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07286
鼻T细胞淋巴瘤6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2000年第3期
     作者:鲍红琴 周鸣 马华安

    单位:鲍红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10011); 周鸣(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10011); 马华安(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10011)

    关键词:

    江苏医药000346 鼻T细胞淋巴瘤是发生于面部中线的恶性肿瘤,诊断困难。我科1990年5月~1996年4月收治6例鼻T细胞淋巴瘤,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6例中,男女各3例,发病年龄为39~69岁,平均年龄51.6岁。5例原发于鼻腔,1例原发于鼻咽及口咽部。

    二、临床表现
, http://www.100md.com
    4例发病初期有鼻塞和感冒样症状,1例有咽部异物感,1例无特殊不适,因发现颈部包块而就诊。6例均呈进行性加重。4例有高热,体温均达39.0℃以上。本组6例患者局部均可见病灶表面有坏死样伪膜覆盖。

    三、X线检查

    本组6例中2例行鼻窦柯-华氏位摄片,3例行鼻、鼻窦CT扫描,均显示患侧鼻腔、上颌窦、筛窦内见软组织影,2例同时侵及对侧。1例咽喉侧位片显示咽后壁软组织阴影增宽,局部向咽腔隆起。胸片未见浸润性病灶。

    四、实验室检查

    本组6例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免疫球蛋白、抗“O”均正常,C反应蛋白均为阴性,肝肾功能及尿常规均正常。4例血沉增快,平均49.5 mm/h。6例病理诊断均为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

    五、治疗
, 百拇医药
    本组6例中有5例行皮质类固醇治疗,静脉滴注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后,局部坏死组织均减少,其中4例体温趋于正常。但停药后局部伪膜又增多,有2例又出现高热。1例先用顺铂、平阳霉素及甲氨喋呤化疗2个疗程,再放射治疗5500rad,最后加用2个疗程化疗,局部肿块完全消失。3例单用放射治疗,效果明显,其中1例随访3年未复发,2例1年后复发。2例因病情发展迅速,出现恶病质,未行放疗及化疗,确诊后2个月内均死亡。

    讨论

    鼻T细胞淋巴瘤是发生于面部中线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鼻T细胞淋巴瘤的最重要的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免疫组化标志,一般可以作出正确诊断。但是由于本病患者局部常有继发感染和组织大片坏死,加之解剖部位的关系和容易引起大出血等原因,所以临床上常需多次多部位活检取材,才能提供典型的病理改变。本组6例中,2例活检2次,4例在3次以上。1例经多家医院4次活检,最终在本院3次活检后才确诊。
, http://www.100md.com
    关于鼻T细胞淋巴瘤的分型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中科院肿瘤研究所李竞贤等根据其大、中、小三类瘤细胞的多少和相互搭配情况分为大细胞型、中小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另外还有透明细胞型和中圆细胞型等。鉴于鼻T细胞淋巴瘤与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和治疗方案不尽相同,故认真加以区别是完全必要的,免疫组织化学是最有效的鉴别方法。

    鼻T细胞淋巴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对于已经确诊的鼻T细胞淋巴瘤,主要采取放射治疗加上皮质类固醇和化疗等。多数学者认为大剂量放射治疗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本组6例中,4例放疗效果明显。放疗虽能控制大多数局部病变,但似乎不能控制发生远处转移和扩散,所以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化学药物对病情的缓解起一定作用。皮质类固醇对治疗鼻T细胞淋巴瘤也有一定作用,可以控制发热,保持局部清洁,减轻水肿,达到引流目的。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疗,如何提高鼻T细胞淋巴瘤的生存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