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46809
腔隙性脑梗死34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栾霞 徐彤

    单位:栾霞 徐彤(山东省青岛疗养院,山东省青岛市,266071)

    关键词:

    心血管病康复医学杂志000339

    腔隙性脑梗死作为一种独立的缺血性脑卒中,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收集我院近三年 来经CT证实的腔隙性脑梗死34例,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本病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34例,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50~59岁10例,60~69岁18例,70岁 以上6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

    静态下发病26例,动态下发病8例。本组病人发病时无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 状;以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入院6例,以中枢神经定位体征而入院26例;其中表现为纯感觉性 卒中4例, 纯运动性卒中10例,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2例,无明显症状、体征2例;有高血压病史 28例(占82.4%),有糖尿病史11例,有冠心病史8例,高血脂及高粘滞血症16例。

    2.2 CT扫描

    本组全部病人病后3天内CT扫描:24例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第一次脑CT扫描发现腔隙性 脑梗死灶28例,余6例一周后复查发现梗死灶。病灶直径均小于20 mm,有>2个梗死灶者 23例。梗死部位以基底神经节最多,其次为内囊、丘脑及其他部位。

    3 讨 论

    腔隙性脑梗死虽属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但它与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在病 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有很大不同。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白质和/或脑干,直径20 mm(多在3~4 mm)以下的缺血性 微梗死。系由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深穿支闭塞所致,也称“深穿支闭塞”。微梗死 发生后脑组织即形成腔隙或陷窝,故称腔隙性梗死。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死的最主要原因。 长期高血压引起节段性小动脉脂肪透明样变 性及类纤维蛋白坏死,使管腔闭塞而引起梗死灶。本组高血压患者占82.4%,与以上观点相 符。本组资料还表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及高粘滞血症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由本组资料可见,腔隙性脑梗死多起病缓慢,一般12~36小时达高峰,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 轻微,有的病人无明显症状及体征是由于病灶小,功能受损轻微或病损在大脑相对 静区。20%的病人有一过性缺血发作史。

    本组资料表明,腔隙性脑梗死以60~69岁为高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多静态下发病,这似 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类同。但后者主要因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偏低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引 起,发生在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主干或皮层支,病灶直径多在20 mm以上,常有 运动、感觉及皮层功能缺失症状。故典型病例二者鉴别较易。

    综合以上分析,以下几点可作为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参考:①中年以后发病,有长期高血压 病史;②有腔隙性梗死的临床表现之一;③辅助检查如脑电图、脑脊液及血管造影无肯定的 阳性所见;④CT证实有与临床表现一致的病灶;⑤预后良好,短期有完全恢复倾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