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预防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35706
1990~1998年桂林市区伤寒流行特点分析
http://www.100md.com 《广西预防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麦浩

    单位:广西桂林市卫生防疫站 541001

    关键词:

    广西预防医学000227

    分类号:R516.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8X(2000)02-0126-02

    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3~1994年,我市伤寒发病率陡然上升,流行面广泛而分散,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影响。本文就1990~1998年桂林市区伤寒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1990~1998年桂林市疫情年报和桂林市统计年鉴,采用Pems统计软件分析。
, 百拇医药
    2 结果与讨论

    2.1 流行强度 1990~1998年共报告伤寒发病1850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6.83/10万、0.04/10万和0.11%。

    2.2 地区分布 各年度五城区发病率见表1。1996年后,叠彩区和七星区成为主要流行区。城、乡总发病率分别是35.99/10万和39.18/10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85,P>0.05)。

    表1 1990~1998年挂林市区伤寒发病率(1/10万)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 百拇医药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平均

    叠彩区

    7.80

    7.70

    9.44

    37.84

    64.12

    48.67
, 百拇医药
    29.58

    17.30

    38.56

    29.00

    秀峰区

    6.18

    8.53

    34.68

    42.09

    100.66

    60.54

    19.27

    14.61
, 百拇医药
    27.02

    34.84

    象山区

    13.82

    11.03

    49.70

    95.91

    100.54

    86.79

    13.11

    14.45

    21.59

    45.22
, http://www.100md.com
    七星区

    7.56

    11.59

    13.82

    41.32

    85.52

    42.65

    32.74

    19.86

    41.67

    32.97

    雁山区

    12.69
, http://www.100md.com
    48.26

    21.05

    53.17

    73.83

    101.67

    21.98

    1.53

    21.34

    39.51

    总计

    9.81

    14.13

    27.73
, 百拇医药
    58.30

    86.83

    66.26

    22.95

    14.92

    30.53

    36.83

    2.3 时间分布 各城区发病高峰均在1993~1995年;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但有季节性高峰,其中7~10月发病数占40%~70%。

    2.4 人群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发病,15~44岁年龄组发病占总数的55%~70%。工人、农民和学生,占发病数的73.17%,但男女发病数无明显差异。

    2.4 流行形式 1991~1997年有水型暴发流行,暴发疫点的发病数约占总病例数的3%~10%,其余大部分伤寒病例以散在形式发生,很难追踪明确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 百拇医药
    2.5 菌型及其变迁 1994~1999年6月,分离培养出224株病原菌,其中伤寒杆菌164株,甲型副伤寒杆菌59株,丙型副伤寒杆菌1株。1998年前是以伤寒为主的流行,流行过程中甲型副伤寒逐渐增多,到1999年(1~6月份)甲型副伤寒占55.56%。

    3 讨论

    3.1 我市伤寒流行主要有以下特点:(1)有水型暴发流行,但90%以上的病例以散发形式出现;(2)以夏秋季和中、青年发病为主,但发病率无性别、城乡差异;(3)流行年与非流行年疫情分布特点变化不明显;(4)菌型发生明显变化。

    3.2 存在着的流行因素有:(1)带菌者的积累,推测我市自90年代积累了上百名伤寒带菌者;(2)生活用水源管理不善,自备水源单位地下水及周围环境易受污染;(3)周边地区伤寒居高不下,县、市人员的频繁流动,亦使市区伤寒难以消除。(4)伤寒、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力,菌型变化使伤寒流行形式更为复杂。

    (致谢:陈文超、李琼池、经金容、张晓卿医师。)

    (1999-06-01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