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和解剂 > 和解少阳 > 小柴胡汤
编号:10229617
小柴胡汤治疗不明原因发热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王志忠

    单位:王志忠(湖北省崇阳县中医医院 437500)

    关键词:发热;病因不明;中医药疗法;小柴胡汤;临床运用

    湖北中医杂志000334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为治少阳病而设。本方临床除治疗伤寒少阳证外,还可用于治疗疟疾、感冒、黄疸及妇人产后,伤寒热入血室等病见有上述症状者。笔者临床运用本方治疗不明原因发热,获效满意,现举3例介绍如下。

    案1:胡某,女,45岁。1986年12月10日始现恶寒发热,伴少许咳嗽,经西医用APC、青霉素、链霉素治疗3天未效,后加用激素治疗,病情仍不见好转。体温持续在38.5℃~40℃左右。家属请一中医投柴胡桂枝汤2剂,亦不见效。12月18日邀余会诊。

    诊见:发热已8天,持续不退,伴有寒战约2~3分钟,每日发作5~6次,伴口苦口干,时恶心。舌质红,苔薄微黄,脉弦数。辨证乃邪在半表半里证。投小柴胡汤2剂。处方:柴胡、杏仁各9g,半夏5g,黄芩12g,太子参10g,甘草6g,生姜2片,大枣4枚。服药后热退身安,诸证悉除。
, http://www.100md.com
    案2:杨某,男,38岁,1994年12月12日起病。患者因外出受凉,当晚即感恶寒、发热无汗,全身不适。自服感冒清后,晨起体温下降至37.8℃,中午体温上升至39℃。经某医院肌注青霉素、庆大霉素治疗4天不见好转。12月18日遂入我院治疗。

    入院检查除发热外,无其它明显异样体征。急查血象:白细胞10×109/L,中性0.8,淋巴0.2。未见疟原虫,小便常规正常。追问病史,诉每天中午壮热之前自感手脚有凉感,伴口干苦,不欲饮,胸闷不适,精神尚佳。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辨证仍似少阳病。试投小柴胡汤加青蒿1剂。处方:柴胡、党参各10g,半夏、甘草各6g,黄芩、青蒿各12g,生姜3片,大枣4枚。次日体温降至38℃。守方再进1剂,热退纳增,痊愈出院。

    案3:雷某,女,30岁,1996年2月25日起病。始见头痛 ,恶寒发热,全身骨节酸痛,不咳,鼻流清涕。在当地诊所静滴抗生素3天,未见好转。自服先锋4号胶囊、螺旋霉素片、感冒胶囊3天,身痛减轻,仍有持续高热,手足心灼热,畏冷,头痛头昏,时流清涕,于3月16日来本院就诊。
, 百拇医药
    诊见:体温38.2℃,微恶风寒,胸胁满闷不舒,口苦而干,寒热往来,3~4次/d,夜间为重,二便正常。胸片、B超、血常规、肥达氏反应均为正常。察舌红,苔薄微黄,脉弦数。综上脉症,病邪仍在少阳,系半表半里证。投小柴胡汤3剂。3月20日复诊,患者寒热往来、五心烦热等症消失,仅感口干无味。投参麦散加扁豆、知母、山药、莲子,3剂,诸证悉除。

    体会:小柴胡汤虽为伤寒少阳病而设,然临床所见多为非典型少阳证,故容易被忽视。本文所例案1、案2,虽无明显往来寒热之少阳病主症,但见发热前有2~3分钟的寒栗或手足发凉之象,虽不似少阳证,但少阳证实则存在,故治以和解少阳法而奏效。例3发热时间长达3周,仍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而干等症,可见病邪未传,仍稽留于半表半里,正切小柴胡汤证,故用之奏效。可见临床辨证须详察病机,细心辨证,可发现一些微小病理变化,有时能为辨证提供重要依据,这也是不明原因发热运用本方治疗,能够获效的原因。

    收稿日期:1999-11-20,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和解剂 > 和解少阳 > 小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