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47652
冠心病患者心态分析及心理治疗探讨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3期
     作者:高京红 曲再成

    单位:高京红(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5);曲再成(辽宁省友谊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5)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397

    1资料与方法

    120例冠心病患者均系我科1993年以来的住院患者,男108例,女12例,年龄50~80岁。根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1979年提出的关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心绞痛型69例,心肌梗塞型30例,心力衰竭型12例,心律失常型9例,其中合并高血压病42例,糖尿病9例,脑血管病12例。将冠心病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分为:悲观失望心态42例,过分担忧心态63例,惧怕矛盾心态15例。在同年龄人群中筛选出84例健康者做对照组。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1)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逐个进行测试。(2)心理治疗方法:①放松静卧疗法:首先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条件,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对其疾病加以保密,用各种方法使患者全身放松呈睡眠状态,减少心绞痛发作的各种诱因。这种方法多用于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心力衰竭及严重的心绞痛病人。②支持疗法:主要是用启发、疏导、消除顾虑、支持等方式,来帮助和指导病人分析和认识疾病,使之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进而迅速地适应环境,甚至有时更具体地指导患者恢复体质的锻炼。这种方法多用于心肌梗塞的恢复期、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的病人。③说理治疗:可以采用与病人单独接触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细致耐心的启发、诱导,使患者认识其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面对现实,承认现实,以致患者愿意说出自己发病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尽早地得到准确的治疗。这种方法多用于首次冠心病患者,而且多见热衷于工作的患者。

    2结果

    冠心病组中外向型42例(35.0%),中间型54例(45.0%),内向型24例(20%)。对照组中外向型9例(10.7%),中间型54例(64.3%),内向型21例(25.0%)。两组比较冠心病组中4个类型以心绞痛型不稳定倾向居多,心肌梗死型外向型居多。心态分类:悲观失望心态以心肌梗塞型及心力衰竭型居多,过分担忧心态以心绞痛型居多,惧怕矛盾心态以首次患冠心病居多。经心理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求治态度由消极转变为积极,情绪由悲观转为乐观,配合治疗由被动转为主动,向医务人员倾诉患病后及治疗的体验,精神松弛,疾病好转,120例冠心病患者无一例死亡。
, 百拇医药
    3讨论

    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脑的机能,就其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结果,没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心理活动就不能产生。冠心病患者之所以产生各种类型的心态,也是本身对躯体疾病的客观反映。如果冠心病患者具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常会影响其疾病的治疗。因此,根据冠心病患者的个性特点和临床分型,我们注意观察其心态变化的特点。(1)悲观失望心态:这些患者平时比较活跃、乐观、好动,突然因病卧床数日,当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时,常悲观失望,忧心忡忡,情绪急躁易怒,他们担心疾病的预后,为今后的生活所困扰,有时甚至哭泣,或交待后事。(2)过分担忧心态:由于耳闻目睹同病房、病区、同类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认为自己的病很严重,顾虑重重,由平时活跃、好说,很快变成少言、沉默、不敢活动,表现出对本病的过分担忧。(3)惧怕矛盾心态:首次诊断冠心病的患者,他们朋友多、交往多,热爱本职工作,当知道疾病影响今后的工作及生活时,害怕说出及表现出患病的症状及体征,但又希望医生能尽早尽快地用上药物治疗,使疾病迅速治愈,表现出矛盾的心态。
, http://www.100md.com
    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态特点,是为了使心理治疗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我们加用了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一种耐心细致、机动灵活、个人与集体、家庭与环境相互配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心理治疗首先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对患者真诚相待,满腔热忱,以自身行为无形中对患者起到感化和支持作用。(2)勾通与患者的关系,得到患者的信赖。(3)熟悉患者的病情以及与疾病有关的具体细节,如患者的个性、爱好、生活经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4)注意疾病的保密,尤其是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用各种方式以减轻患者对疾病的顾虑,待病情平稳时,再逐步说明病情。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复杂的,每个人的个性及患病的心态异常变化也是复杂的。因此,在用药物治疗冠心病的同时,不能忽略心理治疗。

    收稿日期:1999-12-22, 百拇医药