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肠外与肠内营养》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24357
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
http://www.100md.com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0年第3期
     作者:卢美龄

    单位:卢美龄(安徽省安庆石化医院外科,安徽安庆 246001)

    关键词:颅脑损伤;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护理

    肠外与肠内营养000317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10X(2000)02-0164-01

    0 引 言

    我科近3年来在20例脑外科病人的救治中应用了营养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显缩短 了病程,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现将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20例,男13例,女7例,年 龄20~55岁。 其中创伤性颅内血肿、脑挫伤13例,高血压病性颅内血肿7例,伴昏迷者共9例。20例病人无 其他脏器合并症,在行开颅减压或微创穿刺血肿减压后进行营养支持。
, 百拇医药
    1.2 营养支持方法 分三阶段进行[1]:①在伤 后的最初3天 给予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3天后选用周围静脉的肠外营养支持;②伤后5~7天肠功能渐恢复 ,采取肠外+肠内营养;③肠功能完全恢复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时,如果颅脑损伤病人有呼吸抑制,并要求输入液体量控制在2 000 ml左右时, 控制葡萄糖用量,采用糖脂双能源;氨基酸提供氮源,同时给予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 及胰岛素,热量为6 276~8 368 kJ/d,氮量为10~14 g/d,糖脂比5∶5。

    肠内营养时针对病情,采取鼻胃管11例、鼻肠管9例。鼻肠管在胃镜下插入。针对鼻胃管和 鼻肠管,分别采用推注式和重力滴注式。本组病人选用匀浆饮食和以奶制品为主的饮食。

    2 结 果

    16例病人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安全渡过危险期。体重增加10例,无明显变化4例,体重减 轻1 kg 2例。9例昏迷者住院期间无褥疮发生。昏迷病人4例苏醒,分别为术后第4、5、8 、14天,1例昏迷90天被认为植物生存,4例死于呼吸衰竭。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根据我们的治疗和护理经验,对颅脑损伤病人开展营养支持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严密监测水与电解质变化 脑外伤病人尤其是有脑 疝倾向者,早 期脱水降颅压治疗易致水电解质失衡。肠外营养时,护理中应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尤其是 尿量和呕吐物量,并观察其性质,特别是注意有无上消化道出血。每天留24 h尿标本、监测 尿氮、尿比重、尿糖、尿酮体,每天采血查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浆蛋白等,同时观 察体重与皮肤弹性,及时发现并纠正内稳态失衡。

    3.2 肠内营养液的浓度、容量、速度、温度 应遵循浓 度从低到高, 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输入量从每天营养需要量的1/4量开始,并逐日增加1 /4,第四天达全量。为防止堵管,每次灌注食物前后均用温开水20~30 ml冲洗鼻饲 管。营养液温度为37℃左右,现配现用,在室温下放置不超过4 h;室温如超过25℃, 应放置冰箱4℃下保存,但不得超过24 h。
, 百拇医药
    3.3 经常巡视病人以及时发现并发症 误吸是肠内营养 最严重的并发 症之一,重在预防。注意喂养管在体内的位置,每次灌注营养液时,均要协助病人取半卧位 , 或抬高床头右侧卧位,灌注速度要慢勿快。灌注中密切观察病人面色和呼吸。本组病人未发 生误吸。

    腹泻、便秘和腹胀是肠内营养中最常见并发症[2]。腹泻原因有:营养液温度太低 或被污染或油脂含量太高,小肠对营养液不耐受如牛奶中乳糖不耐受。便秘可能是营养液中 膳食纤维含量少,可在配方中加适当的膳食纤维成分,必要时可用缓泻药物或灌肠。

    肠内营养代谢并发症虽然比肠外营养少,但仍应加强监测,防止代谢紊乱。

    3.4 心理护理 病人清醒者,多与病人交流,宣传营养 支持的目的和 重要性,使病人乐观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昏迷病人也应了解伤前熟悉的人物和爱好,创 造一定的氛围以促进病人的苏醒。

    作者简介:卢美龄(1965-),女,安徽人,护师,从事外科护理专业。

    参考文献:

    [1]赵玉祥,阮 琳.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1997,4:77.

    [2]孙锦梅.肠内营养及其护理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1998,2:115.

    收稿日期:1999-11-01

    修订日期:2000-03-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