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传染病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42360
阿米巴痢疾154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邓淼 王瑞芳 杨杏芳

    单位: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

    关键词:

    中华传染病杂志000220 1997年2月~1998年2月,我科共收治阿米巴痢疾154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76例,女78例,年龄4~70岁。其中工人51例,农民19例,干部33例,学生20例,职员4例,退休人员13例,医务人员4例。发病时间以7、8、9月为多,7~9月共102例,占66.2%。

    以《实用内科学》阿米巴肠病的标准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二、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 1~25 d。

    (二)症状与体征 腹泻153例,每日2~20次。其中1例表现为便秘,大部分患者为黄色稀水便(64.2%)。其次为红、白粘液便(11.7%),有鲜红色血丝(9.7%),大便暗红色(6.5%),果酱色大便少见(5.2%)。全部病例均感腹痛,最常见于右下腹疼痛(40.3%),其次为脐周及下腹痛(37.7%),左下腹疼痛少见(14.9%),腹胀多见(96.1%),解大便时肛门处疼痛(84.4%),有明显里急后重感98例(63.6%)。发热少见(8.4%),有的患者有恶心(35%),呕吐(25.3%),贫血(12.3%)。

    (三)实验室检查 急性期在粪便中均检查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成团的红细胞和少量的白细胞。慢性患者粪便中找到阿米巴包囊。

    三、治疗与预后

    明确诊断后,除给予支持、对症等治疗外,及时进行病原学治疗,151例均应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疗程5~10 d,慢性阿米巴痢疾疗程可延长。经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妊娠3个月内或哺乳期妇女则停用及不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改用中药白头翁汤等药物治疗,本组病例均治愈。

    讨论

    本组病例以青壮年为多,7、8、9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发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及外出就餐史。在同一摊点进食后先后发病的病例常见,可见注意饮食卫生是防止阿米巴痢疾的关键。

    阿米巴痢疾视病变广泛的程度,病情轻重不一。症状无特异性,长期腹泻易误诊为慢性结肠炎。长期便血者易误诊为结肠癌,解脓血便者易误诊为细菌性痢疾,解黄色稀水便者易误诊为肠炎,大便秘结者更不易确诊。很多患者在当地误诊,造成阿米巴痢疾的蔓延和流行,有的患者长期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治疗,遭受疾病的痛苦,严重者导致多脏器损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腹泻的患者均应进行大便检查,由于包囊排出呈周期性,故对阴性结果须连续数次检查方才能得出结论。大便检查时应用新鲜粪便的脓血粘液部分在30min内镜检易发现大滋养体。标本混有尿液或消毒液易使原虫变形死亡,从而不易辨认。通常先做粪便的生理盐水匀悬液镜检。取标本的三个不同部分分别检查,发现不典型滋养体时可作固定染色加以鉴定。

    对临床症状与阿米巴痢疾相似,而实验报告阴性的患者,提倡药物诊断性治疗,可应用甲硝唑或替硝唑,痊愈者则阿米巴痢疾可能性大。此外,亦可行纤维结肠镜检,进一步确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或急性胃肠炎的患者经用庆大霉素、氟哌酸等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多次作大便检查,考虑本病可能。

    收稿日期:1998-09-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