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腹部外科》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5290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问题探讨(附15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腹部外科》 2000年第2期
     作者:梁久银 徐义仁 姜世涛 蔡军 李凯琅

    单位: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外科 合肥,230041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

    腹部外科000221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原因、 类型及预防措施。 方法 对近6年来11 7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15例(0.13%)胆管损伤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15例胆管损伤中, 横断伤6例(0.05%), 电灼性胆管伤6例(0.05%); 分离性损伤3例(0.025%)。 横断伤处理以胆肠Roux-Y吻合为主, 电灼伤及分离伤以引流为主, 个别放置T型管引流。 15例均获治愈。 结论 胆管损伤常见4种类型。 重视预防及手术技巧的改进, 器械的更新, 能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恰当的处理方法可以使患者获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问题虽已引起重视, 但其发生率仍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OC)。 如处理不当, 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本文报告我院1992年10月~1998年6月11 796例LC及15例胆管损伤(0.13%), 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11 796例LC, 男性4 719例, 女性9 077例。 年龄11~86岁, 平均50.5岁。 胆囊息肉及胆固醇结晶305例, 非结石性胆囊炎9例, 结石性胆囊炎11 482例(慢性11 070例, 急性412例)。 急性胆囊炎病例中, 早期妊娠2例, 围产期2例, 肾移植术后2例。 中转OC 165例(1.4%)。 其发生各种并发症117例(1%)。 胆管损伤15例(0.13%)。

    2. 损伤情况: 横断伤6例(肝总管5例, 胆总管1例); 电灼胆管侧壁穿孔性伤6例(肝总管1例, 右肝管4例, 副肝管1例), 均为针尖样或点状穿孔; 分离性损伤3例(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 15例损伤术中发现10例, 术后1~3发现5例(出现黄疸2例, 胆漏症状3例)。

    3. 处理方法: 6例横断伤: 肝胆管空肠Roux-Y吻合5例, 胆总管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1例。 电灼穿孔伤: 术中发现3例, 1例行T型管引流, 2例即在腹腔镜下肝下置管引流; 术后因胆漏症状再次腹腔镜下探查肝下置管引流3例。 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分离性损伤3例: 2例T型管引流, 1例肝下置管引流。
, http://www.100md.com
    4. 结果与随访: 本组15例胆管损伤均获愈。 行胆管端端吻合的1例, 术后6个月拔除T型管。 凡行肝下置管引流者, 引流管在5~28天拔除。 随访6个月~5年, 平均随访2年。 1例电灼性伤, 术后8个月因疼痛、 发热, 复查B型超声检查示胆总管下段结石。 2例有短暂的上腹部不适, 应用抗生素1~2次后症状消失。

    讨 论

    一、 胆管损伤发生率

    胆管损伤是LC主要并发症之一。 早期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0.7%~2%[1,2]。 国内近期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11%~0.32%[3,4]。 本组11 796例共发生15例胆管损伤, 发生率0.13%。 除其中较小的仅需引流治疗的侧壁伤外, 横断伤发生率仅为0.05%。 本组大宗资料统计显示胆管损伤发生率较文献报告的低(横断伤)。

, http://www.100md.com     二、 胆管损伤类型及原因

    胆管损伤类型较多, Larson[1]将其分为四类: ① 胆总管横断伤; ② 胆总管部分夹闭(压迹); ③ 电灼胆管穿孔性伤; ④ 汇合部分离性损伤。 亦有文献归纳为两大类: ① 胆管侧壁伤; ② 胆总管横断伤。 本组有胆总管横断伤、 电灼性胆管侧壁伤及分离性汇合部伤。 在横断伤中, 本组有67%(4/6)是由于将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钛夹后切断; 另2例则是因结石颈部嵌顿、 炎症重、 胆囊管又短于0.5cm, 加之结石嵌顿之颈部覆盖于胆总管上解剖困难而造成。 分离性汇合部伤均为慢性炎症、 粘连严重、 哈氏袋胆囊管与胆总管间隙小、 过份分离所致。 电灼性胆管侧壁伤为炎性粘连之大块组织电灼切割所致。 目前使用的电凝器均为单极, 如在电流量上、 时限上控制不好, 可致电灼热效应扩大造成延期性损伤, 应警惕。

    三、 胆管损伤的处理

    胆管损伤的处理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横断伤宜做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 电灼性损伤和分离性损伤, 若穿孔及损伤较小, 行引流为好。 对个别穿孔或损伤较大的可行T型管引流。 胆总管端端吻合因其吻合口张力大, 易狭窄, 远期效果差, 而不主张采用。
, http://www.100md.com
    四、 胆管损伤的预防

    1. 预防的先决要素有两点: ① 选用富有胆道手术经验且能处理较复杂并发症的医师, 并经过上岗前的严格培训。 ② 操作中应有胆管损伤的潜意识存在。 应注意以下几种类型的胆囊: 胆总管较游离的胆囊; “脂化”胆囊;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胆囊; Calot三角区慢性炎症呈“冰冻样粘连”的胆囊。 前者易致胆总管过份牵引而钛夹后切断; 后三种胆囊, 胆囊管不易暴露及辩认而易误伤。 笔者的体会是: ① 贴近胆囊及胆囊管分离; ② 须看清胆囊管及胆囊颈的移行部分——漏斗部; ③ 对“冰冻样”块状粘连的Calot三角区宜多用钝性分离, 尤其是冲洗泵分离。

    2. 预防电灼性损伤, 只要注意一点: 目前使用的单极电凝须在时限上、 电流量上加以控制, 电凝时紧贴胆囊壁。 若术中未发现胆漏, 术后当患者出现剧烈腹痛需用“止痛剂”者应考虑到有胆漏的可能性。

    3. 对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且哈氏袋与胆总管贴近、 间隙小、 粘连重, 分离困难者, 为避免胆管损伤可采用下列方式: ① 钝性分离法: 以冲洗泵边冲分离边吸边分离。 ② 勺状或球状分离器分离。 ③ 上述分离仍有困难且认定胆囊管较短者, 行哈氏袋切开“放出”结石, “让出”余地, 往往分离胆囊管较容易。
, 百拇医药
    4. 改进腹腔镜标准器械: 提倡应用15度弯度分离钳或90度弯度分离钳, 且能作360度旋转者为最好。 这样, 分离胆囊管操作既方便又不易致胆管损伤。

    参考文献

    1,Gerald M,Larson MD,Gary C, et al. Multipractice analysi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1983 patients. Am J Surg,1992,163:221~225.

    2,Huang SM,Wu CW, Hong H, et al. Bile duct injury and bile leakage in Lap 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1993,80:1590~1592.

    3,黄志强.腹腔镜外科时代的胆管损伤问题.肝胆外科杂志,1998,6:65~66.

    4,梁久银,徐义仁,姜世涛,等.23 132例LC报告(附安徽省腹腔镜手术情况调查).肝胆外科杂志,1998,6:239~240.

    (收稿: 1998-09-2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