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43065
小儿颈外静脉穿刺301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张翠玲

    单位:张翠玲(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关键词:

    宁夏医学杂志000335 文章编号:1001-5949(2000)03-0187-01

    婴幼儿静脉过细,皮下组织丰满,四肢血管不显露,股静脉穿刺难度又很大。因此临床上抽取血标本时,经常穿刺失败,不仅给患儿造成很大痛苦,也严重地影响诊断和治疗。我院门诊静脉采血室,自1986年以来对婴幼儿采血,多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法取血,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1998年1~4月份我院静脉采血室,采用颈外静脉穿刺301例。其中男162例,女139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5岁;~1岁21例,占6.97%;~3岁210例,占69.8%;~5岁70例,占23.3%。
, http://www.100md.com
    1.2 穿刺方法

    1.2.1 进针部位:穿刺点在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之上三分之一处,于颈外静脉外缘[1]

    1.2.2 具体步骤:患儿取仰卧位,用枕头垫于肩下,使头下垂于检查台一端,助手站于台旁用两肘约束患儿躯干,并以双手固定患儿头部,患儿脸转向一侧,暴露出穿刺侧的颈外静脉。穿刺者站在患儿头侧,常规消毒后,以左食母指紧绷局部皮肤,右手持针,用7号针头指向足端,成30°~40°角度斜刺入静脉,试抽有回血,即可抽至需要血量。如无回血,则应将针头边后退边回抽,直到回血为止。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压迫3分钟。

    2 结果

    289例1次穿刺成功,7例2次穿刺成功,仅有5例穿刺失败,后改用肘静脉穿刺。301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穿刺成功率为98.3%。
, 百拇医药
    3 体会

    颈外静脉穿刺易掌握,因该静脉在婴幼儿较粗大,其行经表浅,位置较恒定,暴露明显,且穿刺成功率高,患儿易接受。常选用的针头为7号,也可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血管的粗细及病情的需要,挑选合适的针头。使用前须认真检查针头是否通畅,有无钩曲,针头与注射器的连接是否严密,有无漏水等。

    进针深度的掌握一般患儿进针深度约为0.4cm,根据患儿胖瘦,血管显露情况,灵活掌握进针深度。对血管易滑动者,将左手食指按压进针处下端起固定作用,进针后沿血管走向伺机刺入。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环境要清洁。护理人员穿刺前应洗手,拔针后用酒精棉球按压穿刺部位2~3分钟,防止出血及血肿形成。

    笔者认为,穿刺成功的关键,与患儿的体位有很大关系。因患儿不能与护士合作,操作中由家属协助,强迫患儿仰卧,此时护士一定要摆好体位,在患儿肩下垫一枕头,肩向下拉,头偏向一侧并向后伸,使头与颈部尽可能地处于同一水平,进针时避免穿刺过深以防误入颈动脉。在穿刺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技术要特别熟练,且穿刺时间不宜过长,并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变化即行必要的抢救措施。
, 百拇医药
    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穿刺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穿刺技术,争取一针见血,以减轻患儿痛苦。要熟悉掌握颈外静脉的解剖位置,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起始于面总静脉的后方,没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在接近锁骨上缘处穿过颈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2]。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面有颈总动脉上行,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在此分叉处有两个重要结构,即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颈动脉窦为压力感受器,按压刺激该处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血压下降。因此穿刺时要避开颈动脉窦,防止发生意外。严重心肺疾患及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在此处取血[3]。对高颅压患儿,慎用颈静脉穿刺,因为在颈静脉穿刺时,颈静脉的压迫、头部位置的改变、小儿的哭闹、憋气等因素均可致颅内压升高。

    责编:马兴忠

    参考文献

    [1] 余爱珍.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10~111

    [2]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编写组.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79.190

    [3] 儿科临床编写组.儿科临床[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505

    (收稿:1999—10—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