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药科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34407
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法的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刘月霞 齐亚灵 李文 王景霞 佟春玲 王义

    单位:刘月霞(佳木斯大学组胚教研室);齐亚灵(佳木斯大学组胚教研室);李文(佳木斯大学组胚教研室);王景霞(佳木斯大学组胚教研室);佟春玲(佳木斯大学电镜室);王义(佳木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肥大细胞;甲苯胺蓝

    黑龙江医药科学000207

    肥大细胞是结缔组织中的一种细胞,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异染性的颗粒。颗粒中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变态反应,显示出肥大细胞中的颗粒是识别和判断肥大细胞及其功能状态常用的研究方法。但是,肥大细胞颗粒是水溶性,用已有的方法不能显示出肥大细胞,因其常在染色过程中颗粒溶解而消失。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肥大细胞的染色过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摸索出一种改良的肥大细胞染色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大白鼠和小白鼠各15只,每只取空肠两块,分为两组,分别用常规甲苯胺蓝法和改良甲苯胺蓝法做对比染色。

    1.2 方法

    组织块用10%福尔马林固定,按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厚10um,然后进行染色。

    常规法:切片下行至水,入甲苯胺蓝,(甲苯胺蓝:0.2g,60%酒精50ml)液染色5h(常温)。脱水:70%、80%、90%、95%、100%Ⅰ、100%Ⅱ酒精各5min。透明:二甲苯Ⅰ,Ⅱ各10min。中性树胶封片[1]。结果:肥大细胞内的异染颗粒少见或不见,难以显示肥大细胞,对其功能状态也就无从判别,其原因是因为脱水过程中,肥大细胞中颗粒溶于水所致。改良法:切片下行至水,入甲苯胺蓝(甲苯胺蓝0.2g,60%酒精50ml)液染色5h(常温),脱水:纯丙酮Ⅰ,Ⅱ各10min。透明:二甲苯Ⅰ,Ⅱ各10min,中性树胶封片[2]。结果:光镜下,肥大细胞内充满了粗大的紫红色的异染颗粒,细胞核小而圆,被染成蓝色,颗粒溶解或细胞破裂的少见。

    2 两种染色方法结果比较(χ2检验)

    见下表。

    附表 两种染色方法比较

    方法

    总数

    完好

    未见显示颗粒

    破裂

    颗粒显示

    常规法

    50

    7

    34

    9

    14%

    改良法

    50

    41*

    5*

    4*

    82%

    注:*表示改良法与常规法比较P<0.05

    3 讨论

    常规染色方法的染色过程中,用甲苯胺蓝染色后,经水洗,然后用各梯度浓度酒精脱水,在这个过程中,肥大细胞的颗粒溶解了,或者细胞破裂,颗粒显示率只占14%。改良的方法染色后,直接用丙酮脱水,然后用二甲苯透明,避免细胞接触水,所以,颗粒中的物质得以保存,颗粒显示率82%,未显示出颗粒或破裂的仅占18%,二者区别明显,改良的肥大细胞染色法是显示肥大细胞较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杜卓民主编.实用组织学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胡登锟,杨森编著.组织学特殊染色技术实践.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999-12-18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