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15138
聚合酶链反应及斑点杂交技术对外耳道尖锐湿疣因学研究
http://www.100md.com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
     作者:牟忠林 刘兆华 郭华阳 姬长友 周来新

    单位:牟忠林(第三军医大学 医学业检验系临床生物化学业教研室,重庆 400038);郭华阳(第三军医大学 医学业检验系临床生物化学业教研室,重庆 400038);周来新(第三军医大学 医学业检验系临床生物化学业教研室,重庆 400038);刘兆华(第三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耳鼻咽喉科,重庆 400042);姬长友(第三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耳鼻咽喉科,重庆 400042)

    关键词:外耳道尖锐湿疣;聚合酶链反应;斑点杂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000334

    中图法分类号 R764.1 文献标识码 B

    A study on viral etiology of condyloma acuminata in exdternal auditory canal with GP-Pcr and dot blotting hybridization
, 百拇医药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引起,尽管近年来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但是发生于外耳道者罕见。研究外耳道CA的病因,对于减少传播、控制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男性患者,40岁,因右耳痛痒1月伴少量出血1 d入院。1月前在街头地摊上掏耳后常感耳内痒,自己掏挖,轻微疼痛,近来挖耳后少许出血。查:右外耳道前壁见一新生物,乳头状突起,质软,周围少许干血痂。否认冶游史,无外生殖器CA。活检: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于1994年9月29日在局麻加强化下行“右外耳道新生物切除加植皮术”,切除瘤组织,并凿除外耳道前上壁部分骨质后植皮。鼓膜完整,标志清楚。病理报告为“尖锐湿疣”,1周后出院。随访4年无复发,外耳道无狭窄。

    DNA的制备:将石蜡切片放入0.5 ml的Eppendorff管中,二甲苯脱蜡,95%乙醇冲洗,真空抽干,然后加入100 μl消化缓冲液(50 mmol/L, Tris 1 mmol/L EDTA,0.5%吐温20,蛋白酶K 200 μg/ml,pH 8.5),55°C孵育3 h,此消化液即作为PCR所需样品DNA。
, 百拇医药
    按地高辛标记试剂盒说明标记寡聚核苷酸探针,参照文献[1]行PCR,参照文献[2]行斑点杂交。

    2 结果

    鳞状上皮呈乳头状或疣状增生,表皮脚增宽延长,角质层增生并角化不全, 棘层和基底层明显增生肥厚, 在表皮中层或表层见有群集或灶性的凹空细胞,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及中等量慢性炎细胞浸润。取病例组织DNA用通用引物作PCR扩增,电泳,出现约450 bp条带者为阳性,然后将扩增产物分别用地高辛配基标记的HPV6、HPV11、HPV16和HPV18型特异性寡聚核苷酸探针进行斑点杂交分型,结果为HPV6。

    3 讨论

    本病应与外耳道乳头状瘤鉴别。常见的外耳道乳头状瘤无感染时,不流血性液体,检查外耳道干燥,肿物色棕黄而坚实,表面干燥而无湿润感,多发生于外耳道外段软骨部。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型则依据PCR、转印杂交或斑点杂交结果。我们使用的地高辛配基标记核酸探针技术克服了同位素半衰期短,需放射性防护等缺点,保持了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简便,并且标记的探针可以反复使用。本研究斑点杂交结果与PCR扩增产物的电泳分析相同,均为HPV6型,与文献[3]报道的HPV6/11型是尖锐湿疣的主要病原体一致。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牟忠林(1967.1), 男, 湖北省松滋市人,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讲师,主要从事内淋巴积水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华阳,李文维,谭 骏,等.聚合酶链反应及转印杂交对尖锐湿疣复发的病因学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5,28(3):155-157.

    [2] 蔡文琴,王伯沄主编.实用免疫细胞化学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79-582.

    [3] 沈克慧,王望梅,际 球,等.尖锐湿疣新鲜组织HPV的聚合酶链反应与斑点杂交比较的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3):173-174.

    收稿日期:1998-10-30;修回日期:1999-07-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