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西北药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34784
我院两年间常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http://www.100md.com 《西北药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李红健 曹丽蒙

    单位:李红健 曹丽蒙(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1)

    关键词:

    西北药学杂志000336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E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通过测定人体血中药物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案,以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我院血药浓度监测室自1988年开始对地高辛、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甲氨喋呤等药物进行血浓监测。为深入开展TDM工作,提高我院用药水平,现将近两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我院1997年1月~1998年1月的血药浓度测定原始记录。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调查结果详见表1。2 讨论 ①从表1可见,1998年与1997年相比,地高辛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范围的比例下降4.8%,达到有效治疗范围比例上升4.2%,说明我院地高辛监测的重点在于调整地高辛有效浓度,临床医生对地高辛能越来越合理地应用。调查发现地高辛血浓监测的科室也从心内科、急救中心等扩大到普通内外科病房,说明医生亦重视TDM。我们在全院宣传TDM的重要性、辅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巳初见成效。 ②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总人数上升,说明医生对卡马西平血浓监测越来越重视。但是1998年与1997年相比,达到有效浓度范围的比例下降了10.7%。经调查发现卡马西平在抗癫痫治疗时常与苯巴比妥或苯妥英钠合用。二者皆是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卡马西平的代谢,使血药浓度降低[2]。作者在此建议医生加强药物合用时的血浓监测。 ⑧苯巴比妥血浓1998年与1997年相比,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下降3%,达到有效浓度范围上升3%,说明医生已逐渐掌握个体药剂量。 ④1998年比1997年,苯妥英钠血浓低于治疗范围比例下降10%,达到有效浓度范围比例上升3.7%,而高于治疗范围的比例上升了6.9%,说明使用苯妥英钠应重点防止高浓度中毒。

    参考文献:

    [1]陈刚.TDM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南京军区总医院药理科,1985;252

    [2]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99

    收稿日期:1999-11-0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