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51879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辨证关系研究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
     作者:韦艳碧

    单位:广西河池地区人民医院 河池 547000

    关键词: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辨证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000206 中图分类号 R241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并且被认为在胃腺癌和淋巴瘤的发生中也起着一定作用。HP感染与中医辨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我们对226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1.1 病例资料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河池地区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病人,其中男性114例,女性112例,年龄在20~75岁间,平均年龄43.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0年,平均3.5年。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有上腹疼痛或胀闷不适等症状。检查均采用Olympus P30型胃镜,用活检钳从距离幽门5cm的胃窦处取3块活检标本。其中一块标本立即用尿素酶快速诊断试剂盒(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PUT药盒)检测尿素酶活性,并依据产品说明书分三级(+、++、+++);其余2块标本送作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及HP感染入选。

    胃镜诊断依据1982年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的纤维胃镜诊断标准,病理诊断依据1978年胃癌防治会议的病理诊断标准。

    1.3 辨证分型标准

    参考1989年中西医学会制定的证型标准及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分肝郁胃热,脾虚胃热,脾胃虚弱三个证型,证型确定:具备主症及次症Ⅰ、Ⅱ各一项,舌脉基本符合。

    2 结果

    辨证观察结果如表1示。
, 百拇医药
    采用χ2检验,肝郁胃热证,脾虚胃热证,脾胃虚弱证三组HP感染程度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1 不同辨证类型与HP感染程度 组别

    例数

    (+++)人

    数(率)

    (++)人

    数(率)

    (+)人

    数(率)

    肝郁胃热

    41
, 百拇医药
    25(60.9%)

    16(39.1%)

    0(0%)

    脾虚胃热

    132

    36(27.1%)

    87(60.1%)

    7(12%)

    脾胃虚弱

    53

    8(15.2%)

    28(52.8%)
, 百拇医药
    17(32%)

    226例HP阳性胃炎患者中以脾虚胃热证最多,占58.41%,肝郁胃热证及脾胃虚弱证分别占18.14%和23.45%。而且在三个证型组中,HP感染程度越重,郁热表现越明显,HP感染程度较轻者则以脾胃虚弱表现为主。3 讨论

    HP属于祖国医学“邪气”范畴。外感邪气经口侵入体内,犯于脾胃,脾胃功能失常,引起胃痛,胃脘部胀闷、纳差等症。南方气候炎热,患者平素胃火多盛,外邪侵入机体后易于化热,因此本病患者多有胃热表现。另一方面,“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所必虚”,脾胃亏虚是HP能侵入体内引起疾病的前提之一,且本病病程一般较长,日久则正气渐虚而致脾胃虚弱。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精神紧张程度亦增高,肝气郁结,失于疏泄,久则既可化火形成肝胃郁热,又可致脾气亏虚。张氏也认为[1]HP可归属湿热之邪,是胃病的直接致病因子,但只有当人体正气不足,内伤七情,外感六淫等情况下才能使侵入体内的HP引起疾病。因此,辨证以脾气亏虚为本,胃热炽盛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应标本兼顾,既要清热解毒,又要补脾益气。

    参考文献

    [1] 张 琳.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防治研究.中医杂志.1992,33(7):28

    收稿日期:2000-03-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