起细菌的肿胀和崩解,并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功能。③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对于活化了的吞噬细胞也难以杀灭的病原体,主要是依靠细胞免疫反应将其控制和消除。通过致敏的T细胞,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诱导吞噬细胞聚集于炎症病变的病灶处,促进对抗原菌的吞噬和消化,以限制和控制炎症的扩散。可见,上述细菌激活的吞噬细胞不仅抗菌杀菌,而且促进伤口愈合,研究外用中药提高吞噬细胞的活力是外用中药促进创面愈合的重大课题。李秀兰〔15〕等通过动物试验研究外用中药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发现在创面愈合中外用中药组(生肌膏组、玉红膏组、黄连膏组)创面渗出液中巨噬细胞(M)数量多,且游走型M多于常驻型,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组织化染色发现M细胞内酸性磷酸酶(ACP)和糖代谢的限速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在创面愈合中与对照组均有极显著差异。游走型M是一类具有分泌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的M。外用中药组游走型M呈直线上升,证明外用中药不仅是M的激活因子还是M的趋化和迁移因子。在另一组试验中,李秀兰等〔16〕采用化学发光技术,发现外用中药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化学发光,在创面愈合中中性粒细胞(PNN)率先活化而后激活淋巴细胞持续到愈合期,提示外用中药组创面渗出液中含有维系细胞生存和功能状态的免疫活性物质。李秀兰等〔17〕还观察到外用中药可使创面Fn(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明显提高,进而增强局部抗感染和损伤修复能力。研究证明吞噬细胞功能与Fn密切相关。血浆Fn可激活网状内皮系统,调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吞噬细胞大量分泌Fn,使创面Fn大增。创面Fn调整吞噬细胞清除细菌和组织碎片;趋化成纤维细胞进入肉芽;构成表皮细胞增生和爬行的骨架,进而加速创伤愈合。可见外用中药可明显增强创面和机体免疫功能。南开大学生物系〔22〕研究生肌象皮膏对开放损伤的作用发现临床患者创面“骨的肉芽瘤”内有大量的浆细胞、巨噬细胞。创面脓液中溶菌酶含量增高,巨噬细胞数量增多而且吞噬功能活跃等均说明创面应用生肌象皮膏后调动了机体的防御系统,促使大量巨噬细胞增生。
, 百拇医药
    4 改善伤口营养

    伤口愈合与营养有关,营养不良会导致创口愈合障碍,营养因素对创伤愈合的影响已有大量报道,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因素的缺乏均对创伤愈合产生明显的影响,尤其是蛋白质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较多。以往的研究表明,血浆蛋白质增加明显促进伤口愈合〔18〕。徐尔真〔19〕对不同肉芽各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发现高凸型肉芽与凹陷型肉芽中的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含量均比正常肉芽低,且有显著性差别。说明氨基酸不足不利于创面愈合。张集圣〔20〕通过生肌玉红膏、生肌象皮膏和麻油对伤口影响的实验观察发现,生肌玉红膏、生肌象皮膏外用可提高创面每克肉芽内羟脯氨酸含量,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李秀兰〔17〕通过实验观察外用中药对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发现外用中药可使创面Fn明显提高。Fn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在创伤愈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说明外用生肌膏可明显改善作口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 百拇医药     5 评 价

    外用中药促进伤口愈合的现代药理作用揭示了外用中药的作用机制。许多中药本身是一个小复方,如大黄〔21〕具有抗菌消炎、活血止血的功效。黄芪素有“疮家圣药”的美称,具有益气升阳、托疮生肌的功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代谢,对久不收口的创面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许多复方如生肌膏、生肌象皮膏、生肌玉红膏等具有复合作用,既具有抗菌消炎、促进循环、提高抗感染力、改善营养等多种作用,而且许多药物正确配伍还具有协同作用。所以深入研究中药单药、复方的现代药理作用,对提高外用中药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春生,张善才,李金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中医正骨,1990;2(2):13

    2,莫勋南,孟宪杰。二妙散治疗大面积皮肤坏死后感染创面。中国中医骨伤科,1995;2(6):33
, http://www.100md.com
    3,朱晓明,周丽萍,戴冰。生肌玉红膜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2(2):78

    4,王宝泉,姚树亢。生肌象皮药膏在感染性开放骨折中的应用及实验研究。中医杂志,1981;(1):24

    5,韩铭。解毒洗药治疗创伤性感染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1994;2(1):14

    6,程春生,田松,瞿根法。慢性骨髓炎治疗国内外进展。中医正骨,1991;3(4):32

    7,蒋顺婉,岑泽波,陈基长。自制复方黄连液外用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1997;5(1):12

    8,赵连根。伤口不愈与中西医治疗基础。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5;1(3):183

, http://www.100md.com     9,赵连根。血液循环及组织氧供是活血化瘀研究的主要课题。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0):2624

    10,俞杰,张树喜,王虎,等。加味桃红四物汤合生肌膏治疗创面感染临床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1997;5(4):18

    11,白书臣,熊昌源,叶劲,等。恒温药液治疗外伤性指(趾)端残缺。中国骨伤,1996;9(3):25

    12,杨利民,杨锦兰,李淑惠,等。再生Ⅲ号治疗创口不愈及骨外露。中国骨伤,1996;9(1):53

    13,李秀兰,韩慧,师宜健,等。在创面愈合中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动态研究—“偎脓长肉”作用机制研究之一。中国骨伤,1994;7(2):5

    14,韩学德。现代外科感染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 百拇医药
    15,李秀兰,徐尔真,师宜健,等。创面愈合中巨噬细胞功能与异质性动态研究—“偎脓长肉”作用机制研究之二。中国骨伤,1995;8(2):8

    16,李秀兰,纪根媛,赵凤仪,等。创面愈合中外用中药对免疫活性细胞氧化代谢功能的影响。中国骨伤,1995;8(3):9

    17,李秀兰,师宜健,徐尔真,等。纤维结合蛋白在创伤愈合中的动态研究。中国骨伤,1995;8(4):10

    18,周爱莲,徐尔真,何方,等。创伤愈合中表皮再生机理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2(2):68

    19,徐尔真,周爱莲,吕宪禹,等。创伤愈合中表皮再生机理的研究—Ⅲ不同肉芽各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2(2):71

    20,张集圣。生肌玉红膏、生肌象皮膏和麻油对伤口影响的实验观察。天津医药,1989;4:238

    21,陈明。大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中国中医药报 1999-07-05

    22,南开大学生物系,天津医院骨科中创组病理科。生肌象皮膏对开放损伤的作用。中华骨科杂志,1982;1(2):124

    (1999-07-05收稿,1999-12-01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