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09519
心脏疾病介入治疗现状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冯义柏 周敬群

    单位:冯义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武汉 430022);周敬群(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关键词: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000301

    介入心脏病学(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进入临床应用,最早始于1929年,被视为科学怪杰的德国人Wener Forssmann受到一张照片的启发,该照片刊登在一本兽医杂志上,兽医正在用一根细长的橡皮软管插入马的静脉取血。从而萌生出从人体外周静脉插入一根类似的导管有可能继续推进到心脏的念头,随后他在自己身上进行了首例人体心导管术。迄今,使用导管和类导管装置经静脉或动脉插入心血管系统的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介入技术花样翻新、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是1953年Seldinger经皮穿刺技术创立以后,更加简化了插管技术,减小了损伤,大大推进了介入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也不应忘记没有先进的影像设备、医用电子仪器、材料工艺技术的进步所提供的支持,也决不会有现代的心脏介入技术。有关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介治疗是现代介入心脏病学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 http://www.100md.com
    1 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作为有效的血运重建手段已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有: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冠状动脉班块旋切术和旋磨术,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等。

    自1977年9月毕业于Heidelber大学的德国人Grüntzig在瑞士苏黎士成功施行第一例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以来,PTCA的技术逐渐成熟,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对单支血管近端病变,而且对多支、多处、血管远端、偏心、钙化、成角、长节段病变以及近期闭塞性病变和冠脉搭桥血管病变等都取得了一定效果。急诊PTCA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手段。与冠脉旁路移植术相比,PTCA简便,创作小而成功率高,费用较少,疗效相近,易为患者接受,显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血管急性闭塞、内膜撕裂以及冠脉弹性回缩可导致PTCA的失败,而使其应用遭受一定限制。1986年,Sigwart和Puel首次在人冠状动脉内施行支架置入,为安全开展PTCA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大大减少因PTCA并发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而需急诊CABG的需要,使这一技术得到蓬勃发展。近年来,支架在材料、形态结构、规格、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一些适用于特殊病变的支架也已问世,如用于分叉病变、边支病变、开口病变以及冠状动脉瘤的等。支架置入技术和支架本身的进展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包括长病变、小血管、分叉病变、冠脉口病变、静脉桥病变和某些高危病变等。急性心梗的支架置入术在近年来受到重视,可在直接PTCA并发夹层或急性闭塞时置入支架(bail\|out stenting)也可原发性(primary)置入支架。研究结果证实,AMI的原发性支架置入效果优于直接PTCA和溶栓治疗,直接支架术和未被保护左主干支架术是近年来冠脉内支架术的两大进展,标志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入新阶段。但在目前对其临床应用,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由于支架具有降低PTCA术后血管再狭窄率、能有效处理PTCA术中的血管急性闭塞和内膜撕裂,在1994~1997的4年间,美国的支架置入增加了12倍,可以预见冠脉内支架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无论PTCA还是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狭窄仍未完全解决,前者为30%~40%,后者15%~20%。再狭窄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血管弹性回缩、血栓形成、炎性反应、细胞过度增生及血管重构等综合作用所致。目前采取药物、机械和放射等方法防止冠脉再狭窄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所有这些方法的效果不够理想且尚有争议。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细胞内信号转递认识的提高,可以预见新的世纪是一个基因治疗的时代,同样也将是冠脉狭窄防治的研究方向。
, http://www.100md.com
    PTCA和支架置入只能扩张狭窄的冠脉,并未消除狭窄部位的粥样斑块,尤其是一些严重钙化性病变,弥漫性病变,严重限制了PTCA和支架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发展了一些消除斑块的治疗方法,如冠脉内定向性粥样斑块旋切或旋磨术,冠脉内粥样斑块激光、射频、超声成形术等。高能低频的超声不但能消除粥样斑块,并促进冠脉内血栓的溶解,所以超声血管成形有望成为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之一。新近,经皮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percutaneous myocardial laser revascularization,PMR)已用入临床研究。1993年美国FDA批准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ransmyocardial laser revascularization,TMR)在临床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手段进行临床实验研究以来,数千患者接受了这种治疗,术后症状缓解,心功能改善。随着激光仪技术的改进和经皮介入技术的发展,TMR术式由以往的开胸直视下进行发展的PMR,并引起心血管领域的高度重视。PMR无需开胸,患者创伤小,费用较低,为药物治疗无效、又不宜进行PTCA的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晚期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曙光。当然,PMR的临庆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远期疗效以及安全性等许多问题需要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庆试验进一步证实。
, http://www.100md.com
    2 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是心内科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可以是单独发病,也可以是并发于其它疾病。根据标准不同,心律失常有多种分类方法。从临床治疗角度出发,可把心律失常简单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较有实用意义。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主要有心导管消融和人工心脏起搏,前者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后者主要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导管消融治疗作为临床上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心导管将电能、激光、冷冻、化学物或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分的心肌来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1982年Gallagher和Scheinman等首先用经导管直流电消融技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获得成功,开创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先河。1985年Huang等首次报道了用射频电流成功消融房室交界区的实验结果以来,射频消融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我国也以射频消融技术最为成熟,现已成为一常规治疗手段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房室旁路的分布大多数呈斜形穿越房室沟,仅少数位于冠状窦、心中静脉、或心外膜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以消融改良慢径为佳;Ⅰ型房扑的消融,成功率已高达80%~90%;房颤的射频消融仍处于研究阶段,由于房颤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弄清,消融的靶点和终点也未完全明确,加之并发症多,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成功经验,故未成常规治疗手段。但对局灶性房颤成功率可达60%~80%;特发性室速和束支折返性室速的消融治疗已比较成熟,可获90%以上成功率,但右室或左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以及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则成功率低,且远期疗效尚未定论。所以,由于心电生理理论和消融操作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种类,已由最初的房室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扩展到目前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扑、以及局灶性房颤等。随着对消融导管、能源以及心电生理的研究不断加深,有望攻克目前当未成功的疑难复杂的心律失常病例。
, http://www.100md.com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有效工具。自1958年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心脏起搏器已从简单的电脉冲发生器发展到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系统,兼有多参数程控,参数自动调整、遥测、监测存储、统计等先进功能。操作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我国自1964年首次将起搏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已能运用起搏技术,大约合计100万人口每年3~4台,远低于发达国家。最常用的心脏起搏系统有以下几种:VVI、AAI、DDD、单导线VDD以及频率应答型等。尽管单纯的VVI能支持满意心率,但它不符合心脏生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临床起搏器向生理型发展。为使起搏安全、有效、节能、及更符合心脏生理,近年来有一些新技术问世,如自动夺获起搏器、双感知的频率自适应起搏器、心腔内多部位起搏技术等。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起搏治疗已不仅仅限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而且还能应用于房颤、室颤、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我国已具有与世界上相当的水平。自动复律除颤起搏器(ICD)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可明显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死亡率。国内已于1991年用于临床。目前,ICD设计不断完善,功能日益复杂精巧,工艺制作更加精美,植入方法日趋安全简单。越来越多的大系列资料、分析对比结果已肯定其疗效。但由于价格昂贵,使其在国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埋藏式心房除颤器包括房室两用除颤器和单独心房除颤器,目前尚在研究观察,是否能应用于临床有待进一步评价。
, 百拇医药
    3 瓣膜病的介入治疗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PBV)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技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插入球囊导管至狭窄的心瓣膜处,利用球囊加压充盈产生的膨胀力使狭窄的瓣口扩大。由于为非外科手术,创伤小、疗效高、康复快,因而得到患者的欢迎,在我国的发展也较为迅速。PBV目前主要用于治疗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狭窄。

    治疗二尖瓣狭窄的传统方法是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1982年这种治疗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当时一位日本外科医生Inoue用单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二尖瓣获得成功。1986年Zaibag应用双球囊也取得了成功。我国自1985年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开展以来,已完成近万例,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PBMV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为满意,且具患者痛苦小、康复快、费用低、可反复进行等优点。在我国风湿性心脏病仍属常见病,故应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应用PBMV。
, http://www.100md.com
    1983年Lababidi首次报道经皮穿刺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主动脉瓣狭窄获得成功。我国于1986年起先后在北京、广州、福建等地开展此项技术,取得了初步成绩。PBAV的成功标准为主动脉跨瓣压差下降50%、瓣口面积扩大2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根据插管方式不同,PBAV分为顺行和逆行两种。逆行插管对股动脉损伤较大,目前对于成人和较大儿童主张采用顺行插管。根据一组3~9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约23%,患者年龄<3岁和术后压力阶差>30mmHg是再狭窄的重要因素。PBAV的病死率约5%,大部分死于心肌穿孔、体循环栓塞、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主动脉瓣口过小、心排血量低及严重冠脉疾病为PMAV死亡的高危因素。所以为降低手术病死率,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且提高术者的操作技术水平也较为重要。

    1982年Kan首次采用单球囊扩张5例狭窄的肺动脉瓣获得成功,以后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应用。扩张球囊的直径从最初的球囊/瓣环比1.0到后期的1.2~1.4,使得扩张效果更好,术后再狭窄率减少。扩张球囊也从单球囊发展到并立双球囊以及二囊和三囊导管,使得血流阻断和血管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减少。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不需开胸、并发症少、费用低,并且疗效与外科直视手术相近,应为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 http://www.100md.com
    4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CHD,简称先心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儿科的常见病,以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占先心病发病总数的60%左右。以往这些疾病需开胸手术,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经导管介入法可治愈或缓解这些先心病。

    动脉导管未闭在小儿先心病中占第二位,发病率约为0.06%。1967年Porstmann采用导管法经股动脉置入塞子成功地治疗了一例动脉导管未闭,打破了仅靠外科手术的治疗格局。这种方法简单、成功率高,但对适应症要求严格,仅适用于管型或漏斗型,未闭动脉导管过大或过小均不适宜。此后多位学者成功地研制了Rashdind双盘闭合术、双伞闭合法、纽扣法和弹簧线圈闭合法等。最近美国AGA公司推出Amplatzer闭合器由镍钛合金制成,膨胀性好,耐压不变形,临床使用已肯定其效果。但所有这些器械各有其局限性。总的看来,未闭导管直径<3.5mm,以弹簧线圈闭合法为宜,直径>3.5mm者,以纽扣法或Amplatzer闭合器为宜。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较外科手术安全、费用低,且疗效同样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976年King和Mills首先报道了用双面伞装置经导管成功关闭房间隔缺损,开辟了房缺治疗的新途径,但因需23F长鞘导管释放,临床难以接受。为此多位学者改进了这种装置,尤其Sideris研制的纽扣式闭合系统最为实用,至1995年已关闭房缺400余例,但不适用缺损>25mm者或缺损太靠边缘者。目前,Amplatzg闭合器以可用于缺损大到33mm的二孔型ASD。介入治疗房缺是较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1987年Lock等首先报道用Rashkind双面伞装置成功关闭室间缺损。目前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已完成100余例,国内也有少许成功病例报告。但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适应症要求严格、并发症发生率高,有一定手术难度并且费用昂贵,临床尚未广泛推广应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